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國國學(xué)大師黃侃作詞轉(zhuǎn)益多師,對清真詞的研討尤多,這既與當時民國詞壇上的宗周學(xué)周之風(fēng)相關(guān),也是黃侃個人的興趣和詞學(xué)造詣,黃侃治學(xué)嚴謹,在日記中多次提到對清真詞的閱讀和???;在詞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多次“和清真”和“用清真韻”,部分詞作在風(fēng)格上也得清真之妙;指導(dǎo)學(xué)生作詞時也多注重對清真詞的研究和講解。
關(guān)鍵詞:黃侃 清真詞 治學(xué) 作詞 教學(xué)
黃侃(1886—1935),字季剛,是民國時期的一位國學(xué)大師,在小學(xué)、經(jīng)學(xué)、文學(xué)諸方面造詣皆深。學(xué)問既專且博,也擅于寫詩詞,在民國詞壇上占有一定地位。根據(jù)1985年武漢大學(xué)黃侃詩文遺稿整理小組編輯的《黃侃詩文集》,其一生共有詞作418首。[1] 黃侃作詞轉(zhuǎn)益多師,對清真詞的研討尤多。清真詞即北宋周邦彥之詞,周邦彥,字美成,號清真,被冠以詞家“巨擘”“集大成者”等美譽,其詞作對后世影響極大,及至清代民國,規(guī)摹清真幾乎成一代風(fēng)氣。[2]本文擬以其日記以及相關(guān)史料為重心,考證黃侃對清真詞的接受和研究。
一、治學(xué)
黃侃刻苦治學(xué),其中就有對詞人詞集的??焙涂紦?jù)。從研究黃侃生平的第一手資料《黃侃日記》來看,黃侃直接在自己的日記中多處記載了自己對詞人詞集的校勘和考據(jù)活動,其中就有對清真詞的校勘和考據(jù)以及閱讀。如:
1922年4月10日(十四日壬戌):
閱《片玉詞》(即《清真詞》)。余有夏敬觀刻鄭文焯斠清真集一冊,上有旭初題字,乙卯春,為通一持去。憶辛亥后,與旭初同居上海二年有余。當時所談,非玉溪詩即片玉詞,故其本評校細字戢孴。①
1928年10月17日(五日庚寅):
移錄叔問先生校語于夢窗甲乙丙丁稿訖,又移錄和清真校語之半。②
1928年10月18日(六日辛卯):
午后移錄和清真詞評點訖……晚自出取歸。③
1934年4月4日(廿一日乙巳):
彼言當以白石旁譜(事林廣記所載,沈子培重?。?、夏敬觀刊鄭文焯校清真詞、四明叢書本夢窗詞、鄭及書品,大宣紙印之……。④
1934年4月11日(廿八日壬子):
榆生寄來沈曾植刊白石詞四明本、吳文英詞大本、四校吳文英詞、鄭文焯校清真詞,及紅本彊村詞謄稿。⑤
1934年4月12日(廿九日癸丑):
看白石、清真、文英詞。⑥
二、作詞
首先,黃侃在詞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會多次“和清真”或“用清真韻”。在黃侃詞作中,一部分詞在題目中明顯標明了是和前代詞人的韻而作,其中有和同叔、和南唐中主、和清真、和白石韻、和夢窗、用夢窗韻、和淮海、和耆卿、步碧山韻等,[3]出現(xiàn)次數(shù)較多的是和或用夢窗韻與白石韻,而次數(shù)最多的則是“和清真”或“用清真韻”,如:
《前調(diào)·重陽臥病,和清真》
《西河·和清真韻》
《風(fēng)流子·和清真韻》
《還京樂·和美成韻》
《瑞龍吟·晚春偶赴吳門,臨去留題逆旅,用清真韻》
《蘭陵王·秋柳和清真》
1912年所作的《尉遲杯》,也是因為想起周邦彥所作《尉遲杯·離恨》,感慨萬千,撫今追昔,故和之。[4]其詞序為“ 九月十一夜,飲席早歸,獨留寓樓。憶去年此夜,與兩友人自危城逸出,維舟江畔。感念兵戈,悲吟達曙,今忽忽一歲矣。飄零如故,時事日非,懷舊傷離,和清真此解?!雹邚倪@些文獻來看,黃侃對清真詞極其熟悉,在作詞時“和清真”或“用清真韻”時都得心應(yīng)手。
另外,黃侃與汪東、劉仲蘧交情素篤,曾共和《清真詞》,汪東《和清真詞序》云:詞家之清真,集大成者也……東少治樸學(xué),亦好倚聲,偶然仿效,終無一似。蘄春黃君,精研學(xué)術(shù),文尤安雅,馀暇為詞,有北宋之遺音。平生友善,唯東與黃安劉仲蘧。歲在壬子,僑居海堧,遭世艱屯,意思蕭槭,進無弭亂之方,退乏巢居之樂,酒酣相對,泣下沾襟。一夕相約,重和清真詞……仲蘧既以事中輟,獨與黃君互相程督,期以必成。短令俳曲,屏置弗與,凡得若干首?!雹嗤魱|的這篇詞序就記載了在民國初年與黃侃同和清真詞的緣起和過程。
其次,黃侃有的詞中會直接用周邦彥詞句。如《搗練子》“燎沉香”直接用了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的詞句“燎沉香”。
搗練子
斟白酒,燎沈香。幾日愁霖懶啟窗。
剛道晚晴天氣好,不堪滿目是殘陽。
再次,黃侃的部分詞的風(fēng)格具有清真風(fēng)調(diào),[5]他在1929年4月3日的日記中載:“午間成《西子妝》一首紀昨日之游,示同社諸人,皆稱賞之。王伯沆以為夢窗、玉田之間,過片處直到清真云”,⑨他的這首《西子妝》被稱贊為“過片處直到清真云”,詞除小令以外,多數(shù)分上下兩片,過片處為上下片連接之處,即下片的起句。清真詞的情感基調(diào)是低沉感傷的,并善于將情思和所詠之物融為一體。在章法結(jié)構(gòu)上,輾轉(zhuǎn)騰挪,曲折層深。[6]這首《西子妝》的過片處“追歡宴,卻恨東風(fēng),攪起花一片”,歡宴之時卻恨東風(fēng),情思波瀾起伏,將傷懷往事的憔悴失意寄托于物;在結(jié)構(gòu)上,不僅在一句之內(nèi)有對比和轉(zhuǎn)折,在上下片上,也有時空上的轉(zhuǎn)換和回環(huán)往復(fù),可見黃侃頗得清真之妙。
