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園
(甘肅省臨夏縣幼兒園,甘肅臨夏,731800)
摘 要:古詩詞在語文教學中占主要位置,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 格式及韻律。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古詩詞的運用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化的熱愛,我國無數(shù)的詩人為我們創(chuàng)作了許多輝煌的詩篇和語句,這也是語言文化的一種精神,希望這些優(yōu)美的詩句可以一直流傳下去。
關(guān)鍵詞:幼兒園 語言教學 古詩詞 研究
中國古詩詞所呈現(xiàn)的都是精美絕倫的語句,讓人們表達無限的熱愛。在很多的古詩詞中有很多適合幼兒閱讀,能夠培養(yǎng)小朋友的文學素養(yǎng)以及對文字的感情。在幼兒園的語言教學中學習古詩詞,能夠讓小學生從小對文學的喜愛,學會怎樣運用古詩詞。學好古詩詞能為學生打好語言基礎(chǔ),對古詩詞進行學習能造就和改變一個人的性格陶冶情操。
一、古詩詞教育存在的誤區(qū)
想要學好文學的古詩詞就要重視幼兒教育,但是在教育中老師與家長都存在著某些誤區(qū),幼兒階段的小朋友對古詩詞的學習不能像小學生和中學生那樣逐字釋義,理解全篇詩詞的大意,會使得詩詞失去原有的文字之美,更不能去硬性規(guī)定小朋友一定要將哪幾首古詩學會甚至背誦。我們在教育教學中對古詩詞運用要注意如下幾方面:
第一,很多小朋友的家長對孩子要求過于嚴格,他們覺得孩子對古詩詞沒有徹底的理解,背誦的古詩詞是在鸚鵡學舌,僅僅記住了一些詩詞的發(fā)音,因此老師在教育中只讓小朋友朗讀兒歌。這種做法其實并不科學。我們知道,古詩詞也是一門藝術(shù),對于藝術(shù)教學,要讓兒童首先進行感知,所以,朗讀才是教學的第一步,也是基礎(chǔ)。有沒有理解詩詞并不是最重要的,當小朋友大聲地朗讀詩詞的時候,能夠體會到詩詞中十分優(yōu)美的平平仄仄的韻律。小朋友在朗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讀古詩詞時那種朗朗上口的感覺,通過最初的感知,去感受古詩詞韻律之美。他們會認為,古詩詞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難,并非只有大人才能學會詩詞。背誦古詩詞就像背誦兒歌一樣簡單快樂。
第二,太過于對古詩詞釋義,使得古詩詞學習變得枯燥乏味。老師和家長往往認為對于小朋友來說,古詩詞是最難懂的,因此在教育的時候費盡心思對詩詞的每一個字都進行翻譯。其實這種過度翻譯正是教育中的禁忌,它往往阻礙小朋友對詩詞意境之美的體會。將一些不需要釋義的字詞又解說一遍,不僅破壞了詩詞語言的美感,也是對小朋友理解能力的不信任。這樣一來,反而使得詩詞的教學失去了原有的效果。
第三,幼兒時期由于年齡問題對很多事物都很感興趣,又是記憶力最佳的時期,幼兒時期背誦的詩篇或者課文,會在腦海里保存很長時間,直到真正轉(zhuǎn)化成自己的知識。因此,家長和老師要重視小朋友在記憶力最好的階段背誦的東西,讓孩子背誦最經(jīng)典的作品。但是由于很多家長功利心重,把自己的孩子能夠背誦詩詞作為炫耀的資本,天天要求孩子背詩詞,這種做法很大程度違背了詩詞教育的目的。
二、體現(xiàn)古詩詞內(nèi)涵讓童心詩化
在幼兒階段學習古詩詞的好處很多,讓孩子從小樹立對文學的熱愛情感,可以讓小朋友從小具有對中華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熱愛,也在詩詞中準確地練習詞語發(fā)音,提高語言表達和運用能力,促進記憶力的不斷提高。我們應(yīng)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古詩詞進行教學:
(一)在想象中悟情
