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蘭
【摘要】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百勝,在高中數學學習階段,我們應對數學知識的考查要求做到心中有數,以此來指導自己的學習,達成良好的學習效果?!?017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對知識的考查要求繼續(xù)保持了解、理解、掌握三個層次,能力考查繼續(xù)強調對空間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論證能力、運算求解能力、數據處理能力以及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考查,另外在考試大綱修訂稿中提出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型、創(chuàng)新型和數學文化的考查要求,使能力要求更加明確具體。為順應新考綱的要求,我們在解題訓練中要提煉通性通法,多關注創(chuàng)新試題和有數學文化背景的試題,以提高解題效率。
【關鍵詞】 知識能力 數學 學科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7)05-014-01
0
一、從解題訓練中提煉通性通法
二次函數是研究函數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模型之一,但是我們得分并不容易,究其原因,可能大家在解題時沒有很好立足于二次函數基本知識、思想和方法。下面我們來看一道經典的二次函數試題:
通過本題,可提煉解決一元二次函數問題以下的通性通法:
(1)確定函數的定義域;
(2)確定是否可變量分離,轉化為函數的值域問題;
(3)如要分類討論,確定分類討論的維度;(4)但是大多數情況下討論的標準通常按以下步驟:
第一級討論標準:二次項系數是否為0;
第二級討論標準:二次函數的開口方向;
第三級討論標準:二次函數的對稱軸,和區(qū)間端點或中點比較;
第四級討論標準:特殊點的函數值,如本題中的f(-1),f(1),f(0);
第五級討論標準:Δ.
【點評】我們以后遇到含參數的二次函數的時候,心中就有方法了,也就是說有套路了,分類討論也很快能找到分類標準,不會模糊,從而能有效提高解題效率,提升數學學科素養(yǎng)。
二、多關注創(chuàng)新試題和有數學文化背景的試題
近年來,數學高考題的設計還注重發(fā)掘數學史中的經典問題。如2015年全國一卷文、理科第6題都涉及到我國古代數學經典名著《九章算術》;2016年全國二卷理科第8題文科第9題都涉及到我國古代計算多項式值的秦九韶算法等等。新穎的問題情境,考查數學主體內容,有一定深度和廣度,體現(xiàn)了數學素養(yǎng).還有反映數、形運動變化及研究型、探索型、開放型等類型的試題,都是2017年高考備考中需特別加以關注的。
例3(2016深圳一模)公元年左右,我國數學家劉徽發(fā)現(xiàn)當圓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無限增加時,多邊形面積可無限逼近圓的面積,并創(chuàng)立了“割圓術”,利用“割圓術”劉徽得到了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的近似值,這就是著名的“徽率”。如圖是利用劉徽的“割圓術”思想設計的一個程序框圖,則輸出的值為_______.(參考數據:sin15°=0.2588,sin7.5°=0.1305)
【分析與解】解決本題,我們要能讀懂題,快速審題,需要有一定的數學文化底蘊.特別是新考綱發(fā)布后,我們更要注重此類問題的訓練.此題難度不大,解答過程為:
當n=6時,S=112×6×sin60°=3312<3.10,
當n=12時,S=112×12×sin30°=3<3.10,
當n=24時,S=112×24×sin15°=3(6-2)>3.10,∴答案為24.
【點評】數學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文化,即“數學文化”,在新考綱背景下,我們要多感受數學家的崇高品質以及探究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只要我們能正確理解題意,解決此類問題并不困難。
總之,數學高考,在考查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注重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考查,注重對數學能力的考查,展現(xiàn)數學的科學價值和人文價值,同時兼顧試題的基礎性、綜合性和應用性,堅持多角度、多層次的考查,在全面考查綜合數學素養(yǎng)的的基礎上區(qū)分考生數學能力的差異。因此在數學二輪復習中,我們要善于從數學本質上通過分類、梳理、綜合,構建數學知識和方法體系,也要具有一定的數學視野,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和人文價值,崇尚數學的理性精神,養(yǎng)成審慎的數學思維習慣。
[ 參 考 文 獻 ]
[1]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研制組.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教育部考試中心.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的說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教育部考試中心.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