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芳
摘要:《老人與海》是海明威的經(jīng)典之作,本文將用語料庫軟件AntConc來分析解讀小說主題。小說的高頻詞匯的對比分析可以表明小說展示了人和自然是和諧共處的,人類具有不屈不撓的精神。
關(guān)鍵詞:語料庫;高頻詞匯;主題;不屈不撓;和諧共處
1951年,語言大師歐內(nèi)斯特·米勒爾·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7.21-1961.7.2)在古巴寫了中篇小說《老人與?!罚?952年出版。1953年《老人與海》獲得普利策獎,1954年,海明威因此書獲得1954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小說描寫了一個風(fēng)燭殘年的老漁夫,連續(xù)84天都沒有釣到魚,幾乎快被餓死了,但是他沒有認輸屈服,而是非常富有奮斗的精神,終于在第八十五天釣到了一條長18尺,重1500磅的大馬林魚。馬林魚拖著老人的小魚船往大海深處走,沒有了水,沒有了食物,沒有幫手,也沒有武器,即使身體不適,他依舊沒有放棄。經(jīng)過2天2夜后,老人終于殺死了大馬林魚,并把它栓在船邊。但許多小鯊魚立刻來搶他的戰(zhàn)利品,老人奮力解救,最終也沒能留住大魚。小說的最后,老人筋疲力盡地拖回一副魚骨頭。
對于大師之作,國內(nèi)的讀者也有著數(shù)量驚人的解讀。然而縱觀這些解讀,筆者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的作者都是通過文中情節(jié)分析,感性地解讀了《老人與海》的主題,分析圣地亞哥的人物形象。本文筆者將通過使用語料庫軟件AntConc,從微觀的角度對小說的主題進行理性的解讀。
詞語是作品的最小單位,所以被稱作微觀層面。微觀層面包括作品總數(shù)字,各章節(jié)數(shù)字,句子長度,平均詞長,高頻詞,詞匯豐富性,詞頻分布等。本文將從對主人公的形象解讀開始,從高頻詞的使用來分析解讀小說的主題。
一、小說的主人公以及主題的客觀性
小說語言簡練,用詞極度簡單。整部小說總共26853個詞,所用詞匯量不過1906個,平均每個句子長度為6個單詞。小說中具有指代意義的實詞出現(xiàn)的頻率如表1所示:
小說中man出現(xiàn)了273次,其中202次是以the old man的詞組方式出現(xiàn),指的就是小說中的老漁夫。“he”出現(xiàn)了1161次,經(jīng)過分析和篩選,其中1010次指代的是漁夫。由此可見,小說的第一主角是必然是老漁夫。除去漁夫,“fish”在小說中出現(xiàn)了294次,也是出現(xiàn)次數(shù)非常高的一個詞,排在所有詞匯的第14位,名詞的第1位,所以魚也一定是小說的主人公。魚生活在大海里,漁夫和魚,漁夫和大海,人和自然,也就是小說的主體。
在以the old man為主語的句子中,其后所跟動詞主要有see,17次,say,49次,think,12次,其他動詞出現(xiàn)的頻率相對較少,例如know出現(xiàn)5次,look出現(xiàn)5次,feel出現(xiàn)5次,其余的動詞出現(xiàn)頻率低于5次,暫不討論。以he為主語的句子中,其后面see出現(xiàn)了24次,say出現(xiàn)了95次,think出現(xiàn)了144次,feel出現(xiàn)25次,know出現(xiàn)33次,look出現(xiàn)13次。詳細如表2:
由表分析可知,修飾老人的動作詞都是中性詞,用詞量最多的say和think,表示都是老人一種狀態(tài),說活或者內(nèi)心的活動。有趣的是,老人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海上的,一個人乘著一艘小船漂泊在茫茫大海,本該是很安靜的,安靜地只有海的聲音,然而老人卻常常在說,和大海對話,和海鳥對話,和海豚對話,和大馬林魚對話,和鯊魚對話,甚至和天空對話,這些對話,把老人和大自然融合起來,讓讀者不覺得老人是孤獨的,也不覺得老人的說話是突兀的。
在對say和think的前后修飾的副詞尋找中,筆者發(fā)現(xiàn),所有的say和think都沒有加任何副詞進行修飾。這表明作者在寫老人的時候,沒有加之自己的個人觀點,老人的動作或者行為都非常的客觀地在作者筆下顯現(xiàn)出來,小說的主體就單純地由小說的體現(xiàn),而非是在作者的指引之下體現(xiàn)出來。
二、小說主題解讀
小說的主人公是漁夫和魚,或者人和自然。小說主題的體現(xiàn)出現(xiàn)在二者之間的碰撞,以及在作者在期間的用詞。
在對前100名高頻率的詞匯整理中,發(fā)現(xiàn)名詞共有12個,動詞23個,形容詞7個。小說運用的形容詞很少,而且詞匯很簡單。這7個形容詞分別是old,great,good,dark,big,fast和long。詳細如表3所示:
