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余+魏思紅
摘 要 高校公共教學資源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資源的建設和管理水平可以衡量一個高校綜合實力和辦學水平。針對現有高校公共資源管理和運行模式存在一些問題,通過改革高校公共教學資源管理機制,理清高校公共教學資源管理職能,改革管理制度等方式,構建以服務外包,信息化整合為核心的高校公共教學資源管理模式。
關鍵詞 公共教學資源 共享 信息化 外包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公共教學資源作為高等學校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建設和發(fā)展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公共教學資源的建設和管理水平可以衡量一個高校綜合實力和辦學水平。因此,公共教學資源的管理和建設成為各高校建設的重點,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高校的教學、科研和管理水平。
近年來,在國家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高校公共教學資源建設取得了驚人的進步,為高校教學發(fā)展,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tǒng)高校公共教學資源管理注重規(guī)模擴張,忽視管理體制建設,已經越來越不符合于現代高校的改革方向。各高校在現有的基礎上積極著力于內涵式發(fā)展,如何優(yōu)化公共教學資源的配置,提高資源利用率,解決高校公共教學資源需求不斷增加與資源緊張之間的矛盾,就成為高校管理者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時,面對當今社會不斷進步,高校要跟上國家先進科技水平的發(fā)展,適應新的教育方式,在公共教學資源管理方面就必須有新的突破和發(fā)展。
1高校公共教學資源管理的現狀及問題
1.1高校公共教學資源管理的現狀
高校公共教學資源建設和管理水平的好壞,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教學、科研及管理水平。近年來各高校紛紛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公共教學資源建設中來,以此來提高高校的綜合辦學實力。我國財政教育投入持續(xù)大幅增長,現今已然成為公共財政的第一大支出,為教育改革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財力支持。但是由于中國幅員廣闊,雖然國家對教育投入的數額巨大,但是與世界各國對高校的財政投入相比,我國僅僅才達到及格線。
隨著高校服務社會化條件日益成熟,高校一些傳統(tǒng)管理部門職能也已經發(fā)生了變化。在歐美等一些發(fā)達國家,它們有一套比較完善的公共教學資源管理理論,在資源配置方面形成了一些成熟的經驗。如以人力資本理論、市場化理論和勞動分層等作為理論依據,對高等教育資源優(yōu)化配置的研究。利用資源共享來提升教育質量和降低各學區(qū)辦學成本等問題。
時代不斷進步,科技突飛猛進,為了適應全球的市場環(huán)境,我國高校公共教學資源建設在教學、科研、管理的多元、自動、虛擬、開放化等方面的建設與發(fā)展也取得了一些成效。近些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guī)??焖贁U張,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實驗室的大規(guī)劃投資和建設,公共教學基礎設施的架構,精品資源的建設,新的多媒體教學模式、師生信息分享模式、教學管理模式等的變化,特別是近些年興起的微課、微博、MOOC等“非正式化”學習方式,都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造成了一定的沖擊,這些工作的開展對高校公共教學資源管理水平要求越來越高,管理難度加大,管理成本不斷增加。
1.2高校公共教學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校公共教學資源管理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資產管理缺乏科學的方法,一些高校的資產管理存在著很多漏洞,在管理上相對比較混亂,對高校的資產管理有著極大的負面影響,制約了高校資源的利用率,造成資產的大量流失,從而阻礙了高校的發(fā)展和進步??偨Y起來,現有高校公共教學資源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高校資產種類繁多,因此管理起來也是比較復雜的,管理部門之間缺乏溝通協(xié)調,造成了管理職責不清。高校公共教學資源的內涵寬泛,因此決定了所涉及的管理部門眾多,多頭管理之間缺乏溝通,容易出現實際管理部門職責不明確。
(2)高校在辦學規(guī)模上擴張比較快,由于建設理念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資源難以在多個部門間進行協(xié)調。
