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學校黨建工作,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第四中學(以下簡稱“民樂四中”)的抓手非常具體:以“3+3”思路人手,即每名黨員每學期向學校提一條合理化建議,負責一項教研任務,帶好一位青年教師,幫扶不少于三名學困生,從而以黨員群體帶動全體教師,以黨建帶動學校文化建設。
提一條合理化建議
民樂四中現有學生3028人,教職工204人,學校規(guī)模較大,如何促進學校發(fā)展?這是學校始終在思考的問題。
“兩學一做”活動開展以來,學校黨支部從學校發(fā)展的大局出發(fā),在帶領黨員教師認真學習黨章黨規(guī)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基礎上,提出了黨員為學校發(fā)展建言獻策的思路,讓每個黨員的智慧都參與到學校發(fā)展的思考中來。具體做法是,要求每個黨員干部每學期至少要根據學校實際提一條合理化建議。
這個要求立即得到黨員干部的積極反饋,不少黨員教師當場就為學校發(fā)展和建設提出了意見和建議。為了讓意見建議的提出更加符合學校實際,更具可操作性,黨支部進一步要求黨員教師對所提意見和建議進行深人的考證研究,并提出具體的切實可行方案。
在隨后的意見征集過程中,黨員教師針對自己的設想,主動與身邊的教師展開討論和研究,一個黨員帶動了一群教師,一條建議的提出成了眾人智慧的結晶,不僅黨員教師提,全校教師也紛紛就學校發(fā)展建設提出自己的寶貴意見和建議。短短一個學期,學校就收集到40多條合理化建議,內容涉及校園文化、環(huán)境治理、學生行為、思想教育、隊伍建設、課堂教學、教學研究、學校管理、體育衛(wèi)生等各個方面,每條建議都能從學?,F實出發(fā),有理有據,有推進方案,有實施步驟,有預期效果。目前,已有20多條合理化建議得到了落實。
負責一項教研任務
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學,提高學校教學研究質量和課堂教學質量是學校黨建必須重視的內容。學校黨支部要求全體黨員干部做教研教改的先鋒,積極投人教學研究中,幾乎所有的黨員教師都承擔了不同級別的課題研究任務。
學校黨支部還要求黨員干部必須帶領普通教師一起開展教學研究,做教學研究的領導者、示范者。目前,學校正在開展的40多個研究課題中,幾乎每一個課題都有黨員教師和非黨員教師的共同參與。
在日常開展的教學研究中,黨員教師紛紛主動承擔示范課、研究課教學任務,主動要求其他教師聽評課,通過對個人課堂教學的評價,幫助其他教師改進課堂教學。僅一個學期,學校黨員教師承擔的示范課、研究課就達50節(jié)次,在學校和教研組組織的教改經驗交流中,20多名黨員教師做了經驗交流,有效地促進了學校教研活動和高效課堂建設的扎實開展,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帶好一位青年教師
學校黨支部一方面把提高黨員教師的黨性修養(yǎng)和專業(yè)素養(yǎng)作為黨建要務,另一方面又強調發(fā)揮黨員的模范帶動作用。黨支部基于學校實際明確提出,每名黨員教師必須幫扶一名青年教師,從思想上、業(yè)務上幫助他們盡快成長。
黨支部制定了《黨員教師幫扶工作制度》,用制度約束黨員教師的幫扶行為。幫扶工作開展以來,黨員教師不僅和幫扶對象一起研究學生、研究教材、研究教學方法,聽評幫扶對象的課,邀請幫扶對象聽自己的課,而且向幫扶對象推薦各類教學讀物、黨建學習材料。
由于幫扶對象明確,幫扶目標具體,幫扶措施得力,幫扶效果顯著。每學期期中、期末,黨支部都要召開幫扶工作座談會,總結幫扶經驗,提高幫扶水平。
幫扶三名困難學生
學校地處城郊,絕大多數學生來自農村,父母進城務工,這些學生都成了留守兒童。為及時、全面地了解學生心理動態(tài),有效化解學生內心困惑,學校黨支部在對學生情況進行全面調查了解的基礎上,精心制定了黨員教師愛心陽光教育工程方案,要求每名黨員教師在認真摸底的基礎上,至少與三名學困生或家庭困難學生結對子,通過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愛心陽光教育工程實施以來成效顯著,黨員教師表現出極大的愛心、責任心和奉獻精神,為學生的成長、學校的發(fā)展解困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