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江文
【摘 要】本文對瀝青砼路面施工前的準備工作作了總結(jié),重點對混合料拌和、攤鋪施工、碾壓施工、接縫施工等內(nèi)容作了介紹,通過加強瀝青砼路面施工工藝的運用,可提升瀝青砼路面施工水平,保證工程質(zhì)量。
【關鍵詞】瀝青砼;路面施工;混合料;攤鋪
近年來,隨著我國交通經(jīng)濟水平的提升,公路建設事業(yè)也得到了較大發(fā)展,尤其是瀝青砼路面的使用,其足夠的力學性能,能承受車輛載荷施加到路面上的各種作用力,提高路面運行性能。因此加強瀝青砼路面的施工探討,對于保證行車安全與提升施工質(zhì)量尤為重要。
1 瀝青砼路面施工前的作業(yè)
1.1 制度制定及材料檢測
在瀝青砼路面施工前,為確保路面施工質(zhì)量,必須制定一套規(guī)章制度及紀律,建立責任制,同時若出現(xiàn)施工問題,需實施責任追究制,對玩忽職守的人員必須嚴懲不怠。其次施工材料關乎著工程施工質(zhì)量,因此在采購施工材料時必須謹慎,并且組織相關專業(yè)人員對材料進行檢測,如檢測出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堅決不予使用,避免質(zhì)量與安全隱患的發(fā)生。
1.2 短距離試鋪
在進行正式施工前,為避免施工中出現(xiàn)大規(guī)模的施工問題,首先需進行短距離試鋪,鋪設流程必須和正式鋪設一致,試鋪距離大多是200m~500m范圍內(nèi),同時短距離試鋪應按要求確定施工材料混合比,并可根據(jù)實際效果調(diào)整配比,以確定瀝青砼的加熱溫度和出廠溫度等參數(shù),同時在正式鋪設前,可通過短距離試鋪來確定攤鋪機的各項施工參數(shù)及性能,并且其也可確定壓實機的運行參數(shù),預估正式鋪設的速度,以計劃工程進度。
1.3 瀝青混合料的拌制
首先拌和時,瀝青的溫度應在165℃~170℃之間,且不大于175℃,集料加熱溫度在190~220℃,瀝青混合料的出廠溫度應在170~185℃,并且瀝青混合料的攤鋪溫度應不低于160℃。其次拌合料盡量不使用回收粉塵,并且用于生產(chǎn)瀝青砼的拌合料應均勻一致,無花白、結(jié)團與成塊現(xiàn)象,同時混合料的拌和要使用間歇式拌和機,控制好混合料的出料方式,上料時不要將料堆地面的雜質(zhì)鏟起,且溫度不宜過高,以免影響瀝青和礦料之間的粘結(jié)力,拌和時間在50S左右,干拌時間需≥50S,并在確保拌和均勻的基礎上,所有礦料需被瀝青所覆蓋。
1.4 瀝青混合料的運輸
首先需在運輸車翻斗內(nèi)涂抹水和柴油混合物,防止瀝青混合料粘料,同時混合料在運輸過程中,最好用保溫布覆蓋,保證混合料溫度不低于130℃,以預防因溫度下降太快,而產(chǎn)生溫度離析和骨料離析的現(xiàn)象。其次裝料車最好使用15t以上的自卸車,在開到攤鋪機前進行鋪設時,最好采取邊鋪邊倒料的方式。
2 瀝青砼路面的施工
2.1 透層、下封層及粘層施工
(1)透層施工;首先澆筑的透層瀝青應為乳化瀝青,并需通過試灑進行瀝青用量的確定, 通常瀝青用量為0.7~1.5L/m2,同時其在基層應滲入不小于5mm的深度,表面不得流淌。其次透層澆灑前,需清掃路面,保證人工耕種物、路緣石不受污染,澆灑完成后,還需灑布粗砂或石屑。(2)下封層施工;下封層采用的瀝青,應為PC-2乳化瀝青,并且需完全密水,厚度大于6mm,瀝青的用量一般為1.0~1.2kg/m2,在封層瀝青噴灑完成后,還需灑布S14的礦料。(3)粘層施工;當氣溫小于10℃,且當路面潮濕時,不宜進行噴灑作業(yè),并且粘油層的噴灑應為霧狀,不可出現(xiàn)漏空、灑花及條狀現(xiàn)象,當存在不足噴灑時,應當進行補灑,同時粘層油灑布,應當在當天進行,并待乳化瀝青完成破乳后,為防止保粘層受到污染,需立即進行瀝青層的鋪筑。
