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逼宮”成功了。特朗普總統(tǒng)星期二很不情愿地簽署了新的對俄制裁法案,該法案同時針對伊朗和朝鮮。這大體相當于關閉了美俄改善關系的大門。俄方之前已經(jīng)宣布將以驅(qū)逐755名美外交官作為報復,莫斯科的更多報復措施很可能還會跟進。
“中美蜜月已經(jīng)結束”的說法也在美國盛行,美媒報道說,特朗普政府將宣布咄咄逼人針對中國的貿(mào)易措施,尤其向知識產(chǎn)權和市場準入兩大領域出手,訴諸301條款啟動對華貿(mào)易戰(zhàn)。
美國內(nèi)部陷入政治混戰(zhàn),對外戰(zhàn)略自相矛盾,核心團隊在諸如朝鮮半島這樣的重點問題上發(fā)出明顯相互打架的聲音。作為一個整體,美國顯得焦躁、傲慢,胡亂出擊且不計后果?,F(xiàn)在不僅傳統(tǒng)對手和競爭者對美疑慮加深,連很多盟友都對華盛頓的做法怨聲載道。皮尤的最新民調(diào)顯示,全球約4成受訪者視美國為“最大威脅”。
美國很正確,同時美國還很委屈,這種充滿自戀的情緒在美國國會等精英圈子里彌漫。華盛頓應當制裁莫斯科,也不能饒了北京,同時要加緊收拾朝鮮和伊朗,這就是不少美國精英反復上涌的沖動。
然而美國的能量哪有那么大,它只會在各個方向都做出夾生飯。夾生飯可不是美國人喜歡的七成熟的牛排。
美國折騰這半年多,相信俄羅斯人和中國人都更珍惜俄中關系了。普京和特朗普都那么想改善俄美關系,但他們就像隔著銀河的牛郎織女一樣,沒一塊過的命。中美有世界上最龐大的雙邊貿(mào)易做基礎,但這個“富有家庭的夫妻倆”永遠都攥著各自的工資卡,彼此充滿懷疑。相比之下,還是中俄關系敞亮得多,不僅“門當戶對”,而且有“共同語言”。
事實證明,今天的美國在重大外交關系上很保守,它缺少發(fā)起并駕馭實質(zhì)改變的力量和決心,實際上更愿意“維持現(xiàn)狀”,它對真正的風險是有幾分懼怕的。
美國一施壓,中俄就往一起走,事情遠非這么簡單。但中國和俄羅斯維護好兩國的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就足以應對來自華盛頓的挑戰(zhàn)。這是當今世界穩(wěn)定的關鍵一環(huán)。
美國的國家本性決定了它不會根本上改善與北京和莫斯科的關系,但它也很難朝著對中俄發(fā)難的方向走太遠。美國新的制裁俄羅斯法案實際效果有限,它只是固定了美俄的僵局。華盛頓所謂與北京打貿(mào)易戰(zhàn),所能涉及的貿(mào)易量只占中美貿(mào)易的很小一部分,更多有發(fā)泄情緒、“警告”北京的意味。
當下美國的問題如果總結成一句話,就是“不識時務”。世道變了,但美國的野心和脾氣還那么大,而它的實力和德行又不足以服人,結果就是越來越成為國際社會的麻煩制造者。
現(xiàn)在對美唯唯諾諾的都是小國,或者日本這樣的另類國家。歐洲稍有力量的盟友都受不了了,要造它的反。俄羅斯當然更不會買它的賬。中國則信奉“中美關系好不到哪去,也壞不到哪去”,有足夠力量和耐心“用兩手對付它的兩手”。
未來一個時期,中俄關系會進一步加強,中美關系將有中國能應對得了的波折,中歐關系會受美歐關系這個較大變量的影響,但大趨勢也應是走好的。還有就是印度、日本對中國可能會惹出一些唧唧歪歪的東西,但它們都是小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