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宏根
摘 要:針對目前職高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改革現狀,以及傳統(tǒng)體育授課模式不利于職高生學習的現實,本文提出了在職高體育課堂實施“選項+素質”教學模式的觀點,并在實踐中探索抓住選項、教學、評價和反饋等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時采用文獻資料比較、調查分析等方法對該教學模式進行論證。結果表明,實施“選項+素質”的教學模式符合職高課程改革和學生的實際需要,體現了“學生為本,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為實現“快樂體育、終身體育”的目標,提供導向借鑒。
關鍵詞:職高 體育課堂 選項+素質 實踐 反思
一、問題的提出
職高體育課堂教學模式比較單一、陳舊,再加上現在的職高生品質行為和學習自覺性都比較差,體育教師在短短的40分鐘課堂內很難落實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教學三維目標,嚴重阻礙了職高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和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這也給職高體育教師“向課堂要質量”的目標提出了新課題。
為了解決這一困惑,加快職高體育課程改革的步伐,落實學生“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同時也為了進一步激發(fā)職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確保每一位職高生真正達到身心健康并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意識,筆者提出在職高體育課堂教學中實施“選項+素質”的教學模式和改革對策,并把成功的實踐經驗介紹給同行們。
二、“選項+素質”體育授課模式概念的界定及開設的必要性
1.“選項+素質”體育授課模式的定義
“選項+素質”就是在職高體育課堂構建“運動專項+力量、速度、柔韌等素質練習”的教學模式。它是以校區(qū)的運動場館為依托,學生自選鍛煉項目、自選授課教師,以俱樂部的組織形式將學生、教師、內容、時間四大要素優(yōu)化組合,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學關系,是一種新興的職高體育課堂教學模式。
2.體育課堂實施“選項+素質”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1)實施“選項+素質”模式是社會對職高生的要求。隨著筆者所在城市老百姓物質生活和精神文明的不斷提高,旅游消費、運動休閑等第三產業(yè)也悄然興起,政府也紛紛投入對運動休閑場館的興建,如籃球、乒乓球、羽毛球、高爾夫球、定向運動、水上項目等基地的建設,而且投入大、速度快,這進一步推動了奧運熱潮和全民健身運動的高漲。但是,幾年來一直困惑著企業(yè)負責人的問題是企業(yè)“軟件滯后于硬件的發(fā)展”,也就是說企業(yè)缺乏的是大量懂運動休閑管理或服務知識的人才。為解決這一問題,非常需要職業(yè)學校與地方企業(yè)接軌,對學生進行運動專業(yè)知識的培養(yǎng),來彌補企業(yè)的人才“缺口”。
(2)培養(yǎng)具有運動專業(yè)知識的人才是職業(yè)學校內部發(fā)展的需要?;@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形體與健美操等比賽項目廣泛開展,而職高學校體育師資又相對較少,因而需要大量的學生裁判來協(xié)助體育教師完成比賽工作,如果學生不懂得一點運動項目裁判方面的知識,勢必會影響體育活動安全、有序的開展。所以,在體育課堂實施“選項+素質”教學模式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運動專業(yè)知識是職高學校內部發(fā)展的需要。
(3)實施“選項+素質”模式是職業(yè)學校辦學目標特點所決定的。在兩年時間內,職高學校對學生體育課堂進行“選項+素質”模式的教學是很有必要的,通過學習使職高生真正懂得1~2項運動項目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術,這既能培養(yǎng)他們終身體育意識,又能拓寬學生的就業(yè)面,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三、實施“選項+素質”體育授課模式的改革對策
為了有效實施“選項+素質”的教學模式,2014年8月20日,在筆者所在城市教研室專家的指導下,學校教務處和教科室匯同體育教研組,召開專題會議,決定在筆者所在學校2014屆全體高一年級共14個班實施“選項+素質”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并制定出實施上述教學模式的系統(tǒng)方案。同時,為了驗證該教學模式是否能提高學生的專項技術和身體素質,采用文獻比較的方法,以2010屆高一年級10個班的體質測試結果數據為依據進行對照論證。
1.選項與組織教學的操作過程
在2014年9月新生入學后,根據高一學生的學習動機、學校體育師資以及場地情況,筆者所在學校設立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形體與健美操等選項內容,根據學生的報名情況再作適當調整。同時,我們把高一年級14個教學班分成5個、5個、4個班級,組成小團體,在6個選項教學內容中學習。具體操作為定教師、定內容、定時間。
