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昌++胡雙成?張晶晶
[摘要] 目的 比較3聯(lián)與4聯(lián)根除法對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所產生的治療效果及成本。 方法 納入2016年4~12月我院收治50例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病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25例,A組采取4聯(lián)根除法,B組采取3聯(lián)根除法,比較兩組疼痛消失時間、Hp根除率、成本-效果。 結果 A組疼痛消失時間(5.63±1.75)d,明顯短于B組(8.18±2.06)d,且Hp根除率為96.00%,明顯高于B組72.00%(P<0.05);A組C/E為2.265,小于B組C/E為2.997。 結論 相對于3聯(lián)療法,對Hp感染患者采取4聯(lián)根除法可快速緩解疼痛癥狀,獲得更加理想的療效,且減少治療成本,值得推廣。
[關鍵詞] 3聯(lián);4聯(lián);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成本
[中圖分類號] R57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7)07-69-03
Cost-effectiveness of triple and quadruple erad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ZHU Linchang HU Shuangcheng ZHANG Jingjing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Futian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518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triple and quadruple erad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Hp) infe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50 patients with Hp infect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6 to December 2016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25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group A were treated by quadruple eradication, while patients in group B were treated by triple eradication. The time for pain disappearing, Hp eradication rate and cost-effectivenes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ime for pain disappearing in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group B [(5.63±1.75)d vs (8.18±2.06)d]. Hp eradica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group A than group B (96.00% vs 72.00%) (P<0.05). C/E of group A was lower than group B (2.265 vs 2.997).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riple therapy, quadruple therapy can quickly relieve pain, and the effect is better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p infection. It also can reduce the cost of treatment.
[Key words] Triple therapy; Quadruple therapy;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Cost
幽門螺旋桿菌(Hp)是指多鞭毛,并且具有微需癢性的一種G-螺桿菌。相關研究表明,Hp屬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淋巴癌、慢性胃炎與胃癌等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關鍵因素[1]。Hp全球感染率已經達到50%以上,我國Hp感染率甚至高達55.0%,Hp感染和消化性潰瘍之間的關系最為緊密,而70%左右胃潰瘍和Hp感染相關,因而Hp根除治療非常重要[2]。臨床上根治Hp 感染主要治療方案為傳統(tǒng)三聯(lián)療法,早期階段,其Hp的根除率能夠高達90%。然而,在抗生素濫用現(xiàn)象越來越多的今天,耐藥菌株亦在不斷增多,導致Hp根治率正呈現(xiàn)出日益下降趨勢。本文以50例Hp感染病例為研究對象,探討3聯(lián)與4聯(lián)根除法對Hp感染所產生的治療效果及成分,現(xiàn)作如下匯報。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入選標準:(1)胃鏡檢查顯示慢性胃炎或者消化性潰瘍;(2)13C-尿素呼吸試驗結果呈陽性;(3)無Hp根除治療史;(4)入組前從未接受或者終止鉍劑、抗生素藥物、抑酸劑治療超過4周;(5)與第四屆全國Hp感染處理共識報告相關標準[3]相符;(6)可以清楚表達主訴,同時書面同意入組;(7)分組得到倫理委員會支持。排除標準:(1)接受過十二指腸或者胃部手術,其中不包括胃次全切術、潰瘍穿孔修補與已經切除的早期胃腫瘤;(2)入組至少4周內沒有應用激素以及非甾體類抗炎藥;(3)伴隨幽門梗阻或者穿孔、消化道大出血等其他疾??;(4)對研究所用藥物存在過敏史或無法忍受不良反應;(5)合并造血系統(tǒng)疾病以及新肺肝腎等相關疾?。唬?)處于哺乳期或者妊娠期;(7)不配合用藥者。
