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艷
摘 要:為了能夠確保軟件產品質量就需要提高軟件的可靠性,對軟件產品的可靠性進行評估與分析,在此過程中更為重要的是確定一個合適的可靠性目標。鑒于此,該文主要分析了對軟件可靠性造成影響的因素,然后在此基礎上提出進一步提高軟件產品可靠性措施。
關鍵詞:軟件產品 可靠性 主要因素 解決辦法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7(a)-0119-02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在目前的現代工業(yè)產品中軟件成分所占有的比例及規(guī)模越來越大?,F階段市面上研發(fā)的軟件產品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很好地執(zhí)行專門硬件功能,也能對一部分傳統專門硬件無法執(zhí)行的功能進行執(zhí)行。因而可以看出,目前所研發(fā)的軟件產品已經不再僅僅是硬件的附屬物,而是成為了與硬件并列且具有獨立的技術狀態(tài)管理項目。但多年來我國軟件產品在研發(fā)的過程中受到多種內外因素的限制與影響,使得人們沒有足夠地認識到軟件質量水平對于軟件產品的重要性,特別是沒有加強對軟件產品的開發(fā)與設計階段的嚴格分析以及評審。除此之外,相關人員在對軟件產品進行調試與驗收的過程中,沒有采取科學有效的測試方法以及必要的測試內容,從而便使得軟件產品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暴露出大量的問題與缺陷。鑒于此,相關人員必須重視對軟件產品質量與可靠性的測試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軟件產品質量及可靠性。
1 軟件可靠性
1.1 環(huán)境條件
軟件的使用環(huán)境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軟件所處的環(huán)境條件,環(huán)境條件主要的內容包括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軟件所需要的支持系統及其相關的因素。而對軟件使用環(huán)境進行相關的規(guī)定,能夠對軟件的失效責任進行判定,以此來判定主要責任在于軟件本身還是用戶,同時軟件運行的實際環(huán)境也能給軟件失效提出一個較為準確可靠的度量依據。因此,在描述軟件的可靠性時所要求的軟件使用環(huán)境,也就是指對軟件輸入數據的要求以及計算機配置的實際狀態(tài)進行描述。與此同時,還需要將其他支持系統及相關的因素均假定為一個理想的狀態(tài),這一方式并不會對軟件的實際運行狀況造成任何不良的影響。
1.2 規(guī)定時間
軟件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的狀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該軟件的可靠性,因而在定義軟件可靠性時,對于時間的測量一般會采用運行時間t進行表示。而對于運行時間t來說,其所代表的是一般軟件系統在投入運行后,計算機掛起以及實際工作所積累的所有時間,但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并沒有包括計算機的停機時間。
1.3 規(guī)定功能
軟件的可靠性還需要明確軟件的功能,其中還包括明確主要功能與次要功能,而這些情況的了解與掌握可以從軟件需求說明書及設計說明書中得知。
1.4 成功運行
能夠成功運行的軟件其條件不僅包括程序正確地運行,并且還需要能夠滿足用戶對軟件功能的要求。除此之外,也需要確保一旦程序受到意外或系統錯誤時,也能夠快速地恢復,從而實現軟件的正常運行。
2 產生軟件產品可靠性問題因素
軟件在開發(fā)的過程中不僅是高智商勞動,也是個性化勞動。對于軟件的設計者來說,在設計相關程序的過程中會根據其自身的文化背景、教育程度、愛好習慣、對系統的理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從而形成自己獨有的特點。除此之外,軟件設計者存在自身習慣與見解,從而會形成一個較為獨特的風格,但缺點在于難以被其他程序設計者所采納及應用。
