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雷
嘉祥縣金屯中心衛(wèi)生院放射科,山東嘉祥 272413
質量持續(xù)改進在X線攝影技術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李雷
嘉祥縣金屯中心衛(wèi)生院放射科,山東嘉祥 272413
目的探索質量持續(xù)改進模式對提高X-ray攝影技術質量效果,總結質量管理方法,更好地服務于臨床。方法分別隨機選取2016年1—12月間該科5 000張X光片為觀察組、2011年1月—2013年12月5 000張X光片為對照組,其中對照組為實施質量持續(xù)改進模式之前X線攝影片,觀察組為實施質量持續(xù)改進模式之后X線攝影片,對比分析兩組X線片質量、廢棄X線片數(shù)量等指標。結果在隨機抽取的 2011年5 000張 X線片中,甲級、乙級、丙級X線片分別為4 042張、671張、287張,全年廢棄線片183張;2016年1—12月間該科5 000張線片中,甲級、乙級、丙級X線片分別為4 430張、492張、18張,全年廢棄線片0張。兩組丙級和廢棄X線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導致X線片出現(xiàn)質量問題的主要因素為X線機出線量不準、患者移動及技師主觀因素。結論質量持續(xù)改進在X線攝影技術中,使X線攝影技術質量明顯提高,廢棄X線片有明顯減少,提高了臨床輔助功能,使醫(yī)生和患者更滿意。
質量持續(xù)改進;X線片;效果分析
放射科是醫(yī)院重要的輔助檢查科室,是一個集檢查、診斷、治療一體科室,臨床各科許多疾病都須通過放射科設備檢查達到明確診斷和輔助診斷。X線攝影技術是最傳統(tǒng)。最實用的臨床診斷輔助方法,在這傳統(tǒng)X線檢查中,膠片圖像質量是X線診斷的重要因素,沒有良好的膠片圖像質量做基礎,正確的X線診斷只能是空談[1]。它的質量直接決定患者診斷的真否和快慢,直接關系著病人的治療效果。該院在2013—2014年“一甲”復審過程中,全院各科全面引入質量持續(xù)改進模式,放射科質量持續(xù)改進在X線攝影技術中顯示重要價值,現(xiàn)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1.1.1 專業(yè)人員和設備情況 該院是集預防保健、全科醫(yī)療、康復醫(yī)學、查體中心、醫(yī)護型養(yǎng)老院、精神病醫(yī)院為一體的一級甲等綜合性醫(yī)療機構。放射科擁有大型 X線機3臺。其中魚躍品牌DR30型1臺,數(shù)字胃腸1臺,東軟雙排CT機1臺。放射職質人員7名、平均年齡37歲,技術和診斷分開;每年拍X線片近萬張。
1.1.2 方法 分別隨機選取2016年1—12月間該科5 000張X光片為觀察組、2011年1月—2013年12月5 000張X光片為對照組,其中對照組為實施質量持續(xù)改進模式之前X線攝影片,觀察組為實施質量持續(xù)改進模式之后X線攝影片,對比分析兩組X線片質量、廢棄X線片數(shù)量等指標。
1.1.3 X線片質量評價標準 根據我國衛(wèi)生管理部門相關規(guī)定和要求,嚴格按照放射科X線片5項審片標準進行評片[2]:①位置準確;對比度良好且清晰;②線片表面無劃損及污染情況;③鉛字號碼整齊,未出現(xiàn)錯號;④造影片對比劑充盈滿意、顯影清晰,能夠充分顯示解剖結構形態(tài);以上兩項不符合為丙級線片,一項不符合為乙級線片,全部符合為甲級線片;由技術問題造成無法作為診斷依據的X線片被視為廢片。
1.2 質量持續(xù)改進方法
(1)放射人員持證上崗,人員職責明確,無證人員轉崗或轉向咨詢服務:①建立各級人員崗位職責。②根據醫(yī)院規(guī)模和任務配備醫(yī)療技術人員,能滿足臨床需要,人員梯隊結構合理。③放射科實行統(tǒng)一管理,住院醫(yī)師應實行不同影像技術的輪轉學習。④從事CT、MRI診斷及技術人員和DSA技師應經上崗培訓??谇豢芚線攝影室攝片人員應具有放射工作人員證。(2)執(zhí)行技術操作規(guī)范,實行質量控制,定期進行圖像質量評價:①制定各項規(guī)章制度、操作規(guī)范、質量控制指標,并嚴格執(zhí)行。②定期校正放射診療設備及其相關設備的技術指標和安全、防護性能,符合有關標準與要求。③每周1次開展圖像質量評價活動,有評價結果與持續(xù)改進措施。(3)及時提供規(guī)范的醫(yī)學影像診斷報告,嚴格審核制度,有疑難病例分析與讀片制度:①由具備資格的醫(yī)學影像診斷專業(yè)醫(yī)師書寫醫(yī)學影像診斷報告。住院醫(yī)師寫的放射診斷報告應由上級醫(yī)師審核。②醫(yī)學影像診斷報告的書寫標準與時限有明文規(guī)定,診斷報告書寫符合規(guī)范。③有疑難病例分析與讀片制,做好記錄。(4)加強放射醫(yī)療安全管理:①建立科室危重病搶救應急預案。②配備必要的緊急意外搶救藥品和器材,相關人員能夠熟練使用。③具有對比劑過敏反應的處理能力及對意外危重病基本應急搶救的能力。④使用對比劑前要簽署知情同意書。(5)落實全面質量管理與改進制度,按規(guī)定開展質量控制并有記錄:①科室組成質量控制團隊或小組,并有開展工作的記錄。②醫(yī)院對醫(yī)學影像部門有明確的質量與安全指標,如醫(yī)學影像診斷與手術符合率,大型X線設備檢查陽性率≥50%。CR、DR優(yōu)良率≥90%;CT符合質控要求。③對醫(yī)學影像質量進行定期評價,有持續(xù)改進記錄。
質量持續(xù)改進實施辦法:①成立質量改進小組,科主任督導引導該小組工作。按照醫(yī)院考核標準考評,嚴格執(zhí)行獎懲制度。②強化培訓、提高全員參與質量持續(xù)改進思想。定期召開放射質量持續(xù)改進分析會,提高全科人員對放射質量的專業(yè)認知水平和責任意識。③按照《山東省病歷書寫基本規(guī)范(2010年版)》規(guī)范放射文件書寫新方案及質量考核新標準,建立健全放射質量倒推追究機制。④不斷在放射工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和不足并加以改進。
1.3 統(tǒng)計方法
使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顯著性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取 t檢驗;計數(shù)資料例數(shù)(n)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隨機抽取的2011年5 000張X線片中,甲級、乙級、丙級X線片分別為4 042張、671張、287張,全年廢棄線片183張;2016年1—12月間該科5000張線片中,甲級、乙級、丙級X線片分別為4 430張、492張、18張,全年廢棄線片0張。兩組甲級、乙級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丙級和廢棄X線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X線片質量對比(n)
X線片檢查[2]是放射科重要工作內容,可為臨床提供疾病提供診斷依據。根據臨床實踐經驗認為,導致X線片出現(xiàn)質量問題的主要因素為X線機出線量不準、患者移動及技師主觀因素。X線片質量控制方法包括規(guī)范相關人員操作,切實提高線片照射質量;嚴把質量關,掌握各個環(huán)節(jié)質量控制要點;完善相關制度,保障質量監(jiān)督控制體系順利實施。