選取2016年4~12月我院收治50例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病例為研究對象,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A組男11例,女14例,患者年齡18~70歲,平均(43.28±9.64)歲,包括16例消化性潰瘍與9例慢性胃炎;B組男10例,女15例,患者年齡19~72歲,平均(43.57±9.81)歲,包括18例消化性潰瘍與7例慢性胃炎。兩組年齡、性別組成以及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A組采取4聯(lián)根除法:予以雷貝拉唑(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H20031292)10mg,每天使用2次;予以阿莫西林(廣州白云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白云山制藥總廠,H20059122)1000mg,每天使用2次;予以左氧氟沙星(廣東逸舒制藥有限公司,H20053334)200mg,每天使用2次;予以麗珠得樂(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H10920098)220mg,每天使用2次。連續(xù)用藥2周為一療程。整個療程下來,需在雷貝拉唑方面花費78.6元,阿莫西林方面花費33.6元,左氧氟沙星方面花費86.8元,麗珠得樂方面花費18.48元。
B組采取3聯(lián)根除法:予以10 mg雷貝拉唑,每天使用2次;予以克拉霉素(廣東逸舒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原廣東逸舒制藥有限公司,H20059139)250mg,每天使用2次,同時給予200mg左氧氟沙星,每天使用2次。連續(xù)用藥2周為一療程。整個療程下來,需在雷貝拉唑方面花費78.6元,克拉霉素方面花費50.4元,左氧氟沙星方面花費86.8元。
1.2.2 成本-效果分析法(CEA) 成本效果比(C/E)為整個療程結束所消耗的總金額與Hp根除率的比值,將最低成本當作參照,C/E越小表示單位效果應該花費的成本較小。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疼痛消失時間、Hp根除率、成本-效果。
待療程結束,患者停藥4周后,在空腹狀態(tài)下進行13C-尿素呼吸試驗復查,結果顯示為陰性即表明Hp徹底根除,顯示為陽性說明根除失敗。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取SPSS19.0軟件分析所有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組間差異用t或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疼痛消失時間比較
A組疼痛消失時間(5.63±1.75)d,明顯短于B組(8.18±2.06)d(P<0.05)。見表1。
2.2 兩組Hp根除率比較
A組1例未根除Hp,24例根除Hp,Hp根除率達到96.00%,B組7例未根除Hp,18例根除Hp,Hp根除率為72.00%,A組Hp根除率明顯高于B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成本-效果比較
A組藥物所花費的成本為217.48元,經計算C/E值為2.265,而B組藥物所花費的成本為215.8元,經計算C/E為2.997,A組單位效果所花費的成本更小。見表3。
3 討論
全球自然人群有一半以上發(fā)生Hp感染,相比于其他國家,我國屬于高發(fā)Hp感染國家,Hp感染處于42%~64%范圍內,平均值達到55%[4]。特別對于10~20 歲群體,Hp感染率亦超過 50%,并且Hp感染表現(xiàn)出一種明顯家庭聚集趨勢,家庭內傳播極有可能屬于Hp感染主要途徑[5]。一旦機體感染Hp ,就會導致患者產生消化道疾病。當前,我國胃癌、慢性胃炎以及消化性潰瘍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正日益升高,且和Hp感染有關。相關報道指出,90%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檢測顯示陽性,超過90%十二指腸潰瘍亦和 Hp感染有緊密聯(lián)系,故根除Hp屬于Hp感染陽性胃病臨床治療關鍵[6]。
國內外涉及根除Hp對策的外報道非常多,發(fā)現(xiàn)單用一種以及兩種藥物很難徹底根除Hp,并且根除率較低,很難符合治療要求[7]。多項臨床實踐顯示,傳統(tǒng)克拉霉素、雷貝拉唑以及阿莫西林三聯(lián)一周治療方案臨床根除率正在逐漸降低,一般與幽門螺旋桿菌開始對克拉霉素產生耐藥性相關[8-10]?,F(xiàn)階段,我國專家統(tǒng)一認定四聯(lián)治療 (質子泵抑制劑、鉍劑聯(lián)合兩種抗生素)依然為首選療法[11-12]。本研究所用雷貝拉唑屬于質子泵抑制劑,可以特異性作用于患者胃粘膜壁細胞,減少壁細胞所含H+-K+-ATP 酶,降低組胺五肽胃泌素及胃酸水平。阿莫西林屬于β-內酰胺類常用抗生素,能對細胞壁合成產生抑制作用,使得菌體裂解并且死亡,從而對革蘭氏陰性菌以及革蘭氏陽性菌產生抗菌效果。左氧氟沙星屬于氟喹諾酮類藥,所含抗菌活性藥成分是氧氟沙星2倍,并且其抗菌譜中包含革蘭氏陰性菌以及革蘭氏陽性菌,存在抗菌譜廣泛與抗菌活性強優(yōu)點[13-14]。麗珠得樂就是膠體果膠鉍,屬于果膠與鉍結合產生的復合物,可以于潰瘍表面以及基底肉芽組織產生氧化鉍膠體,避免酶、食物或者胃酸傷害到潰瘍粘膜,益于內源性前列腺素擴散,益于潰瘍組織快速修復,同時優(yōu)化胃黏膜血流狀況,清除Hp。