目前大多數軟件檢驗的過程中,僅僅只要求上機運行程序,主要的檢驗手段為軟件實際運行程序過程中的故障,如此便給軟件的管理帶來漏洞。而在實際運行中一部分出現的問題雖然不嚴重,但可能會在某個時段或線路出現數據溢出、信息丟失等問題堆,甚至導致死機。正是因為這些問題的不明顯,在一般的程序調試中也難以暴露出來,從而使得軟件設計者難以意識到這些問題的嚴重性,僅僅將其當成小概率事件。軟件設計者及質量管理者在此時往往會將這種問題當成一個偶然事件進行處理,這些因素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軟件的可靠性。
3 解決措施
3.1 構建質量系統
在研制軟件的階段應該建立相關的質量系統,且質量管理技術人員必須熟悉軟件開發(fā)相關知識。
3.2 提高軟件產品的透明度
軟件產品的特點為復雜的知識密集型,如果在現階段對軟件開發(fā)的過程中仍然采取計算機初始階段的開發(fā)方式,否則就無法滿足當今對于軟件產品的需要。鑒于此,在軟件產品開發(fā)的過程中必須采取軟件工程的方法,并且還要確保軟件產品實現工業(yè)化生產,最終能夠實現整個軟件產品在開發(fā)、運行以及維護整個階段的規(guī)范化。
3.3 建立健全軟件產品質量管理制度
一般來說,軟件產品的質量管理制度內容主要包括軟件產品的故障報告及會診制度,同時還包括會議、抽查以及相關的檢驗制度等。
3.4 進一步加強軟件文檔管理
文檔作為軟件產品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軟件產品中的一段程序甚至一組語句中均應該具備與之相應的文檔記錄,因此,這就要求軟件程序員在對軟件程序編制的過程中必須進一步加強對軟件文檔的完善。除此之外,在對軟件的相關程序進行修改時,也需要連同軟件文檔進行相應的修改。
3.5 采用注釋語句
各種計算機語言提供給設計者以注釋工具,主要目的在于便于軟件設計者在源程序中直接寫明各種注意事項。這種注釋的主要作用在于對軟件產品的各個部分所具有的實際功能進行充分的說明。
3.6 明確軟件設計思想和程序編制方法
在軟件產品的設計系統以及質量系統中,應該重點強調軟件產品的設計思想以及軟件產品程序的編制方法的清晰度,從而便于其他軟件工作者及應用人員的閱讀及理解。在軟件設計系統內部,各個軟件設計人員應該加強對軟件設計思路的相互交流,并互相對設計的程序進行檢查。
3.7 確定關鍵程序段
在軟件程序中,軟件設計開發(fā)人員應該劃分出來完成基本功能的程序段以及容易出錯的程序段,并且對這些程序段進行重點指示與重點檢驗。
3.8 建立軟件測試隊伍
由于在軟件產品開發(fā)的過程中軟件測試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對軟件測試人員的專業(yè)技能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軟件產品可靠性的測試人員必須具備較強的專業(yè)知識、計算機知識以及軟件檢測經驗與能力。鑒于此,這就要求軟件開發(fā)設計公司需要加強對軟件的檢測人員的培養(yǎng),并且在堅持和不斷完善自檢的基礎上,組織有效的軟件產品互相檢查工作。同時還要積極地創(chuàng)造相關的條件組織并建立一個軟件專檢隊伍和機構,對軟件產品實行專項檢查,并在此過程中還應該要求軟件測試人員要與設計人員一起參與軟件開發(fā)與設計的各個階段。
4 結語
綜上所述,軟件的管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軟件產品的可靠性,因此就需要進一步掌握軟件設計特點以及相關的規(guī)律,嚴格按照軟件的開發(fā)規(guī)范要求,通過建立質量控制系統、提高軟件產品透明度、明確軟件設計思想以及建立軟件測試隊伍等方法,來實現提高軟件可靠性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 杜翔,沈元隆.關于軟件產品的軟件可靠性增長模型的改進及可靠性[J].艦船電子工程,2008,28(9):181-183.
[2] 吳志樵.面向軟件產品線開發(fā)的復用模式及其優(yōu)化方法研究[D].東北大學,2011.
[3] 鄧惠月.一種適用于嵌入式軟件產品線的非功能特征模型[D].湖南大學,2015.
[4] 梁小鳳.軟件產品庫管理在軍品開發(fā)中的探索和實踐[J].大觀,2016(6):208.
[5] 蔡永強.軟件測試與軟件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J].機電產品開發(fā)與創(chuàng)新,2004,17(6):83-84.
[6] 胡俊杰.軟件產品的可靠性分析與簡易預測模型[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06,19(5):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