在251個old中,有244個是形容老人的,其中202個是以the old man的形式出現(xiàn)在小說中,42個是形容老人的身體等,僅僅有7個old是修飾其他東西的。在使用頻數(shù)居第二的great和good,其中分別有23個和21是來修飾魚的。在老人有限的詞匯中,他把最有力量和最美好的詞語用來形容魚了,可以看出老人對于魚類,對于大海和自然喜歡和敬畏。
小說中對老人的用的最多的形容詞便是old,當(dāng)我們閉上眼睛,主人公圣地亞哥浮現(xiàn)在腦海里的也是一個老人的形象。在西方社會,old是一個不受歡迎的詞,它是弱勢的代表,然而主人公最大的特點卻是“老”,身體雖然老去,但是老人依舊可以和大魚搏斗,和大海搏斗,在old和great的對比中,展現(xiàn)了老人的不可戰(zhàn)勝、永不屈服的精神。
還有一個副詞,使用頻率雖不在前100以內(nèi),卻也是很值得重視,它就是aloud。圖1是aloud的詞頻分布圖。
從詞頻分布來看,aloud主要出現(xiàn)在老人剛剛到海上的時候,經(jīng)常是大聲地說話,在和大馬林魚搏斗的過程中,大聲說話的頻率就少了,在最后遇見鯊魚的時候,大聲說話的頻率又立馬上升了。
小說使用了35次aloud,其中32次修飾say,2次修飾talk,1次修飾ask。老人和小男孩瑪諾林說話時,和鳥兒說話時,和自己說話時,和鯊魚說話時,都是鏗鏘有力的,這與漁夫自身形象的衰老形成了對比,這種aloud是發(fā)自自身靈魂的,身體雖老,但是精神依舊不倒。在平靜的海中,老人大聲說話,在靜謐的海中顯得更有力量。在驅(qū)逐鯊魚的時候,漁夫大聲呵斥,那種力量和力量的對抗,更加凸顯出老人的不屈不撓的精神。
老人生活在世上,無兒無女,孤苦伶仃,可是小說中卻用到了8次brother。仔細閱讀,發(fā)現(xiàn)這8個brother全部是指魚。老人和魚關(guān)系已經(jīng)超越了捕與被捕的關(guān)系,他們不是敵人,是親如兄弟的關(guān)系。人和自然已然成為了一個共同體。再者,作者使用了大量的great和good來形容魚,筆者在小說中甚至找不到一個表示貶義詞是形容魚或者大海的。在大海中,老人可以猶如在陸地上一樣大聲和鳥兒說話,和魚說話,那是一種對自然的信任。
三、結(jié)束語
本文通過語料庫軟件AntConc來分析海明威的《老人與?!?。對過對小說高頻詞的分析,我們可以直觀了解到小說的第一主人公是老漁夫,第二主人公是魚。在分析對老漁夫的動詞的運用上,即say和think,作者使用的是中性詞,即不帶有其他感情色彩的詞。為了隱去作者自身觀念,作者在小說中沒有用一個副詞來修飾say和think,以此來保證小說所傳達的主題是小說自身所生,而非作者有意所為。
小說使用的形容詞非常的少,前100名的高頻詞匯中僅有7個形容詞。其中以old,great和good數(shù)量最多。old是對漁夫用的最多的一個形容詞,他的身體的衰老深深刻在了讀者的心里。而great和good是漁夫所用不多的詞匯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形容詞。但是漁夫把這些美好的、富有力量的詞都用來形容魚了,可見漁夫?qū)︳~的感情,以及對大海的敬畏。漁夫的衰老和大海的力量形成了對比,但是在面對深海和大魚的時候,年老的漁夫毫不猶豫地就出發(fā)了,面對挑戰(zhàn)的時候,漁夫也從不言敗。在大海中獲得生存的事物,用頑強的意志和自己的智慧捕獲大馬林魚。
在為數(shù)不多的副詞高頻詞里,aloud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他讓無聲的漁夫形象瞬間鮮活起來,而aloud和old的對比,讓我們更能體會到漁夫精神的強大。
本文通理性的數(shù)據(jù)分析,賞析小說的主題。我們可以看出,小說塑造了一個人和自然和諧相處,但是人又具有永遠不屈服的精神。
小說作者詞語的謹慎使用,讓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更為客觀的角度來賞析文學(xué)作品。當(dāng)我們脫離了感性的情節(jié)體驗,步入理性的數(shù)據(jù)分析,文學(xué)作品的優(yōu)劣可以鑒定地出。
參考文獻:
[1]戴金喜.論海明威獨特的文體風(fēng)格[J].南平師專學(xué)報,2006,1.
[2]王婭莉.《老人與海》的人物形象解讀[J].湖北函授大學(xué)學(xué)報,2014,7.
[3]張思宇.《老人與?!啡宋镄蜗蠼庾x[J].文學(xué)教育,2011,10.
[4]殷亞嬌,房永彬.談《老人與?!分械娜宋镄蜗蠛投窢幘馵J].外國文學(xué),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