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龍
如果有人問我:“做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最重要的一點是什么?”我會不假思索地回答:“一顆愛心。”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2008年12月初,我赴北京參加教育部組織的活動時曾在長沙留宿于一個學生家中,15年未見,師生欣喜之情不言而喻,流動著真情字符的交談喚醒了我那“沉睡”多年的記憶。記得1991年下期,其貌不揚的他分到了我曾任教的湖南省隆回縣七江鎮(zhèn)鳥樹下中學讀初一。深秋的某個早晨,很冷,他來校途中,由于匆忙掉到水田里,薄薄的沾滿泥巴的衣服濕透了,嘴唇發(fā)紫,牙齒直“打架”。同學嘲笑他的狼狽,我見后帶他到我的宿舍,趕緊生了一堆火,讓他換上我的一身衣服、一雙鞋,再洗凈他的衣服,在柴火邊慢慢地烤干,瘦弱的他流淚了。下午我護送他回家,這也是我從教中第一次進入望云山深處做家訪,見到他那未老先衰的父親、骨瘦如柴的弟弟、千瘡百孔的木屋、土磚壘成的長短不一的木板床、硬得發(fā)黑的短被……我被眼前的一切震撼了,那一刻心情五味雜陳。那晚因山路遠險崎嶇無法返校,一個煎蛋成了師生的晚餐佳肴,大山深處我一夜無眠……
家訪中我了解到單親、孤僻、自卑的他,上進而渴望關(guān)愛的他。我逐漸明白,了解學生的其他情況遠比課堂教學內(nèi)容更重要。初中三年中我既當師長又當心理醫(yī)生,捐錢助物,不讓他輟學,還帶他與我同住過很長一段時間。畢業(yè)后他考上了湖南省安江農(nóng)業(yè)學校。也是在這次家訪后,我開始重視完善每個學生的檔案,要知道當時班主任手冊上可以記載的地方很窄,粗陋得不能記載多少東西。我把兩個數(shù)學本訂在手冊后,每個學生一頁。我通過家訪、班會、詢問、調(diào)查等方式充實班主任手冊,成立湖南省隆回縣七江鎮(zhèn)鳥樹下中學75班學生俱樂部,只要在校期間就保證每個學生生日都有五分鐘的“燭光生日晚會”,至今75班的學生相遇相聚仍感慨良多。
其實我也是幸福的,我的財富就是那一期一期日積月累的雖不美觀但實用的班主任手冊,那是一本本無價的班主任“愛心寶典”,那里面記載了每個學生的生日、家庭成員、言行與舉止、性格與特長、缺陷與進步的點點滴滴。你在春天播下愛的種子,秋天定會結(jié)出累累碩果!同屆三個班,75班考上中專和重點高中的學生人數(shù)最多。
有人把學生的心靈比作晶瑩剔透的露珠,它美麗可愛卻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從葉上滾落就會破碎而不復存在。是啊,師愛是教育之河的源頭,是呵護學生心靈的大傘,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學生就如大樹的葉子,看似相同,實則迥異!班主任手冊就是一本記錄學生成長的“百科全書”,九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就這樣堅持著,做班主任工作的有心人,觀察、記錄、反思,月復一月,年復一年,于細微處見功夫。這些點點滴滴、一字一句何嘗不是愛的音符在跳動,如地底溫泉長流暖心,如春天風雨潤物無聲。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年輕的班主任們多了解學生,靠近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愛的溫暖,要知道愛是一把心靈鑰匙!
(作者單位:湖南省隆回縣七江鎮(zhèn)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