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永華
說到政治課許多高中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高大上”可遠觀不可接近。究其原因主要是過于重視知識傳授,機械地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理解知識的能力,而忽視了思想、情感和政治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八枷胝嗡仞B(yǎng)”指的是學生通過思想政治課教育及自身的實踐和認識活動,獲得相關的政治學科基礎知識和技能,情感、觀念和品質的素養(yǎng)。應用引領策略組織課堂教學可以矯正“重知識、輕能力、忽略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的偏失”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科素養(yǎng)。以公開課《價值和價值觀》為例。
一、課前:引領人生態(tài)度和思考興趣
1.人生態(tài)度引領,引起學生心靈共鳴
“態(tài)度是用乘方來連接知識與能力的”。如果態(tài)度是正分,一切知識與能力皆會產生相乘倍數的效果;如果態(tài)度是負分,一切知識與能力皆會產生負面效果。在課前2分鐘使用多媒體展示自主學習提綱,學生瀏覽課本知識并找到答案。通過自主研修,在自學中利用豐富的課程資源進行自我教育使學生認同感得以升華。
2.思考的興趣和品質的引領,在思維碰撞中領悟知識與人生道理
美國教育家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要求我們必須關注學生思考的興趣和品質的引領。高二年級學生已經有了思考的需要和希望得到解惑的需要,對于學生個體的發(fā)展和社會的發(fā)展我們應該持什么態(tài)度和觀點,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當學生對政治理論和社會實踐產生濃厚興趣引發(fā)思考,往往能生成獨到的見解和獨特的體驗,煥發(fā)出創(chuàng)造的活力。
二、課上:引領思維,靈動課堂
課堂是學生學習和提高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主陣地,引領學生進行思考,進而在思考的基礎上表達自己的感想和認識。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同時,通過情感體驗升華思想道德品質,養(yǎng)成基本的人文素養(yǎng),達到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層次目標。
1.引領互動式問題對話
對話是人類生活的一種重要交往方式,蘇聯(lián)文藝理論家赫爾金曾說:“社會生活的本質就是對話”。學校的教學活動就是現(xiàn)實社會的模擬,旨在知識的生成、能力的獲得以及學生更好地實現(xiàn)社會化。因此,教學過程的實質上也是“對話”?;邮絾栴}對話引領就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開放式的、發(fā)展型的討論,使學生在你來我往的課堂答辯中弄清問題,明辨是與非。這個“真實”從何而來?一方面來自于學生對于老師的信任,另一方面還來自于教師對于學生的平等即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的心靈和你拉得很近,就容易達到問題對話引領的目標。
【探究活動一】
(1)如果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你認為自己需要準備哪些物品?并說明原因。
(2)這些物品有什么共性?
(3)物有價值,人有價值嗎?
(4)我(教師)有價值嗎,你(學生)有價值嗎?在學校里,家庭生活中,社會社會中,你體會到了你的人生價值嗎?價值價值在哪兒?
【探究活動二】
文學小才女,扶貧“老專家”,13年如一日堅持走捐資助學公益道路。如果你是她會這樣做嗎?為什么?
通過師生對話、生生對話領悟:體會到了作為小人物“我很重要”,我是有價值的。把價值創(chuàng)造放在首位,人的真正價值在于對貢獻。
2.引領情境材料分析,實施有效探究
課堂教學素材引領具體操作:教師有意識地選擇那些既符合學生所學習的內容,又利于提升他們核心素養(yǎng)地情境材料,并引導他們結合自身生活經驗對這些情境材料進行多元的解讀,引領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索;同時還啟發(fā)學生把理解和體驗外化,用個性化的語言或其他方式展示自己的內心感受,讓自己的情感在教師的引領下得到升華。達到知識的“深度和”情感的“溫度”的雙贏。
【探究活動三】
材料一:為當網紅欲砸警車,兩男子無法無天。
材料二:“全城尋人”12小時義舉塑造“最美網紅”。
(1)兩位“網紅”行為的動機(出發(fā)點)各是什么,對其行為選擇有何影響?
(2)“網紅”有很多,你最欣賞那個,為什么?
(3)你想成為“網紅”嗎?如果想,怎樣“吸粉”?
引領課堂情境材料的探究方式可以不拘一格,但都要為知識的生成和學生情感的升華服務,在《價值和價值觀》一課的教學過程中采取了小組討論,組際交流,教師合理統(tǒng)整的方式,在問題的引領下,感悟情境,討論反思明白了價值觀對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及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導向作用,價值觀不同對世界的認識不同,行為的選擇不同,所產生的結果也不同,因此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課后:引領知識拓展遷移
拓展遷移是教材知識的補充和延伸。方法一:結合生活明理導行,給學生布置一定的社會實踐任務,引導他們升華道德境界,養(yǎng)成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良好習慣。把學科核心素養(yǎng)融入到學生感興趣的信息和生活領域中去。這樣,既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又能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方法二:習題引領,通過題目訓練學生思維,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課程結束前多媒體展示圖片:我們身邊的志愿者活動,他們身先士卒,利居眾后,成為社會文明風尚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啟發(fā)學生完成一篇社會調查報告《志愿者》體會“真情獻社會,服務暖人心”人生價值。播放歌曲《愛的奉獻》與學生共勉,讓我們攜起手來,在勞動中、奉獻中體驗快樂、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更精彩的活。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樂余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