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剛
印尼一座孤島上生存著一種比利鳥,這種鳥奇丑無比,嘴很短。據(jù)考證,很久以前,比利鳥是非常漂亮的,長著長長的尖嘴,靠食用島上一種堅刺果為食。堅刺果全身都是硬刺,比利鳥靠自己的長嘴,把堅刺果外皮扒掉,吃里面的果實。
比利鳥以前是長嘴,怎么現(xiàn)在是短嘴了呢?這還要從它們的繁衍說起。就像人有美丑一樣,盡管比利鳥大部分后代也都長著長長的尖嘴,可也有一部分不知什么原因,卻長著短短的嘴。這部分鳥出生后兩個月,剛剛學(xué)會飛翔的時候,成鳥就拋下它們不管了。成鳥認為,它們根本無法存活,因為它們無法扒開堅刺果,無法進食,最終會被餓死。而那些長嘴的鳥兒,會得到成鳥的照顧,不久以后,便學(xué)會了自己扒開堅刺果,然后獨立生存。
短嘴鳥被成鳥拋棄后,在極度饑餓的情況下,去嘗試努力扒開堅刺果,可它們除了被刺得血流不止,再無別的辦法。但它們不愿意這樣等死,于是,便會嘗試去吃一些小魚,盡管許多短嘴鳥吃魚的時候會嘔吐不止,可它們沒辦法,好歹這樣可以充饑,魚兒是沒有毒的。慢慢地,它們覺得小魚的味道其實比堅刺果的味道還要好。
就這樣,短嘴鳥開始以小魚為食。為了生存,它們天天去海里捕。淺海里的魚吃完了,就去深海捕。后來,它們不但吃魚,只要能捕獲到的東西它們都吃。在捕獵中,它們練就了一張短而有力的嘴、一對大而雄壯的翅膀和一雙尖利的爪子。
就這樣數(shù)年后,短嘴鳥成了海上的強者,而那些長嘴鳥因為物種的變化,隨著堅刺果的消失它們也跟著消失了,島上只剩下了短嘴的鳥,人們給它們起了現(xiàn)在的名字:比利鳥。
比利鳥在絕境中重生對人類啟示很大,在生命的歷程中,我們要學(xué)會在困境中成長,這是生命賜予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編輯 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