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艷霞
TUAE在剖宮產(chǎn)瘢痕妊娠和CP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任艷霞
目的 探討子宮動脈栓塞(TUAE)在剖宮產(chǎn)瘢痕妊娠(CSP)和宮頸妊娠(CP)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某院2013-01—2016-12收治的CSP和CP患者共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甲氨蝶呤肌肉注射,觀察組在甲氨蝶呤治療基礎上給予TUAE,觀察治療期間血HCG值變化情況;清宮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病灶清除時間;觀察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 治療后,兩組血HCG值均明顯下降,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組間比較,觀察組血HCG值下降效果更加顯著,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清宮術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住院時間、病灶消除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發(fā)熱、腹痛、陰道出血的例數(shù)均略低于對照組,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TUAE在CSP和CP治療中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瘢痕妊娠;子宮動脈栓塞;宮頸妊娠
剖宮產(chǎn)瘢痕妊娠(CSP)是指胚胎種植于子宮瘢痕處,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異位妊娠[1]。宮頸妊娠(CP)是指受精卵著床和發(fā)育在宮頸管內(nèi)者,發(fā)病率較低,隨著近年來輔助生殖技術的廣泛應用,CP發(fā)病率有增高趨勢[2]。CSP和CP均屬于危險性較高的異位妊娠,臨床治療CSP、CP多采用甲氨蝶呤保守治療,但治療時間長、恢復慢,患者需要反復抽血復查HCG,治療效果不盡如人意。臨床研究表明[3],在甲氨蝶呤用藥基礎上,給予子宮動脈栓塞術(TUAE),能夠提高治療效果,降低失血量,加速病情恢復。本文對我院2013-01—2016-12收治的CSP、CP患者給予TUAE的效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3-01—2016-12收治的CSP和CP患者共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年齡22~45歲,平均年齡(33.1±5.6)歲,平均剖宮產(chǎn)次數(shù)(1.5±0.3)次;對照組年齡20~49歲,平均年齡(35.7±6.6)歲,平均剖宮產(chǎn)次數(shù)(1.3±0.2)次。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CSP診斷標準 ①孕囊處于子宮峽部前壁。②宮腔內(nèi)未見妊娠物。③宮頸管內(nèi)未見妊娠物。④妊娠囊周圍可見高流速低阻抗的血流信號。
1.3 CP診斷標準 ①子宮大小正常,但宮頸膨大。②宮頸管內(nèi)可見妊娠物。③宮腔內(nèi)未見妊娠組織。
1.4 方法
1.4.1 對照組 對照組給予甲氨蝶呤50 mg肌肉注射,給藥后第4~7天進行HCG檢查和超聲檢查,HCG值未見明顯下降或妊娠物包塊未見縮小,再次給藥;當血HCG值<100 mIU/mL,或者病灶血流信號減少,需在超聲引導下行清宮術。
1.4.2 觀察組 觀察組在甲氨蝶呤治療基礎上給予TUAE。TUAE操作:常規(guī)消毒、鋪巾、局部麻醉,采用Seldinger技術,于右側腹股溝韌帶處股動脈搏動最明顯的位置進行穿刺,將4-F Cordis導管插入股動脈,將導管尖端置入腹主動脈下段造影,造影輔助確定子宮動脈開口和走行,雙側髂動脈及各個分支顯影良好,在X線引導下在對側子宮動脈內(nèi)置入超滑導絲,觀察孕囊血管分布情況,向?qū)Ч軆?nèi)注入50 mg甲氨蝶呤,再注入栓塞劑,發(fā)現(xiàn)少量造影劑后,移動導管到達髂內(nèi)動脈,再注入造影劑,觀察子宮動脈血流和周圍血管情況,確認各影像正常后,再行同側子宮動脈栓塞。術后局部加壓包扎,術后7 d行清宮術。
1.5 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期間血HCG值變化情況;清宮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病灶清除時間;觀察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軟件包,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行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血HCG值變化情況 治療后,兩組血HCG值均明顯下降,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組間比較,觀察組血HCG值下降效果更加顯著,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HCG值對比(±s) 單位:IU/L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HCG值對比(±s) 單位:IU/L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血HCG值對照組 30 治療前 4 392.5±569.3 30 治療后 1 376.2±396.2*觀察組 30 治療前 4 355.6±519.3 30 治療后 976.2±196.2*#
2.2 圍術期各指標比較 觀察組清宮術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住院時間、病灶消除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圍術期各指標比較(±s)
表2 圍術期各指標比較(±s)
