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蓓蓓
(湖北三峽職業(yè)技術學院 湖北 宜昌 443100)
【摘要】學生校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為了更好地服務學生,迎合當今大學生在目前社會發(fā)展的大背景下精神文化需求,也是不遺余力地舉辦各種豐富的校園活動,其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層出不窮。但是參與的學生數(shù)量還是有所下降,積極性不高,因此怎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抓住學生更感興趣的點,更好地貼合現(xiàn)今學生個體差異,是學生工作中值得思考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大學生校園 活動主體
大學校園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不僅可以展示學生的風采,激發(fā)學生團隊、班級的凝聚力,團隊合作能力,增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情感。同時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拓展學生素質(zhì)提供了良好的發(fā)展平臺,弘揚了社會主旋律,因此是學生校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為了更好地服務學生,迎合當今大學生在目前社會發(fā)展的大背景下精神文化需求,也是不遺余力地舉辦各種豐富的校園活動,其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層出不窮。盡管活動數(shù)量更多,形式更風多樣,內(nèi)容更新穎多變,對參與者所起到的積極作用更大,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有更正面的影響,但是參與的學生還是有所下降,學生積極性不高,一個班級里總是一小部分參與,一部分持觀望態(tài)度,剩下一部分事不關己,將自己完全置身局外人,是目前校園的普遍現(xiàn)狀,因此怎樣調(diào)動學生參與校園活動的積極性,怎樣使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怎樣抓住學生更感興趣的點,更好地貼合現(xiàn)今學生個體差異,個性差異、追求個性化發(fā)展的需求,也是學生工作中值得思考的重要問題,從學生活動的設計、教師對參與者的調(diào)動與引導,學生獎勵機制等各方面都需要研究思考,更是學生工作的老師們的責任。
從大學生活動設置上應該從這樣幾個方面入手;
一、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校園活動的設置應該由學生參與到其中來,學生是參與活動的主體,能直接反映出這個年齡層所感興趣的點在那些方面,抓住他們訴求,希望展示的方面,提升的方面,這樣學生干部可以通過對自己身邊、班級同學的調(diào)查,抓住那些點,圍繞這些點設計出各種學生感興趣的校園活動,這樣學生們不再是被動的參與者、旁觀者。變被動為主動,學生會更積極的參與進來,不僅僅是設計活動,也能更多的帶動身邊同學參與到活動中來。
二、更多地注重活動的實踐性
大學是學生從校園走向社會的一個過渡時期,之前更多的活動、生活都是在校園進行,在家里進行,專業(yè)知識同樣也更多的停留在理論階段。當然,學校會有頂崗實習部分的設置,但是如果能在校園活動中也加入一些社會實踐方面的模擬活動,那么對于大學生來說參與的意義就大不相同,尤其是對于剛剛走進校園大一、大二的學生來說,這樣的機會相對較少,但同時也是充滿向往的,能通過參與到校園模擬的實踐活動當中來提升自己,通過模擬實踐來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更好的改進,提升自己克服實際困難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等等,是非常好的鍛煉平臺。
三、對活動的參與者采取更開方包容的姿態(tài)
近年來,由于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趨勢愈演愈烈,更多的校園活動因為得不到學生的積極響應與參與,而班級老師為了配合學校工作只能硬性分配任務,指派學生參與活動,這樣活動就沒有意義,使學生變主動為被動,很多學生也因為根本不了解活動本身意義,加上強制要求會更讓學生有逆反心理,對活動毫無興趣,這樣也使校園活動本身失去了意義。因此,結(jié)合上面兩點的論述,深入大學生當中去,了解他們的訴求和他們感興趣的方面,設置學生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讓學生自己設計自己參與,變被動為主動,學生自然以一帶十、以十帶百地更多參與到活動中來,同時也對今后活動的改進自身的提高有一個后續(xù)的良性發(fā)展。
同時教師和學生干部在設置、組織、策劃活動時也需要正確的引導和鼓勵機制。
首先,在校園大型活動開展之初,可以先進行小范圍的,以班級為單位的模擬活動,這樣參與的面更廣,門檻更低,同學之間相對比較熟悉,學生更容易克服心理障礙參與到其中。同時在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也會暴露出一些問題或不足,也許是活動環(huán)節(jié)設置方面的,也許是學生參與時暴露出自身該提高的部分,總之這樣更有利于改進和完善使活動更好地順利開展,同時參與者也能針對自身的不足加強準備,實現(xiàn)了參與面廣,優(yōu)中選優(yōu)的良好活動機制。
其次,在活動從策劃到舉辦的這一系列過程當中,最好將學生干部或?qū)W生作為整個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不應過多的參與到活動當中。這就對學生干部的個人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學校需要對學生干部的綜合素質(zhì)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培養(yǎng),如在入學之初對他們進行理論培訓。明確學生干部各個崗位的分工,職責,具體的工作內(nèi)容和對象,自己的工作職責應達到什么樣的目的與效果。還可以增加相應的素質(zhì)拓展訓練,能夠增進學生的溝通能力、協(xié)調(diào)配合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責任心與心理素質(zhì),同樣這樣的能力將發(fā)揮到日后的工作當中,帶領、影響其他學生更多地參與進來,形成一個良性的有序的發(fā)展態(tài)勢和集體氛圍。
最后,作為教師應該更多的鼓勵激勵學生參與活動,這個鼓勵不僅僅是對參與的學生,更是對在活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學生干部,學生干部在從準備,組織、舉辦活動這一過程中,必然會碰到許多問題與困惑,如溝通方面的問題,活動籌備組織硬件方面的問題,心理問題或一些突發(fā)狀況等等,但學生畢竟會有一些局限性,那么就需要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溝通,疏導、安撫、鼓勵學生克服困難,給予正面的指導,學生們強調(diào)自己的個性,個體差異較大,想法較多,需要教師多觀察,針對不同的學生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溝通與鼓勵,特別是一些本身就對活動有抵觸心理的學生,或是對某位老師,某位學生干部有抵觸情緒的學生,更應該耐心疏導溝通,增進了解,化解隔閡,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部分,同時在活動中建立相應的獎勵機制,確?;顒禹樌行虻亻_展下去。
結(jié)語,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更多地開展能讓學生感興趣的,有愿意參與進來的校園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和展示的舞臺,是需要我們不斷探索,才能更好推進高校校園文化活動。
參考文獻:
[1]曹文海.新時期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J].東北石油大學,2013.
[2]羅強.大學生素質(zhì)拓展教育與大學生就業(yè)[J].中國科技信息,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