(3)由于高校公共教學資源的“國家”屬性,缺乏管理手段創(chuàng)新,資源管理社會化程度低,資源運行效率低下,管理部門只能以“量”抵“質”,資源建設和維護投入不斷加大,財政經費浪費嚴重。
公共教學資源是高校教學、科研活動的基礎性保障,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或間接的決定了高校辦學水平的高低,要改變現狀,必須從理念上進行創(chuàng)新,對管理流程進行重構,以期達到資源的良性、高效運轉,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
2高校公共教學資源問題的對策建議
目前,高校公共教學資源管理的案例不少,在管理模式上主要是兩種:(1)全權委托式管理;(2)參與式管理。前者容易導致產生依賴性,管理成本,管理風險失控;后者容易導致權責不清,多頭管理,資產流失等問題。因此探索更加有效的高校公共教學資源管理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針對高校公共教學資源管理的問題,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使高校公共教學資源管理專注于核心能力發(fā)展。高校公共教學資源管理的核心工作是管理與服務。通過合理拆分,把高校公共教學資源進行分類,然后根據分類,將非核心的業(yè)務外包給專業(yè)服務供應商,這樣能促進高校公共教學資源服務水平的提高。
(2)改善高校公共教學資源供給矛盾。通過社會化競爭,引入第三方外包服務,學校不但可以分享服務商的技術資源,還能獲得更優(yōu)質的信息服務,結合管理制度改革、信息化整合,可大大提高高校公共教學資源的服務質量 。
(3)減少高校公共教學資源投入,實現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通過改革現有高校公共教學資源管理模式,優(yōu)化資源配置方式,可極大減少高校公共教學資源在人財物方面的連續(xù)投入。
從公共教學資源管理機制入手,通過理清管理職能、劃分管理邊界,合理的進行公共教學資源信息化整合,將高校公共教學資源管理工作中非核心職能剝離出來,“合理”外包給專業(yè)機構進行管理,使高校公共教學資源管理工作專注于其核心職能,充分發(fā)揮信息化及服務外包的潛力,力求解決公共教學資源管理工作中管理難度大、資源運行效率低下等問題,實現“智慧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3結論
本文針對高校公共資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建設輕管理、信息孤島、多頭管理、權責不清等問題,提出對高校公共教學資源主管部門進行了重構設計,實行管放結合、效率優(yōu)先、差異化管理,注重服務導向、激勵制度建設,激發(fā)管理內生活力的解決對策;針對高校公共教學資源“運行效率低”、“投入失控”、“共享困難”、“經費陷阱”,等問題,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資源共享,第三方機構的引入,管理激勵及資源有償使用機制的逐步建立,資源配置、運行將更趨合理,極大的減少了公共教學資源的連續(xù)投入,管理部門的壓力和矛盾也得以化解,使其能聚焦核心業(yè)務的開展,提升管理水平,支撐高校的戰(zhàn)略發(fā)展。見圖1。
本圖主要是對多媒體、公共計算機房、語音室、教學相關平臺進行了信息化整合,初步實現了數字化資源全面共享,軟件更新迅速,管理高效,全面提高了師生的使用體驗。
綜上所述,通過拆分高校公共教學資源管理工作中的核心與非核心職能,改革我國高校公共教學資源管理機制,理順管理職責,利用信息化手段,設計可行的高校公共教學資源管理方案,實現對高校公共教學資源的精細化、人性化管理,對提高我國高校公共教學資源管理水平,促進我國大學的核心競爭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但任何制度的移植和模仿都是在一定環(huán)境下才能得到繼承和發(fā)展,不同高校面臨的外部挑戰(zhàn)、內部阻力以及發(fā)展目標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各高校在對公共資源管理時,應在借鑒別人經驗的情況下,結合高校自身情況,制定符合各高校發(fā)展需要的公共教學資源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 周秀英.福建高校公共實驗室資源管理的現狀與對策探析[D].福建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2:7.
[2] 陳靜漪,宗曉華.實施“新機制”后農村義務教育發(fā)展機制分析[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1,11:7-12.
[3] 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N]?.人民日報,2010-7-30.
[4] 牟運清.多校區(qū)辦學條件下蘭州大學教學資源優(yōu)化配置策略研究[D].蘭州大學碩士論文,2010:3.
[5] 田敬華.云計算環(huán)境下高校教學資源管理模型的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