病灶消除時間/d對照組 30 315.8±37.9 13.9±3.3 63.9±7.7觀察組 30 52.5±16.7 7.1±2.2 39.9±5.2P值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shù) 清宮術中出血量/mL住院時間/d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發(fā)熱、腹痛、陰道出血的例數(shù)均略低于對照組,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n(%)]
CSP是剖宮產(chǎn)的一種遠期并發(fā)癥,有過剖宮產(chǎn)史的女性,再次妊娠時,孕囊著床在子宮原疤痕處,由于瘢痕組織增生機化等原因,收縮力小,無法有效止血,容易產(chǎn)生大出血以及晚期的子宮破裂,是較難處理的異常妊娠。近年來,剖宮產(chǎn)率明顯增加,導致瘢痕妊娠的發(fā)生率也不斷升高[4]。臨床研究表明[5],瘢痕妊娠發(fā)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可能與剖宮產(chǎn)后切口愈合不良,婦女反復刮宮導致子宮內(nèi)膜受損或者剖宮產(chǎn)切口處發(fā)生子宮內(nèi)膜異位而產(chǎn)生了微小裂隙等因素密切相關。
CP屬于一種十分罕見的異位妊娠,CP在異位妊娠中較少見,且在臨床上又容易被漏診。CP的胚胎著床在子宮頸管的宮頸黏膜內(nèi),并在此種植、發(fā)育,因其會導致出血,而此時子宮頸口常處于擴張狀態(tài),臨床常見誤認為流產(chǎn)。CP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有較大的威脅,目前CP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臨床研究表明[6],子宮頸處肌肉較薄,供血較少,無法為胚胎生長提供足夠的能量,導致胚胎死亡。
臨床研究表明[7-8],CSP和CP解剖結構有一定的相似處,胚胎受著點肌肉較薄,血供較差,因此,臨床治療CSP和CP有較大的共同點。以往臨床主要是肌肉注射甲氨蝶呤后進行清宮術,但是治療方法出血量較多,失敗率較高,近年來,逐漸被TUAE代替。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清宮術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住院時間、病灶消除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發(fā)熱、腹痛、陰道出血的例數(shù)均略低于對照組,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TUAE聯(lián)合傳統(tǒng)肌注甲氨蝶呤不會增加不良反應,且能夠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病情恢復較快。提示TUAE能夠減少出血量,安全性較高,同時能夠縮短患者痊愈時間。TUAE是近年來在臨床中廣泛應用的婦科止血手段,能過暫時性的栓塞雙側子宮動脈,切斷妊娠組織的血液供應,促使妊娠組織缺氧而壞死,避免了大出血的發(fā)手率,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對清宮發(fā)揮輔助止血的作用,降低了手術的風險。
本研究結果還提示,治療后,兩組血HCG值均明顯下降,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組間比較,觀察組血HCG值下降效果更加顯著,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血HCG是由胎盤滋養(yǎng)層分泌的蛋白質(zhì),屬于妊娠時分泌的特異性激素,妊娠早期宮內(nèi)妊娠絨毛分泌大量的血HCG,導致血HCG值不斷上升,因此,血HCG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胚胎的活性及發(fā)育情況[9-10]。本文觀察了兩種治療方法后患者血HCG的變化情況,以此判斷異位妊娠治療過程中的療效。綜上所述,TUAE在CSP和CP治療中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1]伍萍芝.剖宮產(chǎn)術后子宮瘢痕妊娠的治療方法[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4):1373-1381.
[2]胡祥芹.甲氨蝶呤治療48例異位妊娠患者的護理[J].天津護理,2012,20(6):374-375.
[3]張瑩.剖宮產(chǎn)術后子宮瘢痕妊娠臨床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4(28):210-211.
[4]楊玨紅,于冰,郝敏,等.剖宮產(chǎn)術后子宮瘢痕妊娠的研究進展[J].中國婦產(chǎn)科臨床雜志,2012,13(3):231-234.
[5]韓香妮,謝亞麗.剖宮產(chǎn)瘢痕妊娠3例診治體會[J].當代醫(yī)學,2014(24):47-48.
[6]龍德來,魏振河,楊華,等.子宮動脈栓塞術應用于剖宮產(chǎn)瘢痕妊娠和宮頸妊娠的療效與安全性[J].國際婦產(chǎn)科學雜志,2014,42(3):307-310.
[7]祝洪瀾,梁旭東,關菁,等.子宮動脈栓塞術聯(lián)合宮頸鏡在宮頸妊娠中的應用[J].中國婦產(chǎn)科臨床雜志,2011,12(1):35-38.
[8]沈琳.子宮動脈栓塞術應用于剖宮產(chǎn)瘢痕妊娠和宮頸妊娠的療效與安全性[J].醫(yī)學信息,2015,29(39):165-166.
[9]趙改云,張蔚芳.子宮動脈栓塞術在宮頸妊娠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5(62):23-25.
[10]鄭云英,張建果,曹春珠,等.甲氨蝶呤與子宮動脈栓塞術對剖宮產(chǎn)術后瘢痕妊娠婦女HCG、出血量及成功率的比較研究[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5,35(11):121-123.
2017-02-21)
1005-619X(2017)06-0620-03
10.13517/j.cnki.ccm.2017.06.027
455000 安陽市婦幼保健院婦產(chǎn)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