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魏巍+苗小艷+劉輝
摘要:免疫學檢驗是醫(yī)學檢驗專業(yè)的重要學科之一,實驗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提高綜合實踐能力的重要教學手段,我們將傳統(tǒng)實驗教學模式與PBL相結合,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免疫學檢驗;實驗教學;PBL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14-0007-02
The Application of PBL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Mode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Immunological Test
YANG Guang,WEI Wei,MIAO Xiao-yan,LIU Hui
(School of Laboratory Medicine,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Dalian 116044,Liaoning,China)
Abstract:Immunology tes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disciplines of medical examination.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teaching method to cultivate students'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improve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bility.We combine tradi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 with PBL to achieve good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Immunology test;Experimental teaching;PBL
免疫學檢驗是研究免疫學技術及其在醫(yī)學檢驗領域應用的一門學科,是醫(yī)學檢驗專業(yè)的重要學科之一。高等醫(yī)學院校如何培養(yǎng)出臨床需要的高層次、高素質檢驗人才,是值得深入探討的教學課題。實驗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提高實踐技能的重要教學手段和環(huán)節(jié)。如何兼顧實驗技能的訓練、科學思維能力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突破傳統(tǒng)教學觀念,實施傳統(tǒng)實驗教學結合PBL的教學模式,不斷探索嘗試,讓兩種教學模式優(yōu)勢互補,實驗教學收獲很大。
1 傳統(tǒng)實驗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過去實驗課內容多是單因素設計的驗證性實驗,實驗教學方法多采用“灌輸式”教學法,學生只需按實驗教材機械地完成實驗操作即可,始終處于被動地位;醫(yī)學檢驗專業(yè)本科學制五改四,新的教學大綱課時的減少,所以常規(guī)的實驗教學只能進行有限的幾項,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思維惰性。
2 PBL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
PBL(problem-based leaning)是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導向的小組討論式的教學方法。學生以提出的問題為中心,以主動參與者的身份進行學習,PBL是將學生放在學習主導地位上,提高了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1],使得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PBL在國內外醫(yī)學教育界已經得到認可及廣泛應用。
3 兩種教學模式相結合的實驗設計及實施
學生的實驗技能及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是需要在扎實的實驗技術基礎之上進行的,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非常重要,所以實驗課內容要結合基礎知識和鍛煉基本技能的前提下,結合PBL的教學理念,完成傳統(tǒng)教學與PBL教學模式的銜接?;趯W生之前對免疫學基礎理論課程的學習,有較好理論基礎,對提出的問題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1實驗問題的設計
由于酶免疫分析技術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對環(huán)境沒有污染等特點,已成為臨床免疫檢驗和生命科學研究中的常用技術,通過PBL教學,將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實驗技能訓練與臨床實際應用結合起來,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將實驗教學內容設計為兩大部分:抗血清的制備和ELISA 測定試劑盒組裝。針對每部分實驗提出五個問題,抗血清的制備:①如何制備顆粒性抗原和可溶性抗原?②免疫佐劑的種類及其作用機制?③制備抗血清時,如何選擇免疫動物及動物免疫要考慮哪些因素?④如何進行抗血清的純化及效價測定?⑤什么是凝集反應和沉淀反應?其影響因素及臨床應用?ELISA 測定試劑盒組裝:①酶免疫技術的特點及分類?②ELISA的方法類型及反應原理?③酶免疫技術中常用的酶和底物有哪些及其特點?④酶標記抗原或抗體制備的常用方法及注意問題?⑤如何評價酶免疫技術的臨床應用?
