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有寶
(龍灣區(qū)永興第一小學,浙江 溫州 325024)
理論與方法探索
溫州南拳拓展性課程開發(fā)與實踐
項有寶
(龍灣區(qū)永興第一小學,浙江 溫州 325024)
本文以實踐為依據(jù),介紹了我?!皽刂菽先睆囊M到開展,從社團活動到全校鋪開的過程。闡述了溫州南拳校本課程開發(fā)的背景、策略及取得的成效,及在開發(fā)過程中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和教師的能力提升都有促進作用。
課程開發(fā)、拓展性課程、溫州南拳、非遺進校園
溫州南拳作為溫州本土的非遺項目,自引進以來深受師生的歡迎,家長的支持和社會的關注。南拳練習講究手眼身步法、精神氣力功配合一致,教學過程中注重武德教育,它是我校非遺進校園的重要部分,是我?!靶戮咏逃鞭k學理念下“君訓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
1.1 “非遺進校園”的呼喚
近年來,隨著“非遺進校園”活動的開展,溫州南拳也逐漸走進了我們的校園,拉近學生與傳承人的距離,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思想和文化,并調動了學生參與保護的積極性。作為“非遺進校園”的開展學校,有責任和義務對非遺項目進行研究、宣傳、弘揚、承傳的簡便、有效手段進行探索。
1.2 有效解決運動場地短缺
目前,我校學生有1 400多人,但學校場地活動面積不到2 000m2,不能滿足體育教學、訓練及活動的需求。學校班級數(shù)量多,專職體育教師少,體育課時班級之間干擾大,課堂效率不高,學生掌握的運動技能少,會主動參與課余活動的學生極少,嚴重制約著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也影響了學生體質健康的發(fā)展。溫州南拳因不受場地限制,而且學生喜愛,鍛煉有效,基于以上考慮,在區(qū)體育局的引薦下,溫州南拳便走進了我校。
從2013年引進溫州南拳至今,先后經歷了社團活動、年級試行、全校推廣3個階段,內容整理傳授了徒手趣味武術、雙峰拳、剛柔拳、龍虎斗等,器械有短棍、長棍、南刀3種中的套路內容。再參照中國武術段位制,我們將“既可單練、又可對打、還能實戰(zhàn)”的傳統(tǒng)武術演練形式,確定為我們技術內容的形式?,F(xiàn)在我們開發(fā)溫州南拳課程日漸成熟,溫州南拳教材體系已經形成。
2.1 可行性分析:周密考量,從實際出發(fā)
開發(fā)一門課程,需要很多的因素。首先,師資是最基礎的軟件。學校有2位校長牽頭,安排了3位專職體育教師參與項目的開展和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可見,學校支持力度之大。另外,成立以施昌貴副校長為課題主持人、胡松青為技術總監(jiān)的課題研究小組,形成溫州南拳傳承策略的研究網絡,為我校校本課程開發(fā)提供強有力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支持。其次,我校地處龍灣永興,2006年10月,龍灣區(qū)被授予“浙江南拳之鄉(xiāng)”,尤其在永興,龍灣南拳協(xié)會就座落在這里,群眾習武自古素有傳統(tǒng),開展溫州南拳課程很容易得到社會地方的支持。再次,溫州南拳進校園以來,我們先進行了社團教學開展練習,了解學生報名及學習情況,初步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興趣,創(chuàng)建了項目練習的氛圍。再在2013級學生中進行試點,通過試點為全校大面積推廣獲取寶貴實踐操作經驗??傊?,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和內部氛圍,都為我們的校本課程開發(fā)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2.2 目標確定:三維思考,從學生出發(fā)本課程以《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
標準(2011年版)》提出的領域目標為綱,以《中國武術段位制》系列為參照,根據(jù)
