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傳統(tǒng)的衣、食、住、行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生活的需求,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將焦點轉向對人類內心世界的關注。對此,處于心理和生理轉變期的大學生為主要的關注對象,諸如學習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身份的轉變和心智的成熟度等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將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顯現(xiàn)出來。大學生群體在社會群體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與國家的長遠發(fā)展有著密切的關系。
[關鍵詞]市場經濟;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因素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9263
現(xiàn)代社會充滿挑戰(zhàn)也充滿機遇,對大學生而言,當今時代比以往任何時代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許多大學生在踏入大學校門之后,會有諸多的煩惱,最終導致了心理障礙。由于自己各方面知識的匱乏,總覺得跟不上社會的發(fā)展腳步以及生活的快節(jié)奏。所以學校非常重視大學生的心理障礙情況,基于此,現(xiàn)對市場經濟背景下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從原因出發(fā),討論其改良方法,以期對今后的學生工作有所助益。
1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狀況
大學生中經濟困難的學生因為我國高校的嚴重擴招,數(shù)量高達20%以上,西部貧困地區(qū)中經濟困難的學生所占的比例甚至會更高。據統(tǒng)計,山西的經濟困難學生已經高達40%以上。由于家庭背景的不同,消費方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區(qū)別。據調查研究表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大部分是由家庭經濟情況所造成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不能像其他學生一樣,做到衣食無憂,久而久之,就在心里埋下了陰影。很多偏僻的地方學校,在有限的條件下,很難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導致心理健康受到影響。根據相關資料的調查了解,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農村家庭的生活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即便如此,但仍然趕不上城鄉(xiāng)居民的發(fā)展腳步,有些甚至還不能很好地解決溫飽問題,與此同時,城市里有些下崗家庭、父母離異、家中有身患重病者的孩子們,和貧困鄉(xiāng)村的孩子們一樣,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
大多數(shù)獨生子女往往生活在父母的庇護之下,并把自己對孩子們的期望強加在他們身上,照這樣長此以往,面對困難,他們不僅不能憑借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反而會給自己帶來相當大的壓力,最終導致不自信、叛逆、郁悶等種種不好的心理變化。
大學生活打破了原有的高中生活,學習時間不是那么緊張,為一些自律性較強的學生提供了很好的提升自我價值的機會,而有相當大一部分的學生,在互聯(lián)網的引誘下,將時間都浪費在了網絡游戲和上網聊天上,逐漸對學習失去了原有的興趣。
2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近年來,我國高等學校的招生規(guī)模一直在擴大,同時大學畢業(yè)生的分配制度也在不斷地更新和完善,目前多數(shù)畢業(yè)生在找工作的時候,都是比較迷茫和盲目,具體來說,剛出來的大學畢業(yè)生很少會有人對自己的未來有很好定位,找工作過于盲目,再加上現(xiàn)在就業(yè)形勢越來越嚴峻,這樣更使得畢業(yè)生對找工作手足無措,陷入更大的心理誤區(qū),對此,學校相關的就業(yè)指導人員要對畢業(yè)生進行及時的就業(yè)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yè)觀,引導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職業(yè)規(guī)劃,這樣不僅可以提高畢業(yè)生的就業(yè)信心,而且還可以提高學校的就業(yè)率。
中學生活和大學生活是截然不同的,這也是大多數(shù)同學剛進大學會有很多不適感的原因所在。對于畢業(yè)生而言,學生會產生一定的自卑感,覺得自己所學知識和社會需求差距太大,自己的能力達不到社會的實際需求,尤其是對于找工作屢戰(zhàn)屢敗的畢業(yè)生。
大多數(shù)學生在入學前一直生活在自己所熟悉的同學和親人身邊,人際關系相對穩(wěn)定。而一旦進入大學,就面臨一個重新認識別人,確立人際關系的過程。同時,他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對大學中自己地位發(fā)生變化的適應過程。這種情況需要他們很長一段時間的心理調整過程。環(huán)境的巨大變化,再加之許多學生缺乏心理準備,使許多大學生在適應環(huán)境的過程中產生許多心理問題、心理困擾。
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中、后期,處在心理逐步定向成熟、完善的過程當中,在中學時,他們就開始關注異性,并希望引起異性的注意,也渴望與異性交往,給異性留下較好的印象。但他們往往不知如何與異性保持正常的接觸,發(fā)展正常的異性間的友誼,反而自我封閉,使正常的心理需求不能得到滿足。價值家庭、社會、學校輿論對男女同學之間的交往極為敏感,高考的學習壓力使他們不敢有半點分心,從而造成他們面臨的問題被壓抑下來。而進入大學以后,他們自感壓力減輕,被壓抑的渴望又滋生出來,而且表現(xiàn)得更為強烈,導致各種心理困惑及問題的產生,從而影響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3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改良方法
31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各個學科中,系統(tǒng)化地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就是學校,學習生活環(huán)境對大學生的人格塑造和未來規(guī)劃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學校除了負責對學生的學習教育,還應該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為了更好地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高校應該定期組織相關的心理健康活動,將定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貫穿到日常的教務工作中,敦促學生按時按量完成對相關心理學課程的學習,學校要提供良好的教學設施,包括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教師在實施心理健康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采取措施提高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際課程當中,引導學生對自身心理問題進行自查,并能夠引導學生積極地去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開設這門課程是為了充實學生的心理健康知識和提高學生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切不可太關注于學生的課程成績。
32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
首先,注重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班級和宿舍是大學生生活的主要集體,如何與集體中的每一個人和諧相處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和諧相處一方面可以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另一方面還可以幫助群體中的每一個人樹立良好的心態(tài)。其次,學校要定期舉辦相關的集體活動,讓更多的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這些活動當中,營造良好的集體學習生活氛圍,提高學生的情操。其中體育競賽、文藝比賽是兩大經典的集體活動項目,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同時還可以大幅度增強集體的凝聚力。
33定期開展校園學生心理健康調查
學校還要定期舉辦相關的心理健康系列講座活動,一系列活動的舉辦務必要建立在對大學生典型心理問題的充分了解之上,為每一位大學生建立相應的心理檔案,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4結論
綜上所述,高等學校目前最為迫切的任務就是要將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實處。社會、學校和家庭要各負其責,相互配合,力爭為學生構建更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注重對學生專業(yè)素質、職業(yè)素養(yǎng)、文化素質、思想品德素質等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喆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因素及教育途徑[J].西部素質教育,2016(23).
[2]桑瑜淺談女性大學生網絡消費行為特點與營銷策略[J].現(xiàn)代營銷(下),2016(11).
[3]曾力市場經濟下當代大學生消費價值觀偏差的原因分析[J].企業(yè)改革與管理,2017(2).
[4]顧曉雯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3(10).
[5]周燕燕加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J].科技視界,2014(9).
[6]張祖曦,廖友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現(xiàn)狀、挑戰(zhàn)及對策[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4(1).
[7]易麗市場經濟對大學生心理的影響及對策[J].遼寧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3).
[作者簡介]陳溪月(1991—),滿族,遼寧沈陽人,研究生在讀,助教。研究方向:應用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