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庫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
英語教學目標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現行教材內容具有大的時間跨度,文化背景知識比較復雜,傳統的教學手段又難以奏效。因此我們要以“課文”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形成“感知課文——理解課文——復述課文——閱讀反饋”的閱讀教學模式:
一、感知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并從中找出不懂的單詞和句子,然后教師教授本課新單詞以便解決學生的部分問題。之后學生質疑,教師或能力好的學生逐一解決質疑的問題,初步掃清學生的閱讀障礙。
2.播放課文錄音,學生跟讀,糾正學生在發(fā)音過程中的單詞讀音、語調等,為學生朗讀課文做好鋪墊。
3.教師領讀,進一步糾正學生的語音語調問題,并熟悉課文。
4.學生自讀并檢查,學生自讀課文以后教師進行抽查,看學生是否能夠熟練的朗讀課文。
二、理解課文
1.設置問題。教師可先設置幾個簡單的Yes-Noquestion,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之后回答問題,檢查學生閱讀情況。
2.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口頭翻譯課文,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合作完成,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生再次質疑,找出不理解的句子。
3.理解課文,教師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帶著問題進行精讀,然后回答問題。問題的設置可分為以下幾類:(1)就文章表層意思提出的題目;(2)就對文章整體意思的理解提出的題目;(3)就文章的思想性提出的問題;(4)能啟發(fā)學生深入思考的題目;(5)能啟發(fā)學生概括自己的理解的題目。在回答問題時,個別問題可采用討論的形式進行,以便順利的完成閱讀教學。
4.再次閱讀課文,讓學生更進一步理解課文。
三、復述課文
1.精講知識點,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教師對課文中出現的知識點進行詳細講解,并進行舉例示范,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2.學生復述課文,在課文結束時,結合學生的理解和所學知識點的應用,對課文進行復述要求學生盡量把要點和課文的思想有機的穿起來。
3.播放錄音,讓學生和自己的復述情況做比較,彌補自己的不足。
四、閱讀反饋
1.設計精練的練習配合課文是閱讀課教學中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整個教學設計成功與否的關鍵體現??衫枚嗝襟w教學的優(yōu)勢,設計多張幻燈片,進行口頭練習。
2.設計課堂5分鐘,對本課的知識點進行概括和復習,落實到學生的筆頭上。
3.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擴充適當的課外閱讀文章。
通過以上教學模式,訓練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可以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為以后的教學打好基礎。
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模式
指導思想
以《英語新課程標準》為指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英語語法教學中,使學生通過英語知識的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強化語言的交際功能,提高語言實踐運用的能力。
語法教學要注意系統性、層次性、交際性和多樣性原則,要符合學生認知和發(fā)展規(guī)律,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注重語法的實際應用功能。
基本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的英語語法知識。
2.在掌握知識的前提下,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進行一定的語言交流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3.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的指導與學習策略的引導,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自生的學習能力。
基本模式
1.展示目標:(2分鐘)
首先展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以便讓學生了解本節(jié)課的任務,使學生明確了學習的方向,為接受新知識做準備。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動機,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呈現新課:(5分鐘)
(1)導入。呈現新課內容首先要注重導入環(huán)節(jié)。導入自然有趣,方可引到學生進入角色,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導入部分可以在復習舊課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也可用相關知識點如課文中的句子,歌曲或動畫引起學生重視,感受語言。
(2)呈現新課。該環(huán)節(jié)可以是通過篇章或句子讓學生歸納總結規(guī)則。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點撥學生歸納。也可是通過學案展示規(guī)則,讓學生根據情境進行對話交流。還可以是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去感受語言的結構,自己去發(fā)現其中的規(guī)律。
3.鞏固操練:(15分鐘)
(1)口語交際練習:教師提出要求、確定任務,學生運用所學語法規(guī)則進行語句翻譯、對話、朗讀等口語練習,進行病句分析,學會語法規(guī)則在英語口、筆語中的具體應用:
(2)小組協作練習:創(chuàng)設情景,分組練習,互動交流,自主探究,互相反饋,從多個角度進行知識點的練習。由知識上升到技能。
4.知識拓展:(5分鐘)
面向中考,多進行中考題型的鏈接。也可以拓展一些英美風俗概況知識,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激情。還可以是所學知識的延伸或能力的提升。
5.課堂檢測:(10分鐘)
“學生的能力不是教出來的,而是練出來的?!币虼耍瑢W生學習之后必須及時當堂訓練以反饋其所學情況,并進一步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能力。每節(jié)課都要精選試題,利用課件展示或制成試卷,當堂檢測,及時反饋。做到“堂堂清”。當堂訓練的時間一般不少于10分鐘,要確保學生能夠把剛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同時,訓練的內容重在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和培養(yǎng)能力方面,而不搞死記硬背。當堂訓練有效可以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教學效率,同時也大大減輕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
6.課堂小結:(3分鐘)
強調重點、難點,考點;精講點撥,進行錯誤總結糾錯;用順口溜等易記憶的東西歸納總結。
基本方法
第一種是情境教學:用結構與情景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語法教學。結構是規(guī)定性的,而情景具有描寫性,在有意義的語境中教學語法,語言交際成為語法學習的基礎。要充分利用PPT課件,Flash動畫,圖片等現代化的多媒體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幫助他們理解語言的結構和交際性。
第二種是篇章教學:以句子和語篇為單位來實施語法教學,以語篇為基礎的語法教學可以避開過多的繁瑣的知識講解,其知識含量較易被學生整體接受和運用。在運用過程中,詞匯、語法、語音在篇章中都能得到綜合的體現。這種方法也有利于精講多練,提高40分鐘的上課效率,語法學習因此成為有源之水,更具生命活力。
第三種是以句型為單位進行語法教學的方式。讓學生熟悉內容,并進行有意識記和模仿,如“替換”、“復述”、“轉換”等。幫助學生挖掘語法規(guī)則與語言功能之間的聯系,促進他們交際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