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松江
【摘要】地下綜合管廊一般跨越主干道、溝河、水渠等,交通影響因素多,行車干擾大,建設環(huán)境復雜、施工方式多變,工程量大,工期緊,場地狹小,多工種作業(yè)相互干擾,且雨季及夏汛對基坑施工影響極大,必須引入風險管理思想,對影響施工安全的危險源進行識別,根據危險性大小對危險源點進行分級管理,同時嚴格落實安全責任制,實施逐級安全交底,立體安全督查,以科技保安全。
【關鍵詞】綜合管廊;安全管理;危險源;風險管理
1、引言
城市地下管線是指城市范圍內供水、排水、燃氣、熱力、電力、通信、廣播電視、工業(yè)等管線及其附屬設施,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yè)化、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城市地下管線長度快速增加。2004~2013年,全國城市供水、排水、天然氣、熱水等基礎設施管道的長度分別增長了80.36%、112.33%、443.99%和158.12%。但是,這些地下管線多頭規(guī)劃、分批建設、協(xié)調性差、管理混亂的現象十分普遍。
為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城鎮(zhèn)化發(fā)展質量,國家層面在推進綜合管廊規(guī)劃建設方面做出一系列部署。國家新型城鎮(zhèn)化規(guī)劃(2014~2020年)提出,要統(tǒng)籌電力、通信、給排水、供熱、燃氣等地下管網建設,推行城市綜合管廊,新建城市主干道路、城市新區(qū)、各類園區(qū)應實行城市地下管網綜合管廊模式。2015年4月,財政部、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評選出國家首批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10個,從建設資金、技術標準等方面,給予科學引導和大力支持。
2、鄭州市金水科教園區(qū)綜合管廊項目概況
鄭州市中心城區(qū)地下綜合管廊工程金水科教園區(qū)項目位于鄭州市東北部,南接鄭東新區(qū)龍湖和龍子湖區(qū)域,北至黃河南岸,西起中州大道,東至京港澳高速輔道,規(guī)劃面積56平方公里,金水科教園區(qū)包括興達路(輔道東路~惠科環(huán)路)、楊金路(博學路~惠科環(huán)路)、漁場路(興達路~鴻發(fā)路)3條道路的綜合管廊。
興達路(輔道東路~慧科環(huán)路)綜合管廊長約2833米,全路段管廊采用一種標準斷面,為四艙結構,分別為綜合艙1(污水、熱力)、電力艙(高壓、中壓)、綜合艙2(給水、再生水、通信)和燃氣艙(燃氣),管廊斷面總寬度為12.95米,高3.8米,其中綜合艙1高度按照污水管線縱坡進行變化。最高處為5.8米高;楊金路(博學路~慧科環(huán)路)綜合管廊長約2340米,全路段管廊采用一種標準斷面,為四艙結構,分別為綜合艙1(污水、熱力)、電力艙(高壓、中壓)、綜合艙2(給水、再生水、通信)和燃氣艙(燃氣),管廊斷面總寬度為12.15米,高3.8米;漁場路(興達路~鴻發(fā)路)綜合管廊長約1489米,全路段管廊采用一種標準斷面,為三艙結構,分別為燃氣艙(燃氣)綜合艙1(電力、給水、再生水、通信)和綜合艙2(污水、熱力),管廊斷面總寬度為9.4米,高3.8米。
3、金水科教園區(qū)綜合管廊項目安全管理特點分析
金水科教園區(qū)綜合管廊項目,采用明挖法施工,施工內容廣泛,專業(yè)繁雜,包括了各種施工地點、施工環(huán)境、施工方式,工程量大,工期緊,場地狹小,多工種作業(yè)相互影響干擾;且為黃河沖積區(qū),地基為軟基,含水率高;夏季汛期施工對基坑穩(wěn)定影響極大;且受賈魯河、西干渠泄洪導排影響;楊金路施工跨主干道,交通影響較大,車輛運營安全受影響;興達路連接東四環(huán),為主要交通要道,行車干擾大。
管線拆遷及管線保護較多,涉及熱力、燃氣、雨污水、自來水源水管、光纜二次改遷、高壓輸電線等,且管線古老,桿線高度普遍不足,國防光纜、施工場地狹小且交通干擾大。
深基坑開挖,既有高空作業(yè),也有地下施工作業(yè),既有一次性作業(yè),也有改造、整治等維護內容,既有空曠的作業(yè)場面,也有市區(qū)繁華地段的作業(yè)環(huán)境。所以,作業(yè)場所和作業(yè)環(huán)境有著相當程度的復雜性,這就給工程安全管理帶來了較大的困難。
針對以上特點,項目引入風險管理思想,對影響施工安全的危險源進行識別,根據危險源點危險性大小對危險源點進行分級管理,對不同等級的危險源,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逐級安全交底,立體安全督查,以科技保安全。
