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增強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工作的社會影響力,加強社會各界對調解仲裁工作的了解,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公平、公正、陽光的維權服務,不斷提升調解仲裁機構的公信力和服務水平,江蘇豐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自6月份起開展了為期一個月左右的“仲裁開放月”活動。此次活動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機構健全,組織嚴密
豐縣勞動人事仲裁院以提高仲裁案件處理質效為中心,努力實現(xiàn)調解仲裁制度進一步規(guī)范,工作作風進一步改進,部門形象進一步提升的目標。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會作出積極貢獻。一是領導重視。局主要領導親自調度,分管領導組織實施。分配各項任務要求,各庭成員相互配合,全面推進“仲裁開放月”工作開展。二是組織嚴密。根據文件精神,明確提出“仲裁開放月”的工作計劃,并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陸續(xù)公開了仲裁辦案場所、仲裁人員名單、法律法規(guī)制度、仲裁庭審現(xiàn)場、仲裁法律文書等,為“仲裁開放月”活動營造了良好氛圍。此次活動共發(fā)放宣傳資料300余份,有100余名群眾、8家用人單位代表、4家律師事務所律師代表參加了“仲裁庭開放日”活動。三是確保落實。加強對仲裁公開工作的組織指導和檢查督促,及時掌握和了解“仲裁開放月”的效果和群眾反饋意見,以群眾的滿意為目標,及時處理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不斷提升政務公開的質量和管理服務水平,塑造“陽光仲裁、公開公正、清正廉潔”的良好形象。
二、程序規(guī)范,內容透明
根據推行“仲裁開放月”的工作要求,仲裁院結合仲裁工作實際,力求公開庭審程序規(guī)范,審理內容公開、透明,堅持做到“群眾關注什么,就公開什么”,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為此,仲裁院專門安裝了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開庭公告、勞動法律法規(guī)等,同時編印了一批勞動保障法律法規(guī)、用工須知等宣傳資料,公開向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發(fā)放,倡導勞動者理性維權、用人單位規(guī)范用工。同時,在網上公開仲裁涉及的法律法規(guī)、仲裁院工作職責和工作流程、開庭公告等內容,并定期進行更新,充分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jiān)督權。
三、制度健全,監(jiān)督有效
制度如渠,行為如水。豐縣仲裁院把制度建設作為政務公開的重要保障。根據上級的最新要求和當前的工作特點,對仲裁工作制度和人員管理制度進行修訂,進一步完善各項規(guī)章制度。在工作制度中按照“便于群眾申訴、規(guī)范案件審理”的原則,把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上級的意見精神變成可操作的具體措施,落實到工作制度建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對立案、排期、開庭、審理、結案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實行全程管理和監(jiān)督,確保仲裁工作嚴謹規(guī)范、公開透明,調、裁結果公平、公正。此外,及時、認真回復群眾在人社局網上上提出的問題,努力運行好人社廳網上調解服務平臺。針對個別疑難問題,仲裁員主動上門了解勞動者基本情況,為勞動者答疑解惑,使群眾的問題得到滿意答復。
四、載體豐富,形式多樣
一是通過展板公開。豐縣仲裁院以“仲裁開放月”為契機,建設“陽光仲裁”文化走廊,弘揚公平正義的法治觀念。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格言警句為注解,懸掛“法、誠、公、正、廉、潔”等展板,突出仲裁公開透明、嚴格執(zhí)法、公正廉潔的主題,給前來咨詢的當事人留下了鮮明深刻的印象。在調解室懸掛“和為貴”的和諧文化宣傳展板,使當事人一進入調解室就感受到濃厚的調解氛圍,運用調解靈活、便利、不傷和氣的特點,促使雙方和解。二是依托媒體宣傳。通過報刊、電視、廣播、互聯(lián)網、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及時宣傳報道仲裁工作的動向和便民服務措施,使群眾更好地了解勞動仲裁的日常工作情況。
五、管理有序,落實到位
緊緊圍繞“服務發(fā)展、保障民生”的工作目標,從落實各項勞動保障法律法規(guī)和群眾利益緊密相關的問題入手,全面推進“仲裁開放月”工作的開展。由立案庭庭長負責公開檔案的管理和保存工作,對原有的規(guī)章制度進行梳理和完善。定期召開會議,對“仲裁開放月”的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對群眾的意見建議進行分析和研討,對不足之處進行總結和改進,并做好會議記錄和相關臺帳等工作。使“仲裁開放月”工作做到規(guī)范到位、指導到位、落實到位,努力推進仲裁工作標準化、規(guī)范化和制度化。
六、成效明顯,群眾滿意
“仲裁開放月”活動實施以來,仲裁院公正廉潔的形象深入人心,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辦案效能有了明顯提升,全面促進了仲裁工作的透明化、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發(fā)展。一是改進了工作作風。通過“仲裁開放月”活動,規(guī)范了工作制度,明確了工作職責,增加工作透明度,提高了辦事效率,使工作作風更加扎實。二是方便了群眾辦事。通過“仲裁開放月”活動,對法律法規(guī)、法定程序、辦事流程對相關當事人進行公開,使整個仲裁工作一目了然,避免群眾來回奔波。此次活動的開展,使群眾能夠近距離接觸仲裁工作,加深了群眾對仲裁工作的了解,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仲裁工作的滿意度。
作者簡介:馮瑤(1988-),女,漢族,江蘇徐州人,江蘇省豐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法律碩士(法學),研究方向:勞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