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紀時,意大利有位博學家德拉·波爾塔愛好廣泛,酷愛讀書。既然平常都用兩只眼睛來閱讀,如果左眼在看一本書的同時讓右眼看另一本書,不就可以省下一半的閱讀時間嗎?!
德拉·波爾塔還真的付諸行動,拿了兩本書分別放到自己的兩只眼睛前試了起來。結(jié)果他很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招根本行不通,雖然兩眼明明同時在看書,但他本人一次只能“讀到”其中一本書的內(nèi)容,一下子是左眼那一本,一下子又變成右眼那一本,無法同時讀到兩本書的內(nèi)容。
這個現(xiàn)象正是所謂的“雙眼競爭”。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左右兩只眼睛各自看到的畫面只會有極為微小的差異,而我們的大腦會將這兩個畫面融合為一體,所以雖然我們有兩只眼睛,但看到的卻是同一個世界。但在特殊情況下,當兩只眼睛所看到的畫面內(nèi)容差異極大時,大腦并不是把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畫面融合成一個單一無意義的畫面,而是讓兩個畫面輪流出現(xiàn)在我們的視覺意識中。于是在德拉·波爾塔的例子中,他才會一會兒讀到左眼在看的書,一會兒又讀到右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