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婭妮
摘 要: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習一門語言,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學習該語言所包含的文化。許多中學生學習英語時沒有跨文化意識,導致產生語用錯誤。筆者在文章中將重點從常見的錯誤、和錯誤解決辦法兩個方面出發(fā)論述,以期為相關人士提供些許幫助。
關鍵詞:初中英語學習;跨文化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國家與國家的聯系日益密切。要做到無障礙交流,語言固然重要,但文化因素也不可忽視。在跨文化交際中文化錯誤比語言錯誤造成的影響更嚴重,前者會造成交際的不愉快和誤會。英語作為我國學生的必修科目,十分受到重視。學好英語不僅僅只是掌握單詞和語法,還要養(yǎng)成跨文化意識,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跨文化交際》一書中指出,廣大師生意識到語言能力教育已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跨文化交際能力是外語教育的最終目的。
一、常見的文化錯誤
1、社會語言學方面的錯誤
交際中的一些表達方式,在某些文化中是合適的,但是在另一些文化中是不適合的。如果在表達中不注意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就會產生誤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比如中國人在路上遇到熟人,經常會隨口問一句“你去干嘛呀?”事實上我們并非有意去打探別人的隱私。別人常常會回一句“不干啥?!钡怯行W生會把這個習慣遷移到英語的使用中,比如他們遇到自己的外教會說“what are you going to do?”這對于外國人來說是非常不禮貌的,他們覺得你是在打探他們的隱私。
2、 文化習俗方面的錯誤
中西方文化習俗相差較大。中化民族是一個非常謙虛的民族。在面對別人的表揚時我們更傾向于自謙,否定別人的表揚,而外國人則會很高興地接受表揚。因此,在與外國人的交往過程中,他們會覺得中國人過于謙虛。中國人好客,請客吃飯時會準備很多菜,習慣于剩菜,也很會勸酒,這一點也與外國的文化相差較大。
3、 價值觀念方面的錯誤
價值觀念是最深層的文化。價值觀念深入人心,很難被察覺,猶如冰山隱于海底的部分,隱秘但卻最最根本。不同國家,價值觀念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相同點就是人類所達成的共識,即對真善美的追求。不同點也有很多,比如:時間觀念、家庭觀念、個人導向或集體導向等等。
4、 過于簡單、過于籠統地概括而導致的錯誤
這類錯誤是由于學生對西方的文化認識不夠全面導致的。一些學生對歐美國家存在一些刻板印象,認為歐美國家都是很富有的,歐美國家的人都很開放,外國的學業(yè)都很輕松等等。實際上,現實并非如此。
二、錯誤解決辦法
一些明顯的錯誤是很容易改正的,但那些與價值觀念有關的錯誤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才能改正。教師可以從如下幾方面幫助學生。
1、 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行為功能
每一大眾層次的文化語言行為都根植于深層文化。教師無法做到向學生介紹每一種外國人的行為。但是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行為背后的文化因素,以幫助學生舉一反三。然而,教師也要注意日常行為與深層文化并非一一對應,有些情況需要具體分析。
2、 幫助學生了解目的語國家人們的日常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
對目的語國家人們的日常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的了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對于具體情景預測出可能會出現的言語行為和非言語行為。目前許多出版的英語對話情景的書中都羅列了許多不同情景下的對話內容,但是大部分書并沒有說明對應情景下的對話原則。以英語中經典的打招呼為例,人們見面時一般都會說“How are you?”,回答一般都是“Thank you. Im fine.And you?”教師在教學生這類對話的時候最好指出,別人問“How are you?”只是打招呼,因此一般來說不管最近過得好不好都要說“I'm fine.”。因此教師要多做研究和歸納,總結經典場景下的對話原則。
3、 幫助學生了解目的語詞匯的文化內涵
學生對于目的語詞匯的文化內涵的掌握關系到他們對目的語的理解與使用。英語詞匯和漢語詞匯并非一一對應,而且盡管一些詞字面意思上相同,但人們對于該詞的態(tài)度也有所差異。比如dog一詞,雖然都是指狗,但是在英語國家偏向褒義,而在中國則帶有一些貶義色彩。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從目的語的基本詞匯開始,采用比較法教學,對中英詞匯進行對比。
三、結語
總之,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教師必須提高學生的文化敏感性。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因素正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要進行有效的文化教學,還有許多中西文化的對比研究等著我們去完成。
[參考文獻]
[1] 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2-3.
[2] 肖士瓊.跨文化視域下的外語教學[M].暨南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臺州學院 英語系,浙江 臨海 3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