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斌斌
摘 要: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薄拔馁F深,意貴新”,如何注重學生的心靈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寫出富有新意和個性的作文呢?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看到了問題的實質(zhì)。一切要從心靈開始,從簡短的遣詞造句轉(zhuǎn)入培養(yǎng)豐富學生的心靈上,從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開始……
關鍵詞:豐富心靈;獨特感受;“亮點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2-215-01
在日常作文教學中,學生的作文缺少獨創(chuàng)性,無鮮明的個性特征。我們常以教給學生習作的方法,如何開頭、結(jié)尾,如何記敘、描寫、抒情為主,學習組段成篇及過渡如何審題、立意、選材。卻忽略豐富學生的真實的心靈感受,只是注重形式與方法的訓練。作文教學改革要盡可能地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自己的意思,跟隨心走。
一、因勢利導 張揚個性
1、重視情感因素的培養(yǎng)。我試著從改革傳統(tǒng)作文命題入手,探索給出選材寬泛、易于思維發(fā)散、充滿趣味的題目。比如,我可以采取一些“半命題”、“開放性命題”、“呈現(xiàn)內(nèi)容自主命題”以及觀察周圍的人事物景和“自選題材”、“自擬題目”等多種命題策略,使習作盡可能地符合學生的表達愿望。如題目《生活中的“1”》,這里的“1”,不陌生的數(shù)字“1”,可使學生想到了第一次拿冠軍,第一件滿意的作品,一次不平常的經(jīng)歷,一個不普通的朋友……再如《?……!》‘這是由3種標點組成的題目,由標點展開想象,也可以寫發(fā)生在標點符合王國里的;可以是發(fā)生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可以寫當天的天氣;也可以寫體育賽事…… “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我設計了《假如我會克隆》,孩子們提出假如克隆水,解決電源的緊缺;克隆大片的樹林,防止沙塵暴;克隆人體器官,去幫助正等待幫助的病人等。面對敘利亞的戰(zhàn)亂,設計《鴿子呼喚和平》、《__的訴說》等。這樣,習作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學生越來越喜歡習作了,習作的能力也越來越高了。
2、注重多項思維的培養(yǎng)。教師應多側(cè)面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F(xiàn)代教育理論認為,一切教育的影響必須通過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以《校園》為例,在一般常規(guī)的思維下,學生大多是寫“美麗的校園”,“高大的教學樓”,“可愛的學生”,“辛勤的園丁”。這是由于觀察的事物角度相近,看到一般屬性,所以相似或雷同。如果引導學生變換時間、空間等角度觀察和思考,那就有了不一樣的感覺。如《我贊*小的自留田》、《*小,113周歲了》、《*小,今天真熱鬧》、《冬日,*小美景》,《忘不了校園中的一草一木》、《我的樂園——*小》……
顯然,同一素材、如果以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觀點去創(chuàng)作,選材和立意更具有鮮明的個性了。我們教師鼓勵、引導學生多方位、多角度地出新求異,最大限度地活躍學生思維,在不同見解的相互碰撞、交流,營造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求異”氛圍。在此氛圍中,使“求異”思維萌芽、生長。
二、開放教學 釋放心靈
所謂開放教學,就是要引導學生學習“大語文”,把注意力投向廣闊的生活,把社會作為課堂,就是去感受時代氣息和把握時代脈搏,去認識周圍的世界,擺脫傳統(tǒng)的教學中條條框框的桎梏。兒童面對的世界,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往往自然而然地激起強烈的探索欲望。作文的開放教學,需要強調(diào)的是觀念上的開放,是學生心靈的釋放。引導學生對各種現(xiàn)象進行思考、討論,領悟到正確感受和認識生活的觀點和方法,寫出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富有真情實感的個性作文。在看似平淡無奇的社會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好的東西,提煉出有價值的作文材料。例如:學生回家嘗試做家務——煎蛋。第二天,學生紛紛暢談自己的煎蛋的過程,根據(jù)自己的不同體驗和感受,寫出《經(jīng)過3次失敗,我終于成功了》、《爸爸鼓勵我戰(zhàn)勝困難》、《原來這么不容易啊》、《我舍不得吃掉我的作品》、《嘿嘿,我的手藝不錯》、《看看我的勞動成果》等不同經(jīng)歷的文章。最有意思的是,有一個學生從“波浪線”圖形,想到炒股迷媽媽臉上的天氣預報。股市漲了,媽媽的眼角往上翹,而股市跌了,媽媽的眼角就往下垂。時間長了,從媽媽的臉上就可以知道每天的股市行情。
看來,作文指導盡量減少對學生的束縛,力求培養(yǎng)學生習作的能動性,激勵學生想說想寫,幫助學生會說會寫,給學生一個充分自主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說好寫好,鼓勵寫出個人的獨特感受。在作文中記錄下來的,將不是情感的貧乏,讀到的也將不再是雷同的事件和干癟的套話,而是一種心靈之聲的交響曲。
三、挖掘“亮點” 暢享作文
對學生來說,習作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是學生的個性體驗和真實情感的結(jié)晶。珍視尊重學生在學習發(fā)展中的獨特體驗,是我們當今教育生命的希望所在。因此,我提倡在學生“交互型”評價習作時,注重多角度、多層次地從內(nèi)容、形式、表達、情感等人文性方面最大限度地尋找“亮點”,重視作品中富有時代特征的個性。既可以大到選材立意,也可以小到優(yōu)美的詞句,精彩的句子、段落等均是“亮點”的挖掘?qū)ο蟆?/p>
如: “感人,充滿真情!”、“字字、句句流淌著美”、“想象特別豐富”等評語。鼓勵學生在賞讀自己或同學的作品時,站在欣賞的角度閱讀,帶著濃厚的興趣,邊讀邊找閃光處,并寫上讀后感受。這樣,既展示欣賞者獨特感,又尊重習作者的個性體驗,培養(yǎng)求異思維及審美、鑒賞、創(chuàng)新能力。
在展示“亮點”后,再拓展“亮點”。也就是挖掘“為什么有如此的亮點?!比?,有學生這樣評價:“從作者的自言自語中,我體會到爸爸的愉悅心情,別具一格。”、“文中引用詩句非常得當,說明作者積累知識多,值得學習?!?、“小作者的想象合情合理,特別真實?!?、“動作的描寫細致生動,充分體現(xiàn)特點” 實踐證明,讓學生參與批改,學生的思想認識得到提高,他們自改能力得到培養(yǎng),達到“修辭立其誠”,同時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因為由此及彼,使學生水到渠成地由他人之長聯(lián)想到自己之短,由語文學科輻射到其他學科,課內(nèi)聯(lián)系到課外,從中在賞識與評價中學會了如何習作,提高認識,陶冶情操,學會做人。
作文互動交流時,隨機評議,及時反饋調(diào)控,在評議欣賞中形成“讀者”與“作者”、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多向的信息交流局面?!敖换バ汀绷曌髟u價,真正讓學生做評價的主人,珍視學生個性,正是珍視尊重教育生命的體現(xiàn)。在作文評價中,學生的習作勞動成果就會受到充分的欣賞和肯定。
老師們,在作文教學中,別忘引導學生學會用眼睛觀察人、景、物、事,用心靈感悟人生,自覺地追求創(chuàng)新思維,彰顯個性潛能,將自己的真切思想和情感傾注于字里行間,在習作中歷練文筆,在文字中升華靈魂,創(chuàng)出個性化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