何易 魏琳 蔡恩照
[摘要] 目的 探討血糖負荷(GL)概念的食物交換份法應用于2型糖尿病的臨床價值。 方法 選取2014年5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全科門診就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將其按照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80例。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食物交換份法進行飲食教育干預,觀察組采用基于GL概念的食物交換份法進行飲食教育干預,對比兩組干預前及干預后3個月的血液生化指標及人體測量學指標。 結(jié)果 干預后兩組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基化血紅蛋白均顯著改善(P<0.05),但觀察組改善更為明顯(P<0.05)。干預后兩組體質(zhì)量指數(shù)和腰圍均顯著降低(P<0.05),但觀察組降低更為明顯(P<0.05)。干預前后兩組收縮壓及舒張壓均無明顯變化(P>0.05)。 結(jié)論 基于血糖負荷概念的食物交換份法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降低患者的體質(zhì)量指數(shù)及腰圍,值得臨床推廣。
[關(guān)鍵詞] 血糖負荷;食物交換份法;2型糖尿?。粦脙r值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7)19-0008-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food exchange portion with the concept of glycemioload(GL)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A total of 16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dmitted in general outpatient clinic from May 2014 to October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80) and control group (n=80)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food exchange portion method for diet education interven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food exchange portion based on the GL concept for dietary education intervention. The blood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anthropometric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3 months of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triglyceride, total cholesterol,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fasting blood glucose, postprandial 2 h blood glucos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in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P<0.05), while the improve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significant(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body mass index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 But the observation group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P>0.05). Conclusion The food exchange method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glycemioload can improve blood glucose and blood lipid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reduce the body mass index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Glycemioload; Food exchange portion; Type 2 diabetes; Application value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發(fā)病率也呈上升趨勢。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IDF)提出糖尿病的綜合性治療應包括飲食、運動、藥物等,其中食療是最經(jīng)濟有效的治療方法[1]。血糖負荷(glycemic load,GL)是指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shù)(glycemic index,GI)乘以攝入食物的實際碳水化合物的量,可以評估膳食總的血糖效應[2]。食物交換份法作為臨床營養(yǎng)學常用概念,指的是將常用食物按所含營養(yǎng)素量的近似值歸類,計算出每類食物每份所含的營養(yǎng)素值和食物重量,然后每單位數(shù)量列表供交換使用;最后根據(jù)不同熱能需要,按蛋白質(zhì)、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合理分配比例,計算出各類食物搭配以最終達到膳食結(jié)構(gòu)平衡。本研究分析基于血糖負荷概念的食物交換份法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全科門診就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將其按照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國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3]。排除標準:合并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者;1 型糖尿病及繼發(fā)性糖尿病患者;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近期合并感染者;胰島素用藥;合并精神疾病障礙或意識障礙者。本研究得到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
