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鷹
摘 要:通過調查了解我校學生齲齒患病情況,分析導致齲齒患病的行為因素、教育因素,為進一步預防與控制齲齒提供依據(jù)。對我校近三年學生齲齒情況及其危險因素進行調查,并對口腔衛(wèi)生習慣、飲食習慣等因素進行分析。
關鍵詞:齲齒;習慣;調查;分析
齲齒是一種由口腔中多種因素復合所導致的牙齒硬組織進行性病損,隨病程發(fā)展而從色澤改變到形成實質性病損的演變過程。患病與食物在牙齒上滯留有密切關系,由于牙齒表面得不到有效的清潔,慢慢形成菌斑,菌斑積聚較多,容易導致齲齒的發(fā)生。齲齒是危害兒童健康的常見病、多發(fā)病之一,是造成兒童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兒童牙齒的早期喪失,不僅妨礙消化功能,還會影響頜面部的正常發(fā)育。自1960年以來衛(wèi)生部就將齲齒規(guī)定為學生常見疾病的防治重點之一。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鄉(xiāng)鎮(zhèn)經濟的發(fā)展,人們意識形態(tài)的改變、飲食結構的調整以及學生衛(wèi)生行為改變等均對學生的齲齒流行情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了解我校學生牙齒健康情況,分析導致齲齒的主要的行為因素,為進一步預防與控制齲齒提供依據(jù),現(xiàn)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一、普查對象與方法
普查對象為我校一年級至六年級所有學生。以2014—2016年全校學生體檢結果為基礎,包括不同性別6~12周歲年齡組乳恒牙齲齒患病資料。
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口腔疾病調查標準進行診斷,按年級分組,由高明區(qū)人民醫(yī)院口腔科醫(yī)生深入到學校,在自然光線下用口鏡、探針、鑷子等常用器械,以問、探、叩為主,按順序逐牙進行檢查,未做X線檢查,檢查完畢,填入學生個人體檢表,最后由高明區(qū)人民醫(yī)院進行匯總。校醫(yī)室對所有學生及家長開展衛(wèi)生習慣及飲食習慣進行問卷調查,并對體檢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
二、結果
由此(表1)可以看出,近三年學生齲齒患病率很高,雖然有下降的趨勢,但仍然是我校學生最常見、多發(fā)病之一,加強齲齒的防控工作絕不能放松。
2.近三年男、女生齲齒率統(tǒng)計圖
表3是我校近三年學生飲食習慣調查,表中把學生分成牙齒正常與齲齒學生兩組,從表中可以看出食用零食與齲齒患病的因果關系。牙齒正常的學生與經常食用零食習慣成反比例關系,零食食用越少,牙齒正常機會越大;齲齒學生與經常食用零食習慣成正比例關系,凡經常食用零食,齲齒發(fā)病率越大。
4.學生刷牙習慣調查表
刷牙習慣與齲齒患率的關系(見表4),近三年我校跟綜調查學生刷牙習慣共2762人次,其中牙齒正常學生有91.06%是經常刷牙,而且早晚都刷牙的占了82.13%;齲齒學生只有18.22%是經常刷牙,不刷牙或偶爾刷牙的占了81.78%。因此經常刷牙與不刷牙或偶爾刷牙對預防齲齒的作用有明顯的差距。刷牙能消除口腔內軟白污物、食物碎片和部分牙面菌斑,對于預防齲齒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討論
齲齒是一種由口腔中多種因素復合作用所導致的牙齒硬組織進行性病損,牙菌斑、致齲細菌和長期進食含糖食品等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其機理是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含糖食品長時間停留牙齒表面并作為細菌的底物,細菌可以通過細菌酶的作用,代謝分解含糖食品,然后產生酸性產物,這些酸性物質就會使牙齒脫鈣,逐漸發(fā)生缺損成洞,形成齲齒。另一方面,含糖食品也可為細菌的生存提供營養(yǎng),細菌就會不斷增生繁殖,造成更大的破壞。
從本文調查結果看,這三年我校學生的齲齒率分別為57.57%、59.34%、48.83%,發(fā)病率很高,成為我校學生多發(fā)病之一。在齲齒學生中大部分是經常食用零食,因此不良的飲食習慣成了我校學生齲齒致病的危險因素。我校學生大部分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或來自附近鄉(xiāng)村的兒童,他們正處于成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父母健康意識薄弱或者外出務工令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對于保護牙齒方面的引導和幫助,令學生的齲齒不能得到及時的治療。
刷牙是個人日常的自我口腔保健措施,能清除口腔里的食物殘渣,能機械性去除牙菌斑和白垢最常用的有效方法,從而減少口腔環(huán)境中致病因素,是預防齲齒的保護因素。從本次調查所得,牙齒正常的學生,91.06%的學生是經常刷牙,而且基本形成早晚都刷牙的習慣;齲齒學生則有81.78%的學生不刷牙或偶爾刷牙,而且刷牙的持續(xù)時間普遍較短,刷牙方法不正確(多數(shù)采用橫刷法、豎刷法者較少),含氟牙膏、保健牙刷的使用率不高。
為了控制齲齒的患病者,我們應進一步采取綜合措施進行防治。主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加強學生口腔保健的宣傳力度,提高學生、家長,乃至整個社會的口腔保健知識知曉率,使家長與小學生都能認識到齲齒的危害和防治知識,并使其能更好的引導和監(jiān)督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②改善食譜,開展低糖飲食;③教會學生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堅持早晚刷牙;④使用含氟牙膏;⑤開展窩溝封閉和含氟防齲;⑥定時進行口腔檢查,發(fā)現(xiàn)齲齒及時治療。學生的口腔健康,需要更多的家長、老師、醫(yī)生及全社會的共同關注。
參考文獻:
[1]WHO.口腔健康調查基本方法:第四版,1997.
[2]卞金有主編,胡德渝.預防口腔醫(yī)學:第4版[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3]齊小秋.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報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