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燕
摘 要:通過一系列的問題串去理解掌握DNA與基因的關系。
關鍵詞:基因;DNA片段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2-226-01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介紹了基因的概念,并運用數(shù)學方法說明了DNA分子的多樣性和DNA特異性。教材提供了實證、探究和聯(lián)系社會三個層面的教學活動,從不同的角度幫助學生理解“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這一結論。本節(jié)內容既是對本章內容的概括與提升,又為第4章《基因的表達》作鋪墊。
二、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對于DNA的有關知識有了比較深入的認識,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為基礎,采用適當?shù)慕虒W策略幫助學生突破基因的概念。建議在教學過程中安排學生通過觀察圖片、分析資料和小組合作討論來體驗基因的概念、基因與遺傳信息的關系。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舉例說明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說明基因和遺傳信息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掌握分析資料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了解人類基因組計劃和DNA指紋技術的運用,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和愛國主義情感。
四、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在前面章節(jié)我們通過科學實驗知道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并且摩爾根已經(jīng)將基因定位于染色體上。那么,基因與同存在于染色體上的遺傳物質DNA是什么關系呢?
提出課題:基因=DNA嗎?
播放課件:染色體與基因的關系圖片、染色體與DNA的關系圖片。
2、基因與DNA的關系。請同學們仔細閱讀教材資料,思考下列問題:
(1)生物體內的DNA分子數(shù)目與基因數(shù)目相同嗎?
(2)生物體內所有基因的堿基總數(shù)與DNA分子的堿基總數(shù)相等嗎?
不相同,全部基因的堿基對總數(shù)小于DNA分子堿基對總數(shù)。
通過資料1與3能夠得出什么樣的結論?
說明基因是DNA的片段,基因不是連續(xù)分布在DNA上,而是由堿基序列將其分隔開的。
資料2與4說明了基因具有怎樣的特性?
基因能控制遺傳性狀。
綜合以上資料分析得出一個DNA分子上有許多個基因,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DNA上。
3、DNA片段中的遺傳信息。
播放課件:展示基因與生物性狀的圖片。
(1)DNA分子上有許多基因,必然蘊含了大量的遺傳信息,那么遺傳信息蘊含在哪里呢?
(2)DNA分子的堿基排列順序是如何體現(xiàn)遺傳信息的多樣性和特異性的?
(3)DNA分子中堿基的排列順序千變萬化,說明DNA分子的結構具有什么特點?
(4)每個DNA分子堿基的排列順序不同,說明DNA分子的結構具有什么特點?
4、課堂小結
帶領學生總結本課知識:基因與DNA的關系;遺傳信息蘊含在DNA片段中;0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五、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把知識整合進行教學,通過資料分析配合豐富的圖片信息,聯(lián)系前面所學知識作為證據(jù)輔助教學提高了課堂效率,這對學生通過逐步理解來掌握知識也非常有益,輕松突破教學重難點,同時情感態(tài)度也得以升華。但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時間緊,所以給學生探究討論的時間不足,對提高學生興趣和教學效果有一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