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將+彭森
摘 要:本系統(tǒng)是采用單片機AT89C51作為本設計的核心原件。利用7段共陰LED作為顯示器件。在此設計中共接入了2個7段共陰LED顯示器,用于記錄得分和比賽時間,顯示范圍可以達到0到99分,基本滿足賽程需求。計分按照倒計時,每次計時時間為12分鐘,當時間暫停和開始計時時給出報警。計時是倒計時,采用定時/計數(shù)0中斷,計分采用查詢的方式,查詢是否有鍵按下,如若有則跳轉到相應的計分子程序進行相應的計分。
關鍵詞:AT89C51;LED顯示;定時計數(shù)器
1 引言
籃球是一項充滿樂趣的運動,打籃球可以學到很多課本里沒有的東西,比如信任,合作,鼓勵等,現(xiàn)在籃球普及率已經很高,不僅僅是專業(yè)運動員的運動,也是普通老百姓的活動,不管是走在學校里,還是公園里,甚至是鄉(xiāng)村里,都能看到籃球場,都能看到打籃球的人,籃球已成為我們大部分人生活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每天都能聽到有人在談論籃球,說說自己喜歡的NBA巨星……因為喜歡籃球,所以打籃球,時不時會來場激烈的比賽,籃球計分器將讓我們擺脫用粉筆或記分牌計分帶來的不便,輕輕松松幾個按鈕開關就能讓我們記下分數(shù),讓我們感受到科技給我們帶來的巨變。
2 工作原理
本系統(tǒng)采用單片機AT89C51作為本設計的核心元件。利用7段共陽LED作為顯示器件。在此設計中共接入了8個7段共陽LED顯示器,其中4個用于記錄AB隊的分數(shù),每隊2個LED顯示器顯示范圍可達到0~99分,足夠滿足賽程需要,另外4個LED顯示器則用來記錄賽程時間,其中2個用于顯示分鐘,2個用于顯示秒鐘。賽程計時采用倒計時方式。即比賽前將時間設置好,即12分鐘,比賽開始時啟動計時,直至計時到零為止。本設計中設立了10個按鍵,其中8個用于設置兩隊的比分,1個用于交換場地,1個用于啟動和暫停等功能。
3 系統(tǒng)設計
圖1為系統(tǒng)設計框圖,系統(tǒng)硬件設計根據(jù)系統(tǒng)框圖,從系統(tǒng)框圖中可以知道,該系統(tǒng)中包含了預期設計的幾個部分。而核心部分是AT89C51單片機,單片機在系統(tǒng)設計程序的控制下,實現(xiàn)預期功能,連線過程中,由于上拉電阻過多,所以選擇RESPACK-7和RESPACK-8兩個排阻,使整體電路簡單美觀,本設計中未使用總線。
4 計分電路設計
該電路采用查詢的方式設計,即當有鍵按下時給出低電平,再用軟件查詢的方式檢查是否有低電平,如有則顯示相應的計分。所以在設計時考慮設計相應的上拉電阻,因為按鈕不能直接和單片機的引腳相連。按下相應按鍵可以達到本系統(tǒng)各個計分功能。各按鍵及對應功能如下:
RESEAT鍵:恢復比分和時間;
A+1鍵:顯示A隊分數(shù)加一;
A+2鍵:顯示A隊分數(shù)加二;
A+3鍵:顯示A隊分數(shù)加三;
A-1鍵:顯示A隊分數(shù)減一(防止在計分時按錯的情況);
B隊按鍵功能同上;
5 系統(tǒng)仿真
根據(jù)電路連接圖連接電路,在KEIL環(huán)境下編譯鏈接裝入issue7 Professional中,修改預定參數(shù),進行軟件仿真,點擊軟件執(zhí)行鍵,最終仿真成功得到圖2所示的結果:
6 結論
這次設計對我來說試一次難得的經歷,首先讓我對所學單片機課程有了全面的熟悉、新的認識和深刻的理解,對于Proteus軟件有了更熟練的掌握,在設計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難,經過多次的努力和嘗試最終成功,當然收獲遠遠大于成功。電路的連接不可放過每個細節(jié),少有疏忽就會出錯。對電路的整體布局也相當重要,一個好的布局對于理解和調試過程中的檢查錯誤不可缺少,還能使整個電路美觀,便于修改和創(chuàng)新。
本次設計當中還有想到的不足之處:設計有許多可新加的擴展功能,例如倒計時為0時給與鳴笛提醒,24秒進攻時間的顯示,隊員犯規(guī)次數(shù)的記錄與顯示等等,由于自己的能力有限,未能在本次設計中實現(xiàn)。
在這次的實踐與學習當中,盡管區(qū)間困難多多,但我還是從中學到了很多的新知識、新技能和解決困難的方法,也最終體驗到了經歷困難到最終獲得成功的那種無以言表喜悅??傊?,本次課程設計讓我收獲頗多,也希望自己能在以后的學習當中能堅持這種不懈努力,迎難而上的精神。
參考文獻
[1] 王思明. 單片機原理及設計與應用[M].北京:科學教育出版社,2012.
[2] 胡輝.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7.
[3] 戴佳. 51單片機C語言應用程序設計實例精講[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6.
[4] 張涵. 基于PROTEUS的電路及單片機設計與仿真[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
唐志將,邵陽學院信息工程系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yè)學生
通訊作者(指導老師)
彭森,邵陽學院信息工程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