我校實際情況及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培養(yǎng)學生運動技能為基礎,初步制訂的課程總體目標。
2.2.1 通過溫州南拳課程實施,使學生了解溫州南拳的歷史及價值,學會健康、快樂、積極地生活。
2.2.2 通過溫州南拳課程實施,培養(yǎng)學
生對溫州南拳的興趣,能主動參與到溫州
南拳的鍛煉中。
2.2.3 通過課堂學習,學生掌握溫州南拳的運動方法、技能,培養(yǎng)良好的身體素質,為終身體育學習奠定基礎。
2.2.4 通過溫州南拳的練習,培訓學生刻苦、堅韌的品質;刻苦練功,磨煉出慈、勇、智、恒的堅強意志;有寬廣的心胸,尊師重道,以禮待人,不恃強凌弱的謙謙
君子。
2.3 具體行動:系統(tǒng)安排,從過程出發(fā)
2.3.1 設計框架,確定內容 課題組和體育組作為“溫州南拳”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策劃者,首先結合學校、學生實際現(xiàn)狀設計課程的框架,選擇學習的范圍,然后根據(jù)各年級學生能力水平確定學習內容(基本步法、手法和套路),及練習時的背景音樂。力求做到整體設計蘊涵科學性、特色性和可操作性。
2.3.2 全員參與,活動滲透 全校學生參與溫州南拳學習,與我?!靶戮咏逃毕嘟Y合,設立預備段,一段到九段,獲得九段的學生方可參加“南拳精英”爭奪,獲得“金君子娒”獎章。同時,在教師活動中開展,做到師生同練南拳。我們還積極向校外發(fā)展,參加各級各類武術比賽,還利用各級各類組織活動開幕式的時機參與表演推廣,并積極在家長中宣傳帶動家長參與進來。
2.3.3 拓展空間,引入課間 大課間活動作為豐富學生活動內容,保證每天鍛煉1小時,提高學生身體綜合素質為目的。開展形式多樣,有集體展示形式,有分散活動,具有健身性、娛樂性、競技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活動。南拳引進大課間,使大課間的內容更加豐富,內容變化更加多樣。在練習過程中,學生的手眼身步法、精神氣力功一致,再配合發(fā)聲使學生的精氣神十足,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行為、品質等素質。
2.3.4 依托課題,大力推進 為提高溫州南拳在我校的有效實施,大力推動校本課程的建設,我們開始了市級課題《小學推進“非遺進校園”活動的實踐研究》和區(qū)級課題《溫州南拳在小學校園中的傳承策略研究》的課題研究。成立以施昌貴副校長為課題主持人,形成溫州南拳傳承策略的研究網絡,課題研究小組聘任了省特級武術教練、溫州南拳非遺傳承人、市南拳協(xié)會副會長胡松青為技術總監(jiān);還聘請了溫州科技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趙顯品為研究顧問和導師,對課題成員進行培訓、指導研究。課題研究隊伍年富力強,既有較豐富的科研經驗,又有飽滿的工作熱情和活力。
2.3.5 編寫教材,納入課程 我校溫州南拳校本課程屬于武術類課程,它包括了溫州南拳中傳統(tǒng)套路動作、系列教程南拳部分內容、競技武術的內容選擇與改編;又包括了溫州南拳運動的整合和拓展,開發(fā)新的課程板塊和課程單元,是以我校溫州南拳套路練習為內容展開的校本課程。其教材板塊結構如下:溫州南拳校本課程:(1)溫州南拳的;起。(2)溫州南拳的鍛煉價值;(3)溫州南拳的技術套路(教材內容);(4)溫州南拳練習的方法;(5)教法建議;(6)考試內容方法和評價標準;(7)課外活動方法和手段的拓展。自2016年3月起,我校將溫州南拳校本課程納入課表,每班每周安排1節(jié)課,在時間上保證溫州南拳課程在我校的開展。
2.3.6 研制評價體系,確定評價內容
對拓展性課程的評價建立在體育課程標準的基礎上。我們著重對學生的學習評價進行了研究,并制訂了相應的評價表:
評分標準:A. 從手眼身法步五方面觀察,動作規(guī)范、方法正確。
B. 手眼身法步配合協(xié)調,器械項目還需身械協(xié)調;勁力順達,力點準確,通過運動員的肢體以及器械表現(xiàn)出該項目的力法特點。
表1 《溫州南拳》學生學習的評價表
C. 節(jié)奏恰當,表現(xiàn)出該項目的節(jié)奏特點。
3.1 深化了課程改革的意義