上海仁濟醫(yī)院放射科應用PDCA規(guī)范管理程序[3],將攝片質控工作分為4個階段進行管理,即計劃制訂階段(制訂計劃、質控到各層)、質控管理階段(召開會議、專人負責、分析與反饋、再學習)、質量檢查階段(考核打分、考評結合)和總結處理階段,通過4個階段的循環(huán)管理,達到提高和保證攝片質量的目的。應用PDCA對攝片質量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綜合管理,使操作更加規(guī)范,攝片質量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優(yōu)片率逐步上升并穩(wěn)定在一定的水平,特別是改變了技術組以往僅憑經驗進行攝片質量評分和帶教的不足,在科室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習慣,促進了學科建設和發(fā)展。
近年來,該院引進DR X線拍攝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采用數(shù)字線的攝像照片的甲級片率明顯高于普通射線攝影且無廢片,照片的整體質量較高且輻射劑量比普通片少,醫(yī)院收入較高材料耗損較少,疾病診斷率明顯高于普通射線攝影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4]。
綜上所述,質量持續(xù)改進模式在X線攝影技術工作中的應用加上新技術新設備的引用,大大提高X線甲級率、減少誤診率等效果,提高醫(yī)師及患者對放射工作的滿意度。
[1]朱滌新,孫國平,彭東紅,等.“隨機抽查集體評片”在放射科膠片圖像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04,14(3):250-251.
[2]曹偉光.醫(yī)院放射科X線片的質量管理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5,15(3):150-152.
[3]王嵇,戈欣,李磊.PDCA管理循環(huán)結合繼續(xù)教育在放射科攝片質量控制中的應用[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2,26(8):4-6.
[4]肖阿平.數(shù)字線攝影在放射科的臨床應用效果[J].求醫(yī)問藥,2013,11(8下半月刊):187-188.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the X-ray Radiography Technology
LI Lei
Department of Radiation,Jintun Health Center,Jiaxiang,Shandong Province,272413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inuous improvement model in improving the x-ray radiography technology and summarize the quality management method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the clinic.Methods5 000 X ray films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6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inuous improvement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5 000 X ray films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3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inuous improvement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X ray film quality and discarded X ray film number indexe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In the 5 000 X ray films randomly extracted,there were 4 042,671 and 287 X ray films respectively of level A,level B and level C,and there were 183 discarded films in the whole year,and of 5 000 films in the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6,there were 4 430,492 and 18 X ray films respectively of level A,level B and level C,and there was no discarded films in the whole year,and there was obvious difference in the film of level C and X ray film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and main causes of quality problems of X ray films were the inaccurate X-ray machine output and movement of patients and subjective factors of technicians.ConclusionThe quality continuous improvement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X-ray radiography technology,obviously reduce the discarded X ray films,improve the clinical adjunctive function and make the doctors and patients more satisfactory.
Quality continuous improvement;X ray film;Analysis of effect
R445.4
A
1672-5654(2017)06(a)-0166-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6.166
2017-02-09)
李雷(1962-),男,山東嘉祥人,本科,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臨床放射診斷以及放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