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維武
摘 要:科技的發(fā)展帶動工程施工技術的進步,新技術和新材料在工程施工中的應用越來越多。在現代的建筑橋梁施工過程紅,新技術和新材料也得到廣泛使用,為我國基礎設施建設質量的提高和國家經濟的發(fā)展提供動力。因為現代橋梁建設對于施工技術和質量的要求都比較高,施工難度也比較大等特征,這些都是促使無拉桿模板技術產生的原因。這項技術在橋墩施工中的應用大大加快了施工進度,工程質量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對于這項技術的研究對于進一步提高我國現代橋梁建設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無拉桿模板技術;橋梁;橋墩;施工;應用
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使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改善,我國居民的汽車保有量迅速增加使,道路交通多面臨的壓力逐漸增大,國民對交通道路建設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促使先進的施工技術不斷投入到工程建設施工當中。作為先進技術引入到橋梁橋墩建設施工當中的無拉桿模板技術對我國橋梁建設質量的提高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也促進了我國國家經濟的發(fā)展和建筑單位利潤提高。對這項技術的研究可以促進其進一步改進和發(fā)展和現代橋梁建筑水平的提高,為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一、模板施工工藝
1.無拉桿外模板施工
無拉桿外模板具有負載能力大、可調性強、準確度高、安裝簡便和安全性高等特點和優(yōu)勢,所以在現代橋梁建筑施工過程中的使用越來越多。
1.1外模板桁架設計
外模板銜架由方鋼和調節(jié)絲杠組成,絲杠的作用主要為調整模板的大面平整度,起到微調的功能外模的剛度主要取決于可調桁架的寬度,施工中對2.5米高度的模板桁架寬度取值1.2米,滿足不大于L/1000的變形要求。
1.2外模板拼裝和拆除
無拉桿模板技術在現代橋梁施工中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我國現代化橋梁的建設質量,作為該技術在橋梁和橋墩施工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外薄板的拼裝和拆卸是整體橋梁施工的前提。施工過程總,外模板的吊裝高度應該按照實際施工的環(huán)境情況、橋墩的間距和高度以及吊裝的技術能力進行具體規(guī)劃,借由吊車的助力分步對大片的板塊進行吊裝。在施工時一定要預先對承臺頂的高程和輪廓線進行預估和反復檢查,才能確保板塊拼接的緊密程度和橋墩的建造質量,保證板塊拼接的速度和質量。同時,在施工過程中還要求施工和管理部門做好施工應急措施,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管理規(guī)范,定期對施工效果進行檢查,如果發(fā)現有施工不達標準的現象進行及時處理和補救,進而保證橋墩模板安裝位置符合標準,確保橋墩施工質量,為后期橋梁施工的質量和效率提供保障。
施工時還要保證承臺頂面也模板連接面之間的平整程度,確保沒有縫隙,才能夠防止混凝土泥漿流失的問題出現,在有時好要對承臺頂和模板連接處的縫隙進行填充。在模板吊裝及拼接過程當中一定要謹慎施工,防止模板發(fā)生碰撞和摩擦,施工時一定要有專業(yè)人員在現場進行施工調配和監(jiān)督,保證施工按要求標準有序進行,按順序對模板進行安裝和拼裝。
在進行模板拆除時要注意不能使用尖利或沖擊力較強的設備進行操作,否則將造成模板變形,甚至損壞;更有可能造成混凝土澆筑施工表面變形。拆除模板時同樣還要借助吊車來進行操作,要先將連接模板的鋼絲繩進行固定再拆除螺絲和斜拉桿等固定工具就可以將模板輕松拆卸開來。最后還要對拆卸下來的模板進行清污處理和詳細的檢查,再遵照標準規(guī)定對模板進行保存處理,為以后的模板使用做好充分的準備,促進模板的循環(huán)利用,節(jié)省工程建設成本。
2.內模板施工工藝
內模板設計思路墩身內模板采用20cm,30cm平面模板和圓角模板拼裝組成,模板高度分1500mm、1000mm、500mm三種形式,通過三種高度的組合可拼裝成符合設計要求高度,模板采用豎向支立,拼裝時模板間需要采用雙面膠填塞內模板加固方案內模板加固采用80X60cm間距布置,采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頂部及肋角模板全部采用鋼模板加固,為保證鋼模板整體受力均勻,特在鋼模板下支墊5X10cm方木,方木配置方向和模板配置方向按90°布置。
為保證墩身施工的外觀質量,施工縫保證在同一條直線上,所以在進行內模板拼裝時,內模板高度根據外膜高度進行控制調節(jié)。
3.墩身預埋件
預埋件是墩身施工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所以預埋件位置和數量的準確控制也是墩身施工的關鍵工序之一。為解決預埋件準確性問題,施工中采用內外上螺母的方法解決。
4.模板位置調整
模板吊裝拼接完成后,需要對其位置進行適當的調整,模板位置的調整對模板功能的充分發(fā)揮其中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確保模板位置調整的準確性,可采用精密的測量儀器進行校正。
二、現場施工操作難點與要點
作為大體積墩身無拉桿模板施工,最突出的難點是如何有效地防比模板變形所造成漏漿問題,施工過程中模板拼裝接縫使用雙面膠進行填塞,防比漏漿墩身拆模施工安排在當天溫度較高時段進行,防止溫度差造成的收縮裂紋,拆模后及時采用塑料薄膜進行包裹養(yǎng)護。
(1)在進行橋梁墩身無拉桿模板施工過程中,最突出的施工技術難點就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來防止因模板變形而造成的漏漿現象,施工過程中可采用雙而膠將模板拼裝接縫填塞密實,防止漏漿。
(2)析架的預拱度對橋梁墩身無拉桿模板工程施工質量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依據已有工程經驗,結合實際工程的現狀,對析架預留拱度的高度進行合理設計,避免在后續(xù)工序施工過程中因設計不當而造成的高度不夠或因拱度的高度對橋梁墩身質量造成影響。結合現場施工條件,控制混凝土的灌注速度為1.0m/h,并預留高度為5mm的預拱度。
(3)在進行預埋件按照過程中,應嚴格確定預埋件的數量和平而位置,確保按照的準確性。
(4)在對橋梁墩身模板拆除施工時,選擇適宜的環(huán)境溫度,待環(huán)境狀態(tài)比較穩(wěn)定的時載進行橋梁墩身的拆模施工,以防止溫差過人或環(huán)境急劇變化對橋梁墩身造成影響,導致混凝土表而出現人量裂縫而對后續(xù)工序的施工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同時,模板拆除后應采用塑料薄膜對橋梁墩身及時進行養(yǎng)護。
三、結語
總而言之,無拉桿模板技術因為施工操作容易、簡便快捷、施工成本低安裝準確性高等特點成為現代橋梁施工中經常運用的一項技術。它能夠提高橋梁建設施工的質量,縮短橋梁建設時間,降低整體工程施工成本,使橋梁使用年限得到一定程度的延伸,同時還能都降低建筑施工單位的建設成本,提高施工利潤,還能推動國家經濟效益的增加。深入對這一技術的研究,發(fā)現我國在此技術應用中的不足,提高相關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技術水平,完善施工管理體系,是保證提高我國這項技術應用水平的前提,可以推動我國橋梁施工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為我國建設和經濟發(fā)展帶來更加充足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李玉峰.無拉桿模板技術在橋梁橋墩施工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01)
[2]方瀟,邵海波.試論無拉桿模板技術在橋梁橋墩施工中的應用[J].科技與企業(yè).2013(21)
[3]彭春勝.橋墩施工中無拉桿模板技術的應用探討[J].交通世界.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