本組研究中,以50例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病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原則進行分組比較。結果顯示,A組疼痛消失時間明顯短于B組,且Hp根除率明顯高于B組,與王文勇[15]研究結論一致。說明對Hp患者采取4聯(lián)根除法,可快速緩解疼痛癥狀,改善其生活質量,同時提高Hp根除率,獲得良好Hp根除效果。結果還顯示,A組C/E小于B組,與顧勇等[16]研究結論相符。說明與3聯(lián)療法相比,雷貝拉唑、阿莫西林聯(lián)合左氧氟沙星以及麗珠得樂4聯(lián)根除法單位效果所消耗的成本較小,可在獲得較好療效的同時減少成本支出。
綜上所述,相對于3聯(lián)療法,對Hp感染患者采取4聯(lián)根除法可快速緩解疼痛癥狀,獲得比較理想的療效,且減少治療成本,4聯(lián)方案的應用更加經濟合理,值得積極推廣。
[參考文獻]
[1] 朱峰,羅聲政,鄭萍,等.根除老年人消化性潰瘍合并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治療策略[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2,11(5):364-366.
[2] 戴前梅,劉仁霞.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慢性蕁麻疹發(fā)病的相關性[J].安徽醫(yī)學,2015,36(7):822-824.
[3] 楊智暉,潘潔,李林,等.替普瑞酮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相關老年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療效[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6,13(26):140-143.
[4] 尹建明.三聯(lián)療法聯(lián)合舒肝快胃丸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胃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6(18):145-146.
[5] 趙紅,楚葉萌,王蘇平,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程度的關系[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6,24(6):620-624.
[6] 林小蘭,李珍,謝亨銀,等.兩種根治幽門螺旋桿菌相關消化性潰瘍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J].廣東醫(yī)學,2012,33(6):844-846.
[7] 劉思宇,胡曉蕾,鄭建方,等.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相關性研究[J].浙江預防醫(yī)學,2016,28(10):1039-1040.
[8] 賀鴻杰.聯(lián)合益生菌的三聯(lián)療法與序貫療法對幽門螺旋桿菌根治療效比較[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5, 17(4):358-360.
[9] 馬山蕊,馬箐,李紀賓,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食管-胃交界部腫瘤關聯(lián)的Meta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6,37(3):418-424.
[10] 曾毅,葉雨彤,梁德森,等.阿莫西林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療效的Meta分析[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37(4):429-433.
[11] 李多,齊維娟,于永強,等.胃癌組織中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SOX2、CyclinD1蛋白表達的相關性研究[J].疑難病雜志,2016,15(4):381-385.
[12] 王蘇平,楚葉萌,吳曉君. Toll樣受體4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致動脈粥樣硬化中的作用[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5,23(8):855-858.
[13] 王蘊倩,陳寶平,時軍.慢性腎衰竭患者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血漿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及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6,24(6):603-606.
[14] 趙紅,楚葉萌,王蘇平,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程度的關系[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6,24(6):620-624.
[15] 王淑君,王蔚虹,褚云香,等.不含鉍劑四聯(lián)療法與標準三聯(lián)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效果分析[J].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4, 94(8):576-579.
[16] 顧勇,楊艷,王蘭,等.新四聯(lián)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的臨床對比研究[J].武警醫(yī)學,2016,27(5):493-496.
(收稿日期: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