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林山
江西省贛州市崇義縣第四中學
《中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培養(yǎng)高效的閱讀技能是提高中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學生獲得較強的邏輯推理能力,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這是我們英語閱讀教學的目的。
一、激發(fā)興趣,自主探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興趣能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推動他們去自主探究和學習。如七年級學生對動物感興趣,在教學Go for it 七年級(下)第五單元section B 2b前,我布置學生課后通過小組合作,了解What can elephants do?The importance of elephants in Thailand.通過小組合作,既培養(yǎng)了同學之間的感情,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欲望,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
二、滲透閱讀技巧,培養(yǎng)閱讀能力
教師要從早在閱讀教學時滲透一些閱讀技巧,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1.跳讀。是以尋找某一特定信息為目的,以意群為單位的快速瀏覽,為獲取有用信息的閱讀方法。在閱讀短文時,我要求學生快速閱讀每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并掃讀段中內容,找出各段的中心句,在此基礎上選擇最佳標題。
2.細讀。是指學生在對全文有了整體印象的前提下進行的深入細致的閱讀。從篇章主旨結構到每句話包含的詞法、句法,從整體到細節(jié)的分析和理解。有時候可以從文中直接找到答案,有時候答案分布在整篇短文中,需要學生進行釋義、歸納、概括等。此種閱讀方法能回答需推斷、歸納和演繹的綜合性題目。
如在教學七年級(下)第五單元section B 2b時設置問題如下:
(1)Where are the students from?What do they want to do?
(2)What is on Thailands first flag?
(3)What can elephants do?
(4)Why are elephants in great danger?
(5)How many elephants are there in the world?
(6)What can we do to save the elephants?
在任何一篇閱讀文章中,事實和細節(jié)理解都貫穿始終,在教學中,如果以細節(jié)閱讀為核心,可以提高學生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三、復述小結,寫作延伸
教師可以讓學生再次認真地通讀全文,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與記憶,然后教師提供一些有關畫面或關鍵詞,讓學生在不看課本的情況下對文章進行復述。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等學生復述完了再對學生復述中的錯誤加以指正和點撥。最后,教師再進行課堂小結,總結本篇文章的重點、難點以及有關寫作方法,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布置學生以本課學到的寫作技能以My favorite animal 為題寫一篇作文。
總之,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訓練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師應對閱讀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提出切實可行的具體目標,就不同的材料分別進行側重,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