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
(云南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云南 昆明 650203)
[摘 要] 機械工程材料課程是機械類專業(yè)重要的主干技術基礎課,為了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工程材料綜合運用能力,將翻轉課堂教學理念應用到了機械工程材料課程教學之中,做了一些新的嘗試,力圖為推進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高等院校工科類課程的深度融合提供參考。
[關 鍵 詞] 機械工程材料;慕課;翻轉課堂;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3-0082-01
機械工程材料課程是機械類專業(yè)學生的技術基礎課,它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為了組織和協(xié)調好課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使學生盡可能掌握、理解該課程內容,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學習興趣,我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到機械工程材料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現(xiàn)分享出來與大家共同學習探討。
一、教學現(xiàn)狀
機械工程材料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能夠學以致用。然而由于它具有概念多、理論性強、涵蓋內容廣等特點,加之教材內容陳舊、知識更新慢,同時,隨著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使機械工程材料課程課時不斷被壓縮,教學內容卻有增無減。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每堂課不得不機械地把全部時間都用在理論知識的灌輸上,而忽略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導致學生進入實驗室后表現(xiàn)得茫然無措,不能獨立進行操作,而只能順應實驗指導教師的預設軌道來完成。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施的方法
翻轉課堂是指教師在上課前將音頻、視頻或電子教材等數(shù)字材料分發(fā)給學生,讓其預先進行自主學習,再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解惑、釋疑和探究等互動,并完成課堂練習的一種新的教學形式。“慕課”是翻轉課堂這種新型的教學方法中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主要方法。“慕課”即大規(guī)模在線開放課程,它不限時間、地點,只要有網絡的地方都可以通過“慕課”平臺進行學習?!澳秸n”反映的是以“學”為本的教學價值取向,從而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基于“慕課”平臺的機械工程材料課程翻轉課堂教學實施方法分為以下4個階段。
1.以基礎資源、生成資源、交流反饋為實施點,構建機械工程材料翻轉課堂的教學新模式?!澳秸n”平臺可以為學習機械工程材料課程的學生提供基礎的學習資料,而學生也可以把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或課外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相關事例或總結的經驗、理論知識進行整理,然后再傳到平臺上豐富“慕課”資源,為其他學生學習提供借鑒。交流與反饋是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生之間或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是學生和教師自身對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效果的反饋和評價。
2.要注重以特色展示、主題研討、鞏固釋疑為實施點,發(fā)揮課堂教學的核心作用,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加以解決,最終達到鞏固所學基礎知識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保護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教師只在其中扮演指導者、引導者的角色。
3.以課程任務、社會實踐為實施點,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激發(fā)學生深入探究的意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制定一些課程任務,比如讓學生擔當教師的角色,任選一部分機械工程材料課程教學內容進行講解,并以視頻的形式上傳到“慕課”平臺,讓其他學生進行學習和評價。也可以組織學生到相關企業(yè)進行社會實踐,以提高學生的實操能力,豐富學生的課程體驗。
4.改革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構建多元的學習效果評價體系。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評價應打破以往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只注重紙質考試成績的單一考核方式,而應向多元化考核方式轉變。在多元化考核模式下,學生的考核成績應由以下幾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基礎知識考核部分,由平時翻轉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測試和最終的期末試卷成績兩部分組成;第二部分是實踐考核部分,該部分考核內容主要是學生平時的實踐報告、課程設計等;第三部分是課程參與度考核部分,考核依據(jù)為學生在翻轉課堂教學系統(tǒng)中自主學習的登錄次數(shù)、后臺登錄時間、課程教學中的發(fā)言積極程度及學生在各階段完成的課程選題情況等。
三、存在的問題
基于慕課的課堂翻轉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嘗試,還處在探索階段,所以在實施初期應注重解決以下幾點問題:
1.注重引導學生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變被動為主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應注重提高教師對翻轉課堂教學形式的適應能力和教學的主動性,從而更好地組織課堂教學。
3.為了檢驗機械工程材料課程的教學效果,監(jiān)督與促進教師教學的主動性,應構建完善的教學效果評價體系。
總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機械工程材料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更牢固地掌握理論知識及提高實踐水平,是教學中一個成功的嘗試,為了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更加完善,還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不斷進行新的嘗試,以期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雷聲,吳躍波.工程材料與成形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28(3):61-64.
[2]孫繼兵,丁賀偉,王清周.機械工程材料精品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輕工教育,2010(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