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媽
快到吃午飯的時間,沒等來人,卻等來一個電話,電話那頭傳來央求的聲音:“媽,我中午能不能在葉子家吃飯?”
青春期的孩子對同伴關(guān)系比對父母關(guān)系更加看重,三三以前常常為缺少跟同學的共同話題而苦惱不已。好不容易到了初中,她找到一個跟她情投意合的小伙伴—葉子,倆人常常聊得眉飛色舞,不知魏晉。晚上她回到家,我在廚房問:“中午玩得開心嗎?”沒有回答。等我做好飯出來,看到她滿懷心思地坐在沙發(fā)上,垂頭不語?!案~子吵架啦?”“沒有……媽,你說她總是上課不聽講,然后成績上不去可怎么辦?。俊痹瓉硭窃跒樾』锇橹?。據(jù)她講,那個姑娘非常有個性,不過在學習上有些“挑食”,對喜歡的科目還能“賞臉”聽聽,不喜歡的就干脆在下面看課外書,或者刻橡皮章。糟糕的是她不喜歡的科目包括三門主課,所以考試成績可想而知。
有些家長可能會因為擔心成績不好的孩子影響自家孩子成績,所以禁止孩子交往。我還記得高中時,兩個原來玩得很好的男生,就是這樣硬生生被家長“拆散”的。這種處理十分武斷,而且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特別是青春期的少年們,一個不小心,你就上了他們的“黑名單”。當同伴交往對青春期孩子造成困擾時,家長也不能置之不理。一位資深親子教育專家及心理咨詢師郭驊老師曾經(jīng)提到,智慧的家長要做青春期孩子的“客廳父母”。什么意思呢?就是說青春期孩子們有強烈的界限與隱私意識,所以不要實行“盯人戰(zhàn)術(shù)”,離開他的房間,但是要在他能找到的地方,隨時準備解決問題。對于這樣一個問題我是如何處理的呢?我首先認同女兒的情緒:“你對她現(xiàn)在的狀況有點擔心是吧?覺得不太開心?”“對呀,這樣下去怎么行呢?初中三年一下子就過去了!”她抬起頭著急地說。我知道她是個非常有同情心和責任感的少年,所以站在她的角度幫她尋找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你跟她說過這個問題嗎?”“說過呀,不過開始還行,后來她又回到老樣子了。”“你覺得她主要問題出在哪兒?”“我覺得她現(xiàn)在可能數(shù)學很多不會,所以就失去信心了?!彼_始平靜地分析問題。無論她的分析是否正確,但是她已經(jīng)從自己的負面情緒中走出來,開始把注意力放在解決問題的辦法上了?!澳敲矗隳懿荒軒退龀鲋饕?,怎么提高數(shù)學成績?”“好像她媽媽說要給她報補習班,她不同意。”“我跟她媽媽聊聊,把你現(xiàn)在上的在線教育推給她好不好?”“好呀好呀,我覺得可以試試,這樣她說不定能接受?!?/p>
在處理同伴關(guān)系時,孩子很容易陷入情緒當中,不能自拔,無法去冷靜思考解決辦法。這時家長不能直接幫他們解決問題,因為還在情緒當中的孩子會認為你并不重視他的情緒,把事情看得太過容易,而對你給出的方案心懷抵觸,各種挑刺。家長首先應該接納與認同孩子的情緒,再慢慢引導他們自己找到解決辦法,或者可以提出幾種方案供他們參考。無論這些辦法最終是否有效,這個冷靜解決問題的過程都將給孩子帶來非常大的啟迪與收獲。將來在他們面對同樣問題的時候,也會做出冷靜客觀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