(1)定教師,根據任課教師的人數,讓每位教師根據自身專長,自行選定1~2項內容作為選修課程,項目設定為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形體與健美操等項。
(2)定內容,根據學校設定的專項,進行宣傳和公示,使高一年級的學生有一個明確的認識,積極引導學生認識理解選項學習的意義,并根據自身的身體、心理、興趣愛好及學校所提供的課程選項信息,了解選項體育課堂教學的任務和意義,并且通過年級大會、廣播、黑板報、學生會、體育骨干和體育教師等途徑進行宣傳指導。
(3)定時間,根據學校的教學計劃,確定學生選項時間以一學期為單位,原則上學生根據選項意向表,確定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學校根據學生的第一志愿,滿足學生的要求。
2.教學操作過程
在教學時間的安排上,保證學生一周上兩次體育課;在課程安排表上,優(yōu)先考慮高一年級體育課,盡量避免與高二、高三年級體育課沖突。這樣充分保證高一年級教學的師資和場地的需求。同時,對14個教學班按年級大班選項排課制度,課程以5個、5個、4個班統(tǒng)一安排,分別由8位教師分項目授課。而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分兩部分:一部分為選項學習,練習主要為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形體與健美操等項目;另一部分定性為素質練習,內容主要是結合專項教材滲透跑、跳、投及柔韌性等田徑教材內容,在這部分,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區(qū)別對待,靈活運用,如安排在每節(jié)課的課尾或者單獨安排課進行素質練習。
在教學上,我們首先請各專項教師制訂系統(tǒng)的教學計劃,然后,體育教研組開會,討論在教學內容、目標、重點等方面是否適合職高生的健康發(fā)展,如果存在問題再進行修改,直到體育組教師一致通過以后,方可施教。
在教學內容上,由于職高學生存在著很嚴重的個體差異,所以在安排教學內容上重點考慮學生能學會最基本的專項技術和理論裁判知識,并未要求學生在專項技術上達到省或國家級標準,但在最基本的裁判理論方面要求學生人人都要學會,并且每學期組織一次理論考試,要求人人合格。
3.多元化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
實施“選項+素質”的教學模式必須建立相應的評價體系,通過評價發(fā)現問題,教師才能改變教學方法和側重點,使教學更加合理化。為此,我們設定了各選項項目素質和能力評價,具體包括學生的自評、學生之間的互評、教師的測評,還包括對學生的提升幅度等進行評價。例如,2014屆計算機專業(yè)(1)班俞龍參加了籃球小組的學習,他的期末體育課成績評價為95分,評價明細,可看出參加籃球學習學生體育課成績總分為100分,其中70%是基本評價,30%是專項技術要求與能力評價,也體現了“專項+素質”教學的授課目標與要求。另外,我們盡量細化具體評價條件,如學生自評、小組內的互評、教師的評定,主要從學生課堂內外的學習積極性、鍛煉情況分三等(3、2、1)給分,提升幅度情況分四等(4、3、2、1)給分,綜合素質分(3、2、1)。
4.實施反饋調查
實施“選項+素質”的教學模式后,學生對選項教學的反應如何,將直接影響到選項教學的效果,因此,在2012年3月20日,對2014屆高一年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一次摸底調查,共分發(fā)調查卷705份,收回有效調查表696份。統(tǒng)計結果表明:實施“選項+素質”教學模式后,學生反饋效果良好,教學初步取得成效。
從“題號1”的統(tǒng)計結果可以看出:現行的體育課實施“選項+素質”練習的教學模式,96%的學生是持歡迎和很歡迎態(tài)度,說明該教學模式完全符合職高生的需求。
從“題號2、4、7、9”的統(tǒng)計結果表明:現行的體育課選項教學模式對增強學生的體質、選項技術的掌握和今后從事體育鍛煉是有促進作用的,能為學生終身體育奠定一定的基礎。
同時從“題號3”統(tǒng)計結果可以清楚地看到只有11%的學生認為現有的選項不合適,這可能是因為學生的興趣廣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選項的增多,這一問題也能得到解決。
從“題號5”統(tǒng)計結果表明,有94%的學生認為練習時間增加和明顯增加,只有6%的學生認為練習時間與以前差不多,主要是由于目前體育場地設施跟不上選項教學的要求,隨著體育設施的完善及教學水平的提升,這方面將會進一步完善。
四、成果與推廣價值
實施“選項+素質”模式的教學后,學生成績提升幅度大。通過一年多的選項教學,學生對所選項目有更深了解,通過鍛煉、學習,不僅身體素質全面提高,而且還掌握了一定的專項基礎知識,在教師的幫助下能組織小型比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鍛煉的習慣,為終身體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所取得的具體成績如下。
1.體育“后進生”學習的動機得以激發(fā),身體素質提高明顯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職高生的學習狀態(tài):(1)體育課堂常規(guī)難以落實,很多學生穿著時髦的衣服來上課,注意力又不集中,有時上課整隊都要花上五六分鐘;(2)身體素質極差,男生引體向上平均只能做7個,有的女生1分鐘跳繩不到100個;(3)體育技術不過關,有的職高生就連小學學的蹲踞式起跑技術都做不規(guī)范,更不用說在雙杠支撐擺動了,基本理論知識也很缺乏;(4)很多女學生上課學習目標不明確,不肯動,喜歡坐著或者談天;(5)體育測試,尤其是1000米和800米測試時,好像是“老年健身跑”一樣,持無所畏態(tài)度,教師也無可奈何。