2.2 攤鋪施工
首先在進行瀝青砼路面施工時,運料車應在攤鋪機10m~30m處停住,并沿攤鋪機進行緩慢的推動,同時使用專業(yè)人員卸貨,保證攤鋪機供料的連續(xù)性,如果攤鋪的時間不夠,材料會變得冷硬,而此時施工人員需重新加料。其次在攤鋪之前,應清理熨平板,并在熨平板的高度和橫坡調(diào)整好后,還應對其進行預熱,同時采用履帶式攤鋪機克服瀝青混合料高粘度、高攤鋪溫度、高攤鋪阻力等問題,并且其相鄰兩幅的寬度應重疊5cm~10cm,攤鋪的速度一般在2~4km/h,輪胎壓路機可適當提高,但不超過5km/h,因為速度過低,會使攤鋪工序間斷,影響攤鋪質(zhì)量,而速度過快,會產(chǎn)生推移、橫向裂紋等路面缺陷。另外在攤鋪過程中,盡量不要停機,如在中間出現(xiàn)停,且在氣溫為9℃時,間歇時間不要超過9min。
2.3 碾壓施工
首先為保證各階段的碾壓作業(yè)始終在混合料的穩(wěn)定狀態(tài)下進行,碾壓應按以下原則進行:由下而上、先靜壓后振動碾壓;初壓和終壓使用雙輪壓路機,初壓可使用鋼輪-輪胎壓路機,復壓使用振動壓路機和輪胎壓路機;壓碾時驅(qū)動輪在前,從動輪在后;后退時,應順著前進的壓碾軌跡前進;壓實后的瀝青面層冷卻后,才允許交通開放。其次對于復壓,其是核心壓實的階段,其溫度一般會高于90℃~100℃,采取振動壓路機或靜力壓路機進行碾壓,并且鋼輪胎壓路機、振動壓路機和輪胎壓路機,需同時進行碾壓。另外終壓可確保表面的平整度,一般采取靜力壓路機在復壓之后進行,并且終壓后的溫度應高于瀝青面層施工規(guī)范中所規(guī)定的溫度,且應盡量在高溫度下完成終壓。此外在接縫橫向碾壓時,先用雙輪壓路機進行橫向碾壓,新鋪的材料寬度不低于20cm,每次碾壓時,需與新鋪的混合材料移動大約20cm,一直將壓路機完全在新的鋪面層上碾壓為止,之后緊接著進行縱向壓碾,需采取鋼輪壓路機沿縱向碾壓一次,在新鋪的面層上,碾壓的寬度大約為15~20cm。
2.4 接縫施工
(1)縱向接縫;作業(yè)方式采用梯隊與熱接縫的方式進行,對完成鋪設的部分,應當預留約100~200mm的寬度不進行碾壓,使其成為之后部分鋪設的基準面,并且為使縫跡消除,應當對其進行跨縫碾壓。(2)橫向接縫;橫向冷縫一般是由于工作發(fā)生中斷,而導致末端混合料冷卻所形成。首先混合料在鋪設當天已完成冷卻,但沒有結(jié)硬的情況下,需垂直于上、下層面,并通過切縫機將其切成平接縫,避免下層路面發(fā)生損傷,同時在接頭鋪筑時,需將熱混合料鋪設于壓實段之上,進而預熱與軟化接縫處,而橫縫在上、下層面之間的預留,至少應錯開200mm,并且為避免反射裂縫的出現(xiàn),下面層的施工縫需錯開基層施工縫。
2.5 路面養(yǎng)護
在切縫工作完成后,需采取相應的中期養(yǎng)護措施。一般情況下,進行草袋覆蓋操作和定期灑水養(yǎng)護操作,同時在施工作業(yè)完成15-30天之間,要從根本上落實好后期養(yǎng)護工作,每天需要灑水三次,以從根本上優(yōu)化養(yǎng)護效果。
3 總結(jié)
總之,瀝青硂路面施工涉及的工藝有很多,影響因素也較多,因此要想提升路面施工水平,保證施工質(zhì)量,就需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工藝管理,嚴格規(guī)范各施工工序,以此才能建設出高質(zhì)量、高水平的瀝青硂路面,創(chuàng)造優(yōu)良工程。
【參考文獻】
[1]洪太波.淺析瀝青砼路面施工工藝及質(zhì)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5(05).
[2]周杰,楊淑娥.瀝青砼路面施工工藝[J].科技資訊,2008(31).
[責任編輯: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