4、綜合管廊施工過程的危險源識別
項目開工前,成立危險源辯識評價小組,對危險源進行識別時充分考慮正常、異常、緊急三種狀態(tài)以及過去、現在、將來三種時態(tài)。主要從施工準備、施工階段、關鍵工序、工地地址、工地內平面布局、建筑物構造、所使用的機械設備裝置、有害作業(yè)部位(粉塵、毒物、噪音、振動、高低溫)、各項制度(女工勞動保護、體力勞動強度等)、生活設施和應急、外出工作人員和外來工作人員等角度出發(fā),重點放在工程施工的基礎、主體、裝飾、裝修階段及危險品的控制及影響上。金水科教園區(qū)綜合管廊項目危險源辨別如下:
1.腳手架、模板支撐體系、起重吊裝、物料提升機、基坑施工,降水引起建筑物傾斜、局部結構工程或臨時建筑(工棚、圍墻等)失穩(wěn),造成坍塌、倒塌意外;
2.高度大于2m的作業(yè)面(包括高空、洞口、臨邊作業(yè)),因安全防護設施不符合或無防護設施、人員未配備勞動保護用品造成人員踏空、滑倒、失穩(wěn)等意外;
3.焊接、金屬切割、沖擊鉆孔(鑿巖)等施工及各種施工電器設備的安全保護(如:漏電、絕緣、接地保護等)不符合,造成人員觸電、局部火災等意外;
4.工程材料、構件及設備的堆放與搬(吊)運等發(fā)生高空墜落、堆放散落、撞擊人員等意外;
5.室內涂料(油漆)及粘貼等因通風排氣不暢造成人員窒息或氣體中毒重大危險源。施工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臨時存放或使用不符合、防護不到位,造成火災或人員中毒意外;
6.工地飲食因衛(wèi)生不符合,造成集體中毒或疾病等
5、危險源風險評價及應對策略
金水科教園區(qū)綜合管廊項目采取LEC(表4-1)評價法,對危險源進行評估,依據危險源所帶來的風險大小確定風險是否可容許,根據評價的結果對風險進行分級,按不同級別的風險有針對性地采取風險控制措施。根據危險源點危險性大小對危險源點進行分級管理。
根據LEC方法評價,主要重大危險源見表4-2
對于極高風險的危險源,作為重點的控制對象,制訂方案實施控制;對于高風險的危險源,應采取應急措施,在方案和規(guī)章制度中制訂控制辦法,并對其實施控制。對于中風險的危險源,努力降低風險,但應仔細測定并限定預防成本,在規(guī)章制度內進行預防和控制;對于低風險的危險源,考慮投資效果更佳的解決方案或不增加額外成本的改進措施,需要監(jiān)測來確??刂拼胧┑靡跃S持。
危險源管理采用“預防為主”,全面并突出重點方法管理方式,將整個危險源點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它通過對有關的人員、設備、環(huán)境、信息等諸要素的綜合管理,取得危險源點控制的最佳效果。對系統(tǒng)整體安全目標的追求,勢必導致對各管理要素提出更高的要求,從而有助于實現安全管理的標準化、規(guī)范化和科學化。
6、建立安全管理體系,全面落實安生生產責任制
安全生產責任制是保障安全生產最基本、最重要的管理制度。只有明確各單位、各部門、各崗位的安全生產職責,分清責任,各盡其責,才能形成嚴密科學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崗位責任書,完善安全巡查、安全交底、安全教育制度,制定安全手冊及安全操作規(guī)程等,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的方式,確保各崗位各員工都參與安全管理。
完善施工安全培訓機制,完善班前會制度,規(guī)范應接受培訓的人員,人員分為必須培訓、適當培訓兩種。項目部應成立安全管理小組,定期對從業(yè)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和新員工上崗前培訓,嚴格執(zhí)行持證上崗制度
建立立體安全檢查督查制度,定期召開工程例會,及時發(fā)現和解決安全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和隱患,防患于未然:在進行日常巡查的基礎上,針對安全施工組織定期檢查和評定,通報評比結果,并以文件形式轉發(fā)給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對出現的問題,由專項負責人督促責任單位落實整改,并且及時跟蹤、反饋。
結語:
在綜合管廊項目工程施工過程中,安全施工始終貫穿于工程施工的整個過程中,涉及到很多工序,以及很多的施工人員,因此安全管理工作任重而道遠,不得有絲毫松懈和麻痹,同時要樹立與強化維護企業(yè)的社會信譽和經濟利益,保護國家和集體財產及職工生命安全,科學管理,規(guī)范施工,統(tǒng)籌安全與生產、安全與進度、安全與質量、安全與效果與效益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