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
摘 要:地圖作為商品的一種,隨著大家對地圖認識的進一步深入,“地圖定制”也應運而生。該文基于筆者的工作實踐和廣泛調研,探討了地圖定制模式興起的背景,分析了地圖定制給地圖產銷模式帶來的變革和存在的問題,相信對從事相關工作的同行有所裨益。
關鍵詞:地圖定制 出版 產銷模式
中圖分類號:P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6(c)-0253-02
1 地圖定制的興起
地圖定制的興起見圖1。
1.1 個性化消費使“定制”模式進入我們的生活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滿足于大規(guī)模經濟批量生產帶來的千篇一律的商品,在商品同樣品質條件下希望享受和別人不一樣的風格,對于個性化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個性化的消費理念正逐漸興起,與此同時,個性化的服務也應運而生,于是出現了“定制”這一概念。在歐美等發(fā)達國家,定制消費已漸成氣候,比如,芭比娃娃的消費者可以心中偶像為藍本,設計屬于自己的“白雪公主”或“白馬王子”。電腦制造商戴爾更是推出個性化的硬盤、CPU、主板、內存等。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yè)也加入了定制的行列。海爾也開始了以定單生產為中心的管理革命,推出了“定制冰箱”。針對每個人的不同需求,為其提供獨一無二的個性定制產品,也正成為網站時下最流行的服務,專門的個性定制網站也逐漸興起。地圖作為商品的一種,隨著大家對地圖認識的進一步深入,“地圖定制”也應運而生。Google(谷歌)的地圖服務新添了“個性地圖定制”的功能,推出的“My Map”(我的地圖)服務可以讓用戶在地圖上自由添加備注、視頻和圖片,并與朋友們分享。中國地圖出版社也提出“我的地圖我做主”,向廣大讀者提供個性化地圖服務。
地圖作為空間信息的載體,有科學性、政治性、藝術性等特點,與其他信息載體相比,地圖更加直觀形象,是自然、社會等信息的高度濃縮。地圖有包含地形圖、普通地理圖的普通地圖,還有服務于特定讀者群的專題地圖,如港口地圖、植被地圖、動物地圖、人口地圖、政區(qū)地圖、工業(yè)地圖、交通地圖、文化地圖、歷史地圖、旅游地圖等。地圖集裝飾性與實用性于一體,無論單位和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定做各種材質、尺寸和樣式的地圖。除了常用的政區(qū)圖、地形圖、交通圖外,還有表現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和產品布局的商務地圖、以特殊材質制作的兒童地圖、在絲綢或油畫布上繪制的禮品地圖、為個人或旅行團設計的專線旅游地圖、專門為特殊的日子設計的紀念地圖等。地圖有自身的表達方式和編制規(guī)則,由專業(yè)單位根據特定要求編制的地圖更體現了專業(yè)性和個性化。國內,很多地圖出版社、各省地圖院等專業(yè)單位也面向個人、企事業(yè)單位和其他團體推出了地圖定制的服務,國外的地圖定制服務則更加普及和人性化。
專家預測,隨著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定制”這種新趨勢將會更加明顯。網絡經濟的推動,也為地圖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最近幾年,網上地圖定制已初現端倪,顧客只需在網站地圖定制界面的提示,選中某種地圖產品,輸入相關數據,例如地圖的名稱、要加的標識、需要的開本或尺寸等,便可預覽效果圖。
1.2 技術的進步使地圖定制成為可能
地圖具有很強的現勢性,需要及時反映現實的發(fā)展變化,從手工制圖到計算機輔助制圖是地圖制圖技術的一次飛躍,大大縮短了地圖的制作周期,從而加快了地圖資料的更新速度,提高了地圖的現勢性,能夠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需求。眾多圖形、圖像軟件的出現與開發(fā)使地圖的表現方式日益豐富,拓寬了地圖在設計的空間,增強了地圖的視覺效果,地圖的準確性和藝術性更加突出,優(yōu)秀的地圖作品的收藏功能更加明顯。
中國和全球不同比例尺地圖數據庫的建立使地圖制圖從計算機輔助制圖進入到數據庫制圖階段,改變了以往地圖先掃描紙質資料后跟蹤的制作方式,資料的一致性和地圖的科學性進一步提高。網絡的發(fā)展、更多數據共享平臺的建立也使得地圖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的需求。
隨著印刷技術的變革與進步,數碼印刷的產生不但提高了印刷質量、節(jié)約了成本,也使得按需印刷成為可能。按需印刷可根據客戶的實際需提供個性化服務,不受數量的限制,滿足讀者對開本、字體等的個性化需求,對于一些專業(yè)性較強、個性化要求高的地圖尤為適用。噴墨技術的發(fā)展使彩色圖形、圖像可以呈現在透明片、半透片、珠光膠片、水晶膠片和油畫布、防水白畫布、絲光絹布、銀雕布、防水藝術布、毛絨布等多種承印介質上,也使快速的大幅面噴繪成為可能,為地圖按需定制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1.3 地圖出版資源的日益豐富是地圖定制成長的基礎
