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芽
李世成在《那沒有陪伴著我的一個》里寫道“赫拉巴爾,布朗肖/他們都曾在路邊/冒犯修辭,撿到過/生活遺棄的月亮”。赫拉巴爾,布朗肖都是孤獨的大作家,生活對作家詩人的遺棄帶去的后果是使得他們有比平常人更多的機會接觸“月亮”,他們作為平常人中的一份子,由對“平凡化”疏離的反作用力造就了對陌生詩性敏銳的嗅覺。而李世成的這種嗅覺無時無刻不從他作品的疏離關系中突顯出來,他擁有一種類似的孤獨,這幾乎是大部分詩人藝術家所特有的“通病”。
在擅長于個人經(jīng)驗寫作且多為回憶性敘事的寫作者李世成手里,《抑郁探析例》這系列詩歌一如他的組詩標題恰好反映出這位青年詩人的心境。內隱的修辭、奇譎的生活物象、冷靜克制的抒情、長短句的交疊試驗、孤獨一體化的自白,都可以從他的詩歌中找到例證,這些特點像正待抽絲的繭將他包裹的筆法復又呈現(xiàn)出層層疊疊的肌理。
像許多同輩九零后詩人那樣李世成對臨近大化的事物與爛俗的抒情語調如履薄冰選擇關注內心的“小我”,讀者進入“小我”往往是一個探微知幽的過程,李世成將這里的“小我”卻發(fā)展成了一股更為冰冷的敘事,熱烈度與群體狂歡式的可能性近乎不可銜接。他說“他要等待一只蒼老的灰鼠經(jīng)過/給它相同的姓氏”(李世成《那沒有伴著我的一個》),他又說“喧囂的/任其藏在房間”(李世成《那沒有伴著我的一個》)。
我從李世成的詩歌里觀察到了他與西方翻譯文學強烈的互文關系,而不是與中國傳統(tǒng)的詩學語境發(fā)生碰撞。在寫到生活事件的時候他卻多加嘗試從更為平常的口語內提煉詩性,他能攫取單調無聊日子中的單調性和無聊性。
我不知該如何形容他這種渾然天成的孤獨,或許赫拉巴爾在《過于喧囂的孤獨》里寫下的一段話能夠給我們以微妙的暗示:“因為我有幸孤身獨處,雖然我從來并不孤獨,我只是獨自一人而已,獨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因為我有點兒狂妄,是無限和永恒中的狂妄分子,而無限和永恒也許就喜歡我這樣的人?!?/p>
生活遺棄了月亮,詩歌將它重新拾起。我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這些奇異的關聯(lián)性,一如寫下的詩行那樣自然溫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