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強
關于美國,有一個稱謂叫做“長在四個車輪上的國家”,而西方則溫情脈脈的回贈我們是“生長在自行車的國家”。而當下,這個稱謂正日趨成為一種現實,只不過小有不同,我們是生長在共享單車上的國家,眼見色卡已然不夠分配的各品牌共享單車填滿了城市的大街小巷。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會勇奪另一個稱謂:生長在電動汽車上的國家。
君不見,手起刀落,短期內14張新能源乘用車牌照已然發(fā)出,縱觀上臺領獎者,除少數車界老炮外,大多數名字竟然可用生僻稱道。而在這14位幸運兒之后,更有黑壓壓一片新能源新晉后輩眈眈虎視:老炮中的老炮仰融攜正道汽車再度王者歸來,天津艾康尼克的外太空酷感純電動MPV亮相上海車展,來自臺灣的ThunderPower將于本月底首次在亞太地區(qū)亮相,新丁當中的老兵小鵬、奇點、華冠、蔚來等各自悶聲辦大事。當然,我們也不能忘了最近寧可萬劫不復也要力占頭條的樂視FF91。
據不完整統(tǒng)計,目前國內新建的新能源汽車公司大約有200家,總投資額將超過3000億元。蛋糕雖大,然就技術、配套設施等均又不堪深究,況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想在這塊貌似巨大的蛋糕上插上叉子,并非易事。
高歌猛進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在連續(xù)兩年居世界牛耳之后,增長乏力。根據中汽協發(fā)布的數據,2016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1.7萬輛、50.7萬輛,同比增長51.7%和53%;其中純電動乘用車成為增長主力,產銷分別完成26.3萬輛和25.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3.1%和75.1%。進入2017年,新能源汽車國家和地方補貼雙雙退坡,國補退坡20%,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貼4.4萬元,地補最高補2.2萬元。同時,前5批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推倒重申,車企需要重新提交申請,而推薦目錄需要時間逐批發(fā)布。受此影響,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應聲落馬,據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統(tǒng)計,1-6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19.5萬輛,同比增長14.4%,增幅顯著下降。
對于2017年全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業(yè)界專家?guī)缀醭窒嗤庖?。中汽協預測“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保持50%左右的增速,總量可達達70萬-80萬輛”。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我國新能源市場政策紅利驅動的主因是不可逆轉的。即使如此,大量新造車者的無畏涌入,以及越來越多外資品牌跟進,新能源汽車成為繼炒房和炒股之后的資本炒作新方向,行業(yè)泡沫的味道充滿了洗滌劑的氣息,但無論政府還是業(yè)界,好像對此都抱有視而不見的樂觀。
今年兩會,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的第三部分《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中,首次將“新能源汽車”的提法改為“清潔能源汽車”,而吉利董事長李書福則在兩會期間再次提議甲醇汽車的普及,并在近期加快甲醇出租車的布局,經過兩會期間的熱身以及總理意見的加持,吉利馬上投入新一批甲醇汽車的使用,3月中旬,吉利在貴陽交付200輛甲醇出租車,可堪神速。但是,吉利2016年的財報顯示,全年總收入達到537.2億元,但占據總銷量榜單前幾名的主力車型,卻幾乎都是不折不扣的汽油車, 占據吉利全年總銷量的8成,俗話說,會嚷嚷的孩子有奶吃,吉利曾宣布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會占銷售總量的90%,要在兩三年內放棄現有汽油車的市場優(yōu)勢,全面轉型新能源,勇則勇矣,但不難發(fā)現,要達成的目標與車企、市場之間仍存在巨大的錯位,比亞迪本地產能尚未飽和,無礙拍胸脯表示攻克技術難關,完成幾乎翻番的生產目標,吉利把甲醇汽車提到一個相對較高的發(fā)展態(tài)勢,但在傳統(tǒng)的燃油車市場,包括正在近身肉搏的新能源車領域,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僅投入千輛甲醇車情況下大談普及,謹慎的報以勇氣可嘉可能相對客觀。
神靈在奉上禮物的時候,一定暗暗貼上了價格的標簽,這一點,在任何一個領域都適用,我們期待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的清潔能源汽車都能夠保持審慎和樂觀的態(tài)度,起步,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