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曉東
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qū)幼兒園
【摘 要】 幼兒教育中,不乏有許多科學探究活動,這些活動的存在能夠幫助幼兒建立健全的價值觀念和思考意識。開展幼兒科學探究活動時,要注重結(jié)合幼兒的生活實際,引導幼兒將生活實際與科學聯(lián)系在一起并找出其中的關系,發(fā)現(xiàn)事物變化的規(guī)律。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 幼兒;生活;科學探究;活動
隨著社會科技的發(fā)展,人文教育的進步,人類社會進入了科學化時代。在當代社會中,人們越來越注重孩子的成長與發(fā)展,更是從幼兒園時期就引導小朋友們茁壯成長,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幼兒教育中,不乏有許多科學探究活動,這些活動的存在能夠幫助幼兒建立健全的價值觀念和思考意識。開展幼兒科學探究活動時,要注重結(jié)合幼兒的生活實際,引導幼兒將生活實際與科學聯(lián)系在一起并找出其中的關系,發(fā)現(xiàn)事物變化的規(guī)律,激發(fā)幼兒探究科學的欲望和好奇心。那么,開展以幼兒生活為中心的科學探究活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一、改變“教室中心”的局限,讓生活成為科學活動的大課堂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幼兒的教育教學的場所基本以教室為主,學習在教室、活動在教室,教師是教學的主要場所。事實上,經(jīng)過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的研究發(fā)現(xiàn),幼兒對教室之外的場所保持著高度的好奇心,大家都希望去外面的世界一探究竟。為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幫助幼兒對實際生活產(chǎn)生更加深刻和客觀的見解,在開展科學探究活動時,改變以教室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育理念,讓實際生活成為科學活動的大課堂。
眾所周知,實際生活中有許多具有教育意義的場所、環(huán)境、人物和事件。因此,教室之外的生活,才是開展科學探究活動的最佳場所。在戶外,幼兒活潑愛玩。好奇心強的天性得以解放,幼兒的雙手和雙腳、頭腦和思想沒有任何的束縛,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幼兒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走進科學,了解科學,探究科學。通過生活中的實際事物的觀察和接觸,幼兒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會變得更加全面。長久以來,對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有著深遠的作用和意義。比如,影子是人人都熟悉,人人都知道的。只要有光,人人都有影子,影子可以陪伴我們一生。為了讓幼兒了解影子的科學,發(fā)現(xiàn)影子的奧秘和趣味,我開展了一節(jié)有關影子的科學探究活動。我將活動場所設在陽光充足的戶外,我?guī)ьI著幼兒走去教室尋找影子、比較影子。我還引導幼兒一起玩踩影子的游戲。在這個期間,幼兒對影子自然會注重關注、發(fā)現(xiàn)、觀察,在我的指導下,幼兒對影子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學以致用,回歸到幼兒生活,使他們在生活實踐中成長
科學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茖W知識與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經(jīng)常會以生活中的事件作為課堂的典型案例,來幫助幼兒了解生活中的科學。當幼兒掌握了科學知識之后,我們是不是也應該設計活動,讓幼兒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在活動中去,感受知識與生活的關系呢?答案是肯定的,科學教育活動來源于生活,并且通過生活,成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科學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幫助幼兒了解更多的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幼兒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和處理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幼兒教育過程中,經(jīng)常性的以生活為中心設計一些科學探究活動,能夠幫助幼兒提高對生活事件的處理能力,從而使幼兒感知到更多的生活的美好。我在開展電的教學時,為了使幼兒更清楚電的科學知識,在課堂上向幼兒講述了許多關于電的內(nèi)容,讓幼兒在課堂上感受電的用途和現(xiàn)象。我將提前準備的二極管和電池發(fā)給幼兒,讓他們把二極管夾到電池上,二極管就亮了。這個現(xiàn)象吸引了眾多小朋友們的興趣。緊接著,我又設計活動,引導幼兒將學過的科學知識運用在生活之中。我?guī)ьI幼兒一起利用所學的電的知識,做了一個會發(fā)光的圣誕樹。大家紛紛對這個活動很感興趣,有的幼兒還說“我覺得今年的圣誕樹特別的漂亮,因為是我們親自動手打扮的!”在這樣的活動中,幼兒掌握了如何讓小燈泡亮起來,這都是將科學教育回歸生活的典型活動。
三、科學教育的內(nèi)容應更多地為幼兒生活服務,“生活即教育”
教育教學活動存在的目的是為了使幼兒更加完美的生活??梢?,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更加美好,更加美好的對待生活,更加美好的發(fā)展自我。我們經(jīng)常教導幼兒許多的知識,但是卻經(jīng)常忽略到底幼兒學這些知識有什么用、他們可以在生活的哪些方面運用到這些知識。在幼兒科學探究活動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結(jié)合幼兒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相關的科學知識,給幼兒最好的啟蒙教育。
隨著主題活動《春夏和秋冬》的開展,幼兒對四季的季節(jié)特征以有了一定的掌握。在欣賞了故事《魔法奶奶的電話》后,孩子們對“哪個季節(jié)好”產(chǎn)生了爭論,并紛紛講述了四個季節(jié)的不同特征。于是孩子們自由組合分成了四組,分別為春天組、夏天組、秋天組、冬天組。我們以“四季的服裝”為切入口,引起了幼兒主動收集四季的實物和資料的興趣。同時又提出了“擂臺賽”的建議,更是激起了各組幼兒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討和議論的熱點。我們對每一組孩子的交流都仔細的傾聽和了解,并適時提出一些建議。這次的活動預設也是在孩子資料收集到一定程度、小組間的交流討論基本完成的基礎上進行的。這樣的教學活動通過競賽的方式,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了四季的特征,并且還培養(yǎng)了幼兒的小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幼兒的教育是對一個孩子的啟蒙教育,我們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來精心設計以生活為中心的科學探究活動,幫助幼兒更好地了解生活,將其學過的知識科學地運用在生活當中。
【參考文獻】
[1]滕海英,彭雪娟,趙翠松,韋海清.應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細化分級護理的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2015(02)
[2]王蕾.幼兒一日生活活動中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J].亞太教育.2015(10)
[3]嚴經(jīng)球.幼兒園探究活動生活化的研究[J].亞太教育.2015(23)
[4]劉亞莉.關注幼兒進餐時的心理健康教育[J].學周刊.2014(15)
[5]龍素華.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淺談[J].學周刊.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