溫州南拳拓展性課程是在《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的大背景下,以《課程標準》為指導,順應課程改革潮流開發(fā)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課程。通過南拳課程的學習,提高了學生健康體魄,同時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尚武崇德”的精神,重義輕利的人格品德,為學校思想品德教育開辟第二課堂。
3.2 提高了學生主動參與運動的積極性
從南拳項目開展以來,學生踴躍報名參與練習。而在每一次省級及以上的大賽之后,優(yōu)異的成績都會在師生中引起強烈反響,從而又有大批學生參與進來。周而復始,項目越開越大,學生參與也越來越多。南拳練習的學生多了后,連帶了其他的學生也開始找一項運動進行練習。學校體質健康測試每年以增加1分的成績穩(wěn)步提升。
3.3 錘煉了教師的專業(yè)品質
校本課程開發(fā)中需要教師的充分參與。學校安排了一位副校長牽頭,三位本科學歷的專職體育老師共同參與課程的開發(fā)。通過參與課程開發(fā)與實施,教師在自身學科素養(yǎng)都得到了提升,對校本課程、學科的發(fā)展和教師的使命等都有了更全方面的認識。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和構建校本課程的頂層設計。提高了教師駕馭課程的能力。
3.4 提高了學校的品牌效應
近年來,學校南拳武術隊參加龍灣區(qū)非遺文化日、龍灣區(qū)第24屆中小學生運動會等大型活動的展演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2014年11月參加浙江省南拳公開賽奪得了團體項目的1枚金牌,個人單項金牌、16枚銀牌、6枚銅牌的好成績。潘奕萱隊員憑借穩(wěn)定的個人發(fā)揮,獲得了與全省各地南拳頂尖高手同臺競技過招的機會,捧得 “浙江省南拳精英”獎杯。2015年第,10屆浙江國際傳統(tǒng)武術比賽在杭州黃龍體育中心體育館舉行,我校斬獲佳績,一舉奪得個人單項25金牌、17枚銀牌、9枚銅牌,2個團體第1名的好成績。
2016年溫州市第1屆市民運動會暨第2屆武林大會南拳推馬大賽,我校獲得4人獲第1名,4人獲第2名,2人獲第3名,1人獲第4名的好成績;2016年浙江、平陽全國南拳公開賽,我校獲得單項6枚金牌、11枚銀牌、7枚銅牌,團體項目1枚銀牌的好成績。多次在溫州電視臺報道,在溫州網、溫州教育網、溫州都市報等網站、報紙進行了十多次的報道。這不僅有利于我校溫州南拳運動在學校的推廣,同時也打響了我校在社會各界的知名度,先后有來自蒼南、泰順、洞頭等地及區(qū)內各兄弟學校的領導、教師到我校觀摩取經,在市、區(qū)內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我校溫州南拳校本課程具有鮮明的地方性特點,課程集地域性、健身性、歷史性和時代性等特點。在社會上是非遺進校園的具體體現(xiàn),在學校里也是對國家課程的補充。溫州南拳校本課程的開發(fā)目前經歷了2年,它的開發(fā)還完善中,我們也將繼續(xù)努力,尋找更多溫州南拳的內容,不斷完善,全力打造,使之成為我們學校的一項拳頭品牌。
[ 1 ] 李吉遠,牛愛軍.南拳文化探究[ J ].體育文化導刊,2008(11).
[ 2 ] 李吉遠,牛愛軍.從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探究廣東南拳形成的地域文化[ 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8(6).
[ 3 ] 趙顯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策略研究——以溫州南拳個案為例[ J ].搏擊:武術科學,2014(1).
G852
:A
:1674-151X(2017)05-127-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9.063
投稿日期:2017-03-22
項有寶(1982) ,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學與業(yè)余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