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缽
【原文】
螞蟻上樹
星期天的晚上,晚飯時間就要到了。平時很少做飯的爸爸忽然說要給我和妹妹做一道“螞蟻上樹”的菜?!拔浵伾蠘洹笔且坏朗裁床四??(這里的描寫太過簡單,只有一句話不足以表現(xiàn)自己的驚奇,可以連續(xù)用上兩三個相關聯(lián)的疑問句,制造懸念,渲染氣氛,以吸引讀者的好奇心)懷著激動的心情,我跟著爸爸來到廚房看他做菜。(“激動”用詞不當,應該改為“好奇”。)
只見爸爸先把一塊瘦豬肉剁成肉末放在一邊備用,然后在鍋里倒入半鍋水,等水燒開后放入粉絲,接著撈出來,把它放在一邊。(剁肉末、焯粉絲的過程描寫太過簡單,跳躍性太強,讀者沒看明白爸爸焯粉絲的過程)爸爸在鍋中倒入油燒熱,(前面寫到鍋中有熱水,這里又寫“在鍋中倒入油”,容易讓讀者產生疑惑,應該交代清楚這口鍋是另外一口鍋)接著放入蒜茸、蔥花、姜末等煸炒,再放入豬肉末,淋上高湯、豆瓣醬、醬油、香油和白砂糖,加入粉絲煮到湯汁收干。(炒制“螞蟻上樹”的過程是習作的重點,小作者只寫了簡單的三句話,太過籠統(tǒng)了。菜名為“螞蟻上樹”,那這道菜是不是看起來像螞蟻爬上了樹呢?爸爸放入肉餡后肉餡的顏色變化的過程是否可以細致寫一寫?加入粉絲后,肉餡沾滿粉絲的樣子是否需要詳細寫一寫?另外,整個炒菜的過程如用“接著”“然后”等過渡詞加以銜接會使習作更富有層次,條理分明。)
“孩子們,‘螞蟻上樹出鍋嘍!”(除了語言描寫,還可以添加爸爸說話時的語氣,也可以添加爸爸是怎么把它從鍋里盛出來的,用什么盛放的,盛好后端到哪里去?當然,還可以寫寫“我”在一旁的反應,通過側面描寫表現(xiàn)菜的誘人和爸爸廚藝的高超)妹妹聽見了,放下手中的布娃娃跑了過來。我們圍在餐桌旁,爭先恐后地品嘗美味的“螞蟻上樹”。(妹妹過來跟“我”爭著吃這一描寫加得很好,進一步突出了“螞蟻上樹”這道菜美味的程度,也從側面突出了爸爸廚藝的高超,但是敘述得還不夠,還需要進一步渲染)我夾一筷子放進嘴里,口感清淡,爽滑美味,真是別有風味??!爸爸真是我們家的大廚師,能把這么平常的粉絲做得如此美味!我問爸爸:“爸爸,你手藝這么好,為什么不開飯店呢?”“是啊,是啊!”妹妹也跟著喊。“我啊,只給我愛的人做好吃的!”(對話分段,條理會更清晰)哦,我明白了,原來這菜里融入了爸爸愛的味道,難怪如此美味?。。ㄟ@句描寫揭示了“螞蟻上樹”這道菜味美的根本原因,升華了感情,是全文的點睛之筆。不足之處是沒有另起一段,不能很好地突出中心。)
我愛吃爸爸做的菜。(這段話顯然畫蛇添足,因為前一段已經用“哦,我明白了,原來這菜里融入了爸爸愛的味道,難怪如此美味”一句點睛之筆作為結尾,將感情表達到位了,所以應該刪去不用。)
【指導】
本文通過描寫爸爸炒制“螞蟻上樹”這道菜表達了爸爸對家人的愛,選材雖然普通卻很有深意。但小作者對爸爸炒菜、“我”和妹妹搶菜吃的過程的描寫太過籠統(tǒng),建議應該從爸爸做菜的第一步開始,充分運用動作、神態(tài)、語言等細節(jié)描寫將爸爸廚藝的高超進行生動描繪,再加以“我”和妹妹搶菜時的語言、神態(tài)等側面描寫,來突出菜的誘人,這樣于細微之處做足工夫,才會讓自己的習作打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