學習古詩詞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運用,還鼓勵學生對語言文化的發(fā)揮和想象。我們知道,一個人如果缺乏想象也就沒有審美,缺乏感情也就沒有藝術(shù)。對于幼兒園的古詩詞教育,讓小朋友充分進行情感體驗,對古詩詞移情,并產(chǎn)生共鳴。在學習中引發(fā)聯(lián)想,能夠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從中體會古詩詞的含義以及假設(shè)的意境和人物的形象,從而入境悟情。
例如:語文教師在教學生學習駱賓王的《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弊屝∨笥逊磸偷乩首x這首詩,將文字與畫面展開聯(lián)想,這時小朋友會告訴我們:“我看到一只白色的鵝在湖里游啊游?!薄拔铱吹胶镉幸恢基Z,它非常美!”通過這些古詩詞的學習能讓學生對語文有戀戀不舍的情感,并且從中可以感悟優(yōu)美的畫面。
(二)在美讀中見情
中國的古詩詞最初是吟唱的而不是用來朗誦的,即使不唱這些詩朗讀起來也非常美,鏗鏘有力,有著音樂般的旋律。老師對于古詩詞的教學,盡量少分析,抓住詩律的美韻多朗讀。自古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說法。 “讀書百遍,其意自明,其情自現(xiàn)”,將詩詞反復的朗讀,也可以讀出自己對詩詞的體會,把自己的情感融于詩詞之中表達出來。
例如:學習《登鸛雀樓》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詩詞所表達的情感是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教師也要培養(yǎng)孩子這種精神。
(三)在游戲中含情
幼兒時期的小朋友對古詩的學習要注重詩詞的鞏固練習。對于鞏固練習的詩詞要精心設(shè)計,否則會讓小朋友感到乏味。如果能融入游戲,小朋友則會學得很歡快,也會對詩詞的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同時老師也教得輕松。不僅如此,在教學中還可以將相同主題的詩詞并在一起。
例如:以春天為主題的詩可以這樣進行串聯(lián):— —小朋友,春天很美,有鳥兒在歡快的唱歌。一場春雨降落下來,將花瓣都打下來了。這時孟浩然看到了這樣的景象,立刻作詩《春曉》,我們大家一起來背一下吧。
——黃四娘家里的花兒都開放了,很多蝴蝶在采花,大家去黃四娘家看看吧。背誦《江畔獨步尋花》。— —在春天,過完春節(jié)不久,還會有一個非常重大的節(jié)日,在這個節(jié)日里,大家都會去給逝去的親人們掃墓,老師還會組織學生去給解放軍先烈掃墓。小朋友們知道這是個什么節(jié)日嗎?沒錯,來,我們一起背誦一下《清明》。對主題相同的詩詞進行串聯(lián)講解,能讓小朋友們將詩詞分成類別來記憶,更有助于小朋友們對詩詞的理解和運用。
三、結(jié)束語
在幼兒園的語言教學中對古詩詞有效的運用能提高學生對文學的情感,讓孩子背誦古詩詞是對孩子情操的陶冶,培養(yǎng)他們熱愛祖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和歷史意義上。從小重視詩詞的教育教學,符合教育的發(fā)展趨勢,也符合小朋友自身發(fā)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周亞芹.駐足國學,和孩子們一起聆聽窗外的聲音——適齡幼兒古詩詞欣賞教學的質(zhì)性研究[J].小學科學:教師,2016,(05)23-25.
[2]姜琦.加強幼兒能力培養(yǎng),促進全面健康成長——在學前教育中如何培養(yǎng)幼兒能力的問題[J].考試周刊,2016, (31)221-223.
[3]王榮.讓詩詞滋潤幼兒的心靈——在古詩詞誦讀中滲透道德養(yǎng)成教育[J].文教資料,2016,(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