實施“選項+素質”的教學模式后,學生的學習動機,尤其是體育“后進生”的學習動機明顯得到激發(fā),課堂練習強度、密度明顯提高。這種教學模式,徹底消除了體育教師“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煩惱,教師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同時也解決了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下,職高生對田徑課“無味”的問題,學生在學習專項之余,教師可以結合“選項”主動抓住時機滲透田徑教材內容,如“快速跑、耐久跑、跳躍練習、投擲、力量素質、柔韌素質”等等。實踐證明,結合專項教學后學生對田徑教材內容學習熱情很高,效果很好,真正提高了體育的課堂效率,因此,學生的身體素質自然就增強了。例如,2014屆旅游(6)班蔣燕青在初中時是一個體弱多病且意志也很不堅強的學生,從來沒有參加過體育運動會,上體育課經常四處躲避,進入筆者所在學校參加了“形體班”學習后,養(yǎng)成了每天堅持體育鍛煉的好習慣,后來她也自愿加入校田徑隊進了中長跑組。經過她的刻苦訓練,在2012年10月她在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分別以5′12″2和11′32″1的優(yōu)異成績,獲得女子1500米和3000米的雙料冠軍,為筆者所在學校爭得了巨大榮譽。
2.2014屆學生專項理論基礎知識提升,校園體育文化豐富多彩
實施“選項+素質”的教學模式后,學生專項技術和身體素質在不斷提升,學生的專項理論知識,如裁判知識也越來越豐富,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在悄然發(fā)生著變化,校園里自發(fā)鍛煉的學生隨處可見,很多學生已經養(yǎng)成了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校園里有各種學生自發(fā)組織的體育比賽,如籃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跳繩、拔河、排球等,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而且裁判都是由學生自己擔任的,活躍了校園氛圍,這大大減輕了職高體育教師師資相對缺乏而活動難以開展的壓力。
不但如此,有些體育骨干分子裁判理論知識豐富,還被邀請到社區(qū)擔任體育指導員的角色,他們良好的服務態(tài)度和比較專業(yè)的裁判技術得到社區(qū)領導和老百姓的一致好評。而且,“選項+素質”的教學模式的開展,使學生的服務態(tài)度和專業(yè)知識也越來越好,筆者所在學校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2012年10月份,在筆者所在市龍門古鎮(zhèn)舉行了全國青少定項運動比賽,筆者所在學校2014屆150名學生擔任了青年志愿者,他們用良好的業(yè)務知識贏得了教練員和裁判員的高度評價。
3.2014屆學生整體“國家體質測試”成績優(yōu)良
實施“選項+素質”的教學模式后,學生身體素質提高明顯。對2007屆學生按國家體質測試要求進行了測試,并從14個班中隨機抽取了270名學生成績樣本,對他們的測試成績進行分析,同時查閱了從2012屆高一學生10個班中隨機抽取256名學生體質測試結果的文獻資料,并對兩者進行比較。調查結果顯示:實施“選項+素質”授課模式后,2014屆學生身體形態(tài)正常的占98.6%,并且無肥胖、營養(yǎng)不良學生,而2012屆學生身體形態(tài)正常的只占65.2%,體重超重和肥胖人數分別占12.0%和9.8%,較低體重和營養(yǎng)不良的分別占11.2%、2.0%。這些現象說明了實施“選項+素質”的教學模式后,效果很好。另外,從體質測試結果也可看出:2014屆學生肺活量、柔韌性、速度和耐力各項成績優(yōu)秀的幾乎都在40% 左右,良好的占45%左右,單項不及格的幾乎沒有,而2012屆學生各單項成績優(yōu)秀的都在15%左右,良好的也只有30%多一點,甚至還有15%的學生不及格。從綜合評定成績來看2014屆學生優(yōu)秀總人數占33%,良好的占59.2%,還有7.8%是及格學生。而2010屆優(yōu)秀學生占總人數的9.8%,只占實驗組學生的三分之一,良好和及格人數分別占35.2%和43.3%,但有11.7%的學生綜合評定是不及格的。這也進一步說明了實施“選項+素質”的教學模式后,2007屆學生無論是身體形態(tài)還是身體素質都有明顯的提高,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郝牡清,孫自力.淺談體育教學過程優(yōu)化[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3).
[2]邵年.體育教學如何實現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轉變[J].巢湖學院學報,2006(6).
[3]張博.如何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實現素質教育[J].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1).
(作者單位:富陽區(qū)職業(yè)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