由于地圖的特殊性,地圖的編制需要一定的資質,目前在社會上有資質、有能力的作者團隊未成熟之前,地圖出版社的地圖產品大多是自行編制出版的,經過多年積累,政區(qū)地圖、交通地圖、少兒地圖、旅游地圖以及其他專題地圖等多樣化的系列產品已經形成,出版社已擁有不同幅面的掛圖和不同開本、反映不同區(qū)域的地圖集(冊)等大眾化產品內容數據庫。編輯和作者的一體化使地圖出版社擁有其絕大多數產品的絕對版權,地圖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和創(chuàng)意通過靈活組合,產生無數種搭配方案,滿足定制的要求。
地圖出版單位與社會其他地圖制作單位或團體相比,有強大的資金支持和專業(yè)人才儲備,擁有自己的專業(yè)資料庫,可以根據出版的要求更新和維護現有的產品數據和中國、全球地圖數據庫,從而做到地圖的常改常新,保證地圖的現勢性。常規(guī)圖書銷售不再是一個簡單的銷售渠道,圖書銷售就像商店的櫥窗,對整個品牌進行展示,常規(guī)的圖書銷售帶來利潤的同時,也提高了讀者對于品牌的認可,這些都為地圖定制的發(fā)展提供了強大的后盾。很多面向大眾的、實用性較強、發(fā)行量大的地圖產品,被很多企事業(yè)單位作為企業(yè)宣傳的載體,他們把單位的名稱、標志、祝賀語等印在地圖上作為禮品送給客戶,這也是最為人們熟知的地圖定制方式。
2 地圖定制將帶來地圖產銷模式的變革
美國著名營銷學者科特勒將定制營銷譽為21世紀市場營銷最新領域之一。定制營銷是指在大規(guī)模生產的基礎上,將市場細分到極限程度,把每一位顧客視為一個潛在的細分市場,并根據每一位顧客的特定要求,單獨設計、生產產品并迅捷交貨的營銷方式。它的核心目標是以顧客愿意支付的價格并以能獲得一定利潤的成本高效率地進行產品定制。在這種營銷中,消費者需要的產品由消費者自己來設計,企業(yè)則根據消費者提出的要求來進行大規(guī)模定制。實現了以銷定產,降低了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企業(yè)新產品開發(fā)和決策的風險。
“地圖定制”正是定制營銷的一個例子,它改變了地圖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傳統關系,帶來的是地圖產銷模式的新變革?!岸ㄖ频貓D”為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產銷模式由原來的“我生產什么,顧客就消費什么”轉變?yōu)椤邦櫩托枰裁?,我就生產什么”,“一切以顧客為中心”的生產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有效地避免了地圖出版社的盲目生產,減輕了庫存壓力,同時也節(jié)約了社會資源。地圖讀者和出版社的關系也不再是單向的買賣關系,而轉變?yōu)殡p向互動的合作關系,讀者通過定制地圖獲得了心理滿足,提高了生活質量;出版社通過出售定制地圖獲得價值增值,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同時通過由讀者參與的地圖定制,可以集中更多的創(chuàng)意和智慧。滿足讀者需求的定制過程也是提升出版社品牌價值的過程,讀者和出版社“雙生共贏”的關系更加明顯。
3 地圖定制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地圖定制要求出版社了解每一位消費者的要求并迅速給予答復,目前,地圖出版社與讀者之間尚未建立及時有效的溝通渠道,讀者不了解出版社的地圖資源和服務內容,無法確切表達自己需要什么產品,也就無法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和組合,難以形成“一對一”的營銷。有些出版社雖然推出了地圖定制的服務,但事先對于定制模式缺乏引導,沒有形成統一的、人性化的溝通界面,造成后期在幫助讀者正確選擇定制方式的過程中產生了大量重復性的溝通工作。
地圖具有很強的政治性,具有版圖的特性,反映了官方的政治立場,在界線的畫法、爭議地區(qū)的處理等方面有統一的規(guī)定和規(guī)范的畫法?,F實中那些可以公開表示,那些不可以公開表示,還須遵守地圖的保密規(guī)定。定制地圖雖然提供個性化服務,但在這些方面不能隨心所欲。地圖定制哪些可以個性化,哪些不可以個性化,有待正確的引導和讀者對地圖認識的進一步提高。為了保證地圖的嚴肅性,公開出版和展示的地圖需要由專門的地圖審查單位審查合格后才能出版和展示,這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成圖周期。
地圖定制是“零起點”營銷,傳統營銷通常是利用較多的庫存縮短供貨時間,而定制營銷的庫存較少甚至為零,導致供貨周期較長,時間優(yōu)勢不明顯。要準確、快捷地滿足消費者對個性化產品的需求,形成定制營銷的時間競爭優(yōu)勢,需要地圖出版單位在短時間內做出快速的反應,這對出版單位自身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突破傳統圖書生產的生產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 陳雙軍.淺議地圖按需印刷[J].數碼印刷,2008(4):189.
[2] 練小川.從按需印刷到按需銷售[J].出版參考,2008(7):57-61.
[3] 郭娜.組合創(chuàng)意“定制出版” [N].中國圖書商報,2007-01-23(8).
[4] 龐遠燕,葉新. 美國定制出版模式解析[J].中國出版,2007(10):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