西子妝
二月二十三日,同社集北湖祠樓,感賦。
汀草綠齊,井桃紅嫩,共說尋春非晚。偶來高閣認前題,嘆昔游歲華空換。滄波淚濺。算留得閑愁未斷。憑曲欄,訝瘦楊如我,難招鶯燕。
追歡宴,卻恨東風(fēng),攪起花一片。酒痕惟解漬青衫。比當時醉情終淺,殘陽看倦。倩誰慰天涯心眼?待重來,又怕平蕪絮滿。
三、教學(xué)
黃侃曾先后在北京大學(xué)、武昌師范大學(xué)、武昌中華大學(xué)、北京民國大學(xué)講授宋詞,對俞平伯、龍榆生等之后的詞學(xué)大師都有啟蒙之功。[7]他在教學(xué)時多次提到要學(xué)生學(xué)習(xí)清真詞,黃侃推薦閱讀的學(xué)詞專著中也有周邦彥《清真集》,這體現(xiàn)了他對清真詞的推許。
俞平伯在《清真詞釋序》中曾回憶道黃侃指導(dǎo)他讀清真詞時的情況:“他講的《清真詞》只《蘭陵王》《六丑》《浪淘沙慢》三首,《六丑》還有些印象,其他兩首都還給老師了。他又說,詞中清真可比詩中杜甫……他又把一本鄭文焯校的《清真詞》借給我讀,即所謂‘大鶴山人校本也。這是我于《清真詞》的初見。黃先生平常散散漫漫的,但對于這書頗似珍重,不久就要了回去,當時我還很有點舍不得似的……”⑩另《俞平伯年譜》云:“俞平伯在北京大學(xué)教授黃侃的指導(dǎo)下,在正課以外開始讀周邦彥的《清真詞》,這為他后來研究《清真詞》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笨梢婞S侃對清真詞的推許以及對俞平伯等人作詞的啟蒙。
據(jù)堵述初先生的《黃季剛先生教學(xué)軼事》回憶:“黃先生講詞時,是用京劇皮黃腔來朗誦詞的,抑揚頓挫,別具一番風(fēng)味。我記得他在課堂上這樣朗讀的詞有晏幾道的《臨江仙》、蘇軾的《洞仙歌》、周美成的《六丑》等等?!边@其中也提到了黃侃在教學(xué)時講解、朗誦清真詞。
注釋:①②③④⑤⑥黃侃:《黃侃日記》,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143頁、第382頁、第976頁、第978頁、第979頁。
⑦黃侃,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校訂:《黃季剛詩文鈔》,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⑧汪東:《和清真詞序》,《華國月刊》,1925年第5期。
⑨黃侃:《黃侃日記》,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539頁。
⑩俞平伯:《隔花人遠天涯近 讀詞偶得·清真詞釋》,陜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1年版,第122頁。
(11)孫玉蓉編纂:《俞平伯年譜 1900-1990》,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頁。
(12)張暉:《量守廬學(xué)記續(xù)編 黃侃的生平和學(xué)術(shù)》,生活·新知·讀書三聯(lián)書店,2006年版,第26頁。參考文獻:
[1]葉賢恩.黃侃傳[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2]薛玉坤.汪東與民國詞壇宗周之風(fēng)[J].蘇州大學(xué)學(xué)報,2010(11).
[3]黃侃著.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校訂.黃季剛詩文鈔[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4]司馬朝軍,王文暉.黃侃年譜[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5]鄭遠漢.黃侃學(xué)術(shù)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1997.
[6]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xué)史(第三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程千帆,唐文.量守廬學(xué)記[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6.
(作者簡介:王燕飛,女,研究生,浙江工業(yè)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研究方向:中國語言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