觀察組:在原有口服降糖藥物治療的基礎上,每周日給予基于GL概念食物交換份法的飲食教育。入組時即發(fā)放糖尿病健康飲食手冊,主要有《食譜設計自我練習表》、《基于“份”的食物圖庫》及《基于GL概念的食物交換份表》,由營養(yǎng)學專家審閱、修改,以確??茖W性和實用性。并由營養(yǎng)科主任營養(yǎng)師在每周六的下午開展講座,內(nèi)容包括糖尿病基本知識、糖尿病飲食原則、血糖負荷相關(guān)知識以及食物交換份法的應用(每例患者至少邀請1名家屬參與,會后安排30 min的經(jīng)驗交流);同時通過展示食物的仿真模型、實物照片、廚房秤稱重,讓患者對食物份重的“量”有直觀理解。具體步驟為:(1)根據(jù)患者的身高,計算理想體質(zhì)量;(2)根據(jù)患者的勞動強度,確定每千克體重每日所需熱量,并計算每日標準總熱量;(3)查閱食物交換份表,根據(jù)每日所需總熱量,核查每日攝入食物的總交換份數(shù), 按比例分配到各餐和6大類食物中,其中按照水果類、谷薯類、油脂類、豆乳類、肉蛋類、蔬菜類食物的順序選擇食物,依每份食物的GL值高低進行選擇,在同一類中多選擇GL值較低的品種。對照組群體講座安排在每周日下午,采用傳統(tǒng)的食物交換份法。兩組患者教育時間均為3個月,之后每2周電話隨訪1次,共隨訪3個月。
1.3 觀察指標
(1)檢測并比較兩組干預前及干預后3個月的血液生化指標(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基化血紅蛋白、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2)人體測量學指標(體質(zhì)量指數(shù)、腰圍、血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17.0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定性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液生化指標情況比較
干預前兩組血液生化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血液生化指標均顯著改善(P<0.05),但觀察組改善更為明顯(P<0.05)。見表2。
2.2 兩組患者人體測量學指標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體質(zhì)量指數(shù)、腰圍、收縮壓及舒張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592、0.088、0.581、0.464,P均>0.05);干預后,兩組體質(zhì)量指數(shù)和腰圍均顯著降低(P均<0.05),但觀察組降低更為明顯(t=2.876、6.536,P均<0.05),干預前后兩組收縮壓及舒張壓均無明顯變化(P均>0.05)。見表3。
3 討論
我國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上升,目前已成為繼癌癥和心血管疾病之后危害人類健康的第三大疾病,飲食療法作為糖尿病綜合治療中最基本的治療措施,研究認為嚴格且合理的飲食控制有利于保護和恢復糖尿病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4]。傳統(tǒng)的食物交換份作為經(jīng)典的飲食教育方法,簡便易行,但其忽視了不同食物中相同的糖導致的應答區(qū)別,因此臨床上收效甚微[5-7]。目前研究表明低血糖指數(shù)(GI)膳食可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但GI又不反映膳食總能量控制及平衡膳食的搭配[8,9]。
1997年Salmerón等將碳水化合物的“質(zhì)”和“量”結(jié)合起來提出了GL的概念,它將攝入糖類的質(zhì)量和數(shù)量結(jié)合起來,用來評估膳食的總血糖效應,對實際提供的食物或總體膳食模式的血糖效應進行定量測定,而且人們在選擇食物時,也以絕對攝入量為依據(jù)[10-12]。研究表明低GL可減少餐后胰島素的上升,降低β細胞抵抗[13-16]。本研究先計算出患者每日所需熱能總值,然后確定各類食物的交換份數(shù)和餐次分配,參照食物GL表確定每餐某一大類食物的具體品種,食物交換份法同時可根據(jù)個人的情況和飲食喜好來制定膳食計劃。結(jié)果顯示與傳統(tǒng)的食品交換法相比,基于GL的食物交換份法干預后可顯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同時降低糖基化血紅蛋白值,原因可能為攝入低GL飲食可降低葡萄糖在小腸的吸收速度,最終抑制餐后胰島素升高,同時拮抗激素反應和持續(xù)抑制血液游離脂肪酸水平,增加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利用率,最終可避免餐后高血糖[17,18]。同時本研究還表明基于血糖負荷概念的食物交換份法干預后還可顯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效果均優(yōu)于傳統(tǒng)的食品交換法,說明基于血糖負荷概念的食物交換份法應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效果也較佳。且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其可顯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腰圍和體質(zhì)指數(shù),說明基于血糖負荷概念的食物交換份法對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效果也較佳。
綜上所述,基于血糖負荷概念的食物交換份法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降低患者的體質(zhì)指數(shù)及腰圍,值得臨床推廣。同時食物交換份法中同類食物僅要求提供能量、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相近,而對其他營養(yǎng)素如維生素、礦物質(zhì)等未做明確要求,患者按照食物交換份法自主隨機選擇食物產(chǎn)生的食譜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在臨床應用中需要引起重視[19]。但由于其在我國的應用起步較晚,因此還需要在臨床實踐中不斷完善,同時也要加大該概念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與宣傳中的力度,從而幫助患者更合理地選擇食物,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20]。
[參考文獻]
[1] 蔣曼,吳雅麗,陳秋娜. 食物交換份法飲食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6):15-17.
[2] 李慧榮,楊麗,李春煒,等. 低血糖指數(shù)及低血糖負荷飲食對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的影響[J]. 護理研究, 2015, 29(17):2061-2063.
[3]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 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5,8(3):2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