3.2實驗實施
以班為單位,每四名學生為一個實驗小組,指導教師需提前向學生提出問題,明確實驗目的和要求,學生借助圖書資源和網絡查閱資料,經小組討論,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在實驗課上先進行教學討論,各組每次推選一名學生發(fā)言,組內同學可以輔助說明,其他組學生可以提出疑問,教師圍繞題目中心給予必要的引導,指出優(yōu)點和不足,啟發(fā)學生進一步深入思考。學生根據討論結果進一步修改實驗方案,最終確定的實驗方案為:①實驗準備;②免疫原制備和鑒定;③免疫抗體制備;④抗體純化和鑒定;⑤酶標記抗體制備;⑥ELISA 測定試劑盒組裝;⑦實驗結果及綜合分析;⑧論文式實驗報告。在明確了技術路線后,教師對具體實驗流程、操作細節(jié)、注意事項等問題進行講解,根據實驗結果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使得前面問題的思考與解決自然過渡到下一問題的出現與思考。
微信群、QQ群可以隨時隨地建立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平臺,通過文字、語音等形式進行發(fā)送消息和資料、布置任務,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利于PBL教學的開展。
4 實驗教學的效果及評價
從整個實驗課程設計和實施后的情況表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結合PBL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對于自己設計的實驗出現的結果充滿期待,學習積極性很高。不僅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實驗操作能力,而且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培養(yǎng)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2]。
實驗內容涉及到免疫學技術及相關學科技術,包括ELISA、凝集和沉淀等免疫學技術,蛋白質純化、酶標記等生物化學技術,實驗內容包括四個系統(tǒng),即抗體系統(tǒng)、補體系統(tǒng),細胞系統(tǒng)和細胞因子系統(tǒng),充分體現技術內容的完整性。
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學生要有詳細實驗記錄,包括實驗需要試劑、設備和器材,并要求列出詳細清單,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實驗能力;各實驗小組在課下查閱大量的資料和文獻,協(xié)力設計實驗方案,實驗操作更需要集體協(xié)作,培養(yǎng)了文獻檢索能力和學生間團隊合作能力;通過討論,加強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互動,提高學生溝通技巧;實驗考核采用PPT講解和論文式實驗報告綜合評分標準,實驗報告書寫要求按論文形式完成,能對實驗結果、現象及方法加以分析評價,根據不同的試驗方法測得的結果比較方法的敏感性,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科研能力,也為科研論文的撰寫奠定基礎。
5 實驗教學中要注意的問題
PBL因其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綜合能力培養(yǎng)效果等優(yōu)勢已逐漸成為醫(yī)學院校在教學改革中的趨勢,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學生的角色轉變至關重要,要由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訉W習。PBL需要學生的積極參加,主動配合,需要學生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查閱文獻和資料,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和溝通,容易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由于長期接受灌輸型教育的影響,一些同學依賴性強,不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達不到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因此學生要有主動學習的自覺性。改革性的教學方式也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更新教學觀念,改教為導,教師要由主角轉化為配角。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具有高水平的專業(yè)知識及相關領域學科的知識[3],還要熟練掌握實驗過程和內容。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精心設計,提出并引入合適的科學問題,同時擅于控制課堂節(jié)奏,引導和糾正學生討論保持在正確方向,要具備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寓學于樂。
6 結論
醫(yī)學生的高等教育作為國家醫(yī)療實力的基石一直以來進行著多種改革與嘗試,免疫學檢驗與臨床醫(yī)學廣泛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檢驗專業(yè)人員應能正確理解檢測結果的臨床意義,協(xié)助臨床醫(yī)生正確地選擇相關實驗,是檢驗專業(yè)人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傳統(tǒng)醫(yī)學教育模式有其弊端和局限性,實現從注重知識傳授向更加重視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轉變,要及時更新教學觀念,推進教學內容和實驗模式改革和創(chuàng)新。PBL作為一種先進的教育模式受到了國內學者的廣泛重視[4],其目標不僅使學生盡量多地獲得學科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并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我們將PBL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結合,將醫(yī)學基礎知識與臨床知識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在實驗中證實或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對于培養(yǎng)高素質醫(yī)學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林佳,何冰,王洋,等.PBL教學法在臨床生物化學檢驗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評[J].高師理科學刊,2016,36(2):101-103.
[2]劉穎珊,田京,夏歐東,等.國外PBL教學對我國高等醫(yī)學教育的啟示[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5(8):21-22.
[3]周妍,吳巍.PBL 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模式探討[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6,18(1):30-32.
[4]李永剛,杜春霞,張恩宇,等.我國高等醫(yī)學教育中實行PBL教學的探討[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4(7):88-89.
[5]劉君. PBL教學模式在藥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6(7):766-766.
[6]李志華,馬群,戴軍,等.PBL在地方醫(yī)學院校免疫學檢驗實驗教學中的探索[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4(10).
[7]王學涵,賈民,解晨曦.綜合PBL教學法在臨床免疫學課程教學中的改革探索[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1,08(20):2529-2530.
[8]王豫萍,蔣紅梅,費櫻,等.PBL教學法結合傳統(tǒng)講授法在臨床微生物學及檢驗教學中的應用[J].貴州醫(yī)藥,2012,36(4):359-360.
[9]景曉紅,茍興春.傳統(tǒng)教學和PBL模式在醫(yī)學遺傳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0,9(3):334-336.
[10]王玉梅.PBL模式在外科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6,18(4):427-428.
編輯/王朵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