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
復習課是一種再現(xiàn)教學內容,鞏固和完善認知結構,深化基礎教學的課型。上好復習課能達到整體記憶、加深理解、靈活運用的教學目的。初中語文如何上好復習課,使其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如果把平時上課比做“栽活一棵樹”,那么單元復習或是期末復習就是“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樹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功夫。由于多年固定的復習模式,使學生一提起復習課便沒有了興趣。究其原因:一是復習內容簡單重復,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二是復習形式單調乏味,三是沒有激活語文復習課的一潭活水。如何上好復習課,提高復習質量,收到理想的復習效果?
一、科學認識復習課
有的教師認為復習課,復習就是復收,就是通過復習來彌補知識的缺漏,于是讓學生讀讀記記,做做練練,課堂上教師問,學生答;也有些教師像放電影一樣將平時教學內容再簡單地重復一遍;還有的教師認為復習課可緊可松,可多上可少上,沒有硬任務。其實復習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溫故而知新。通過復習,使學生對所學的單元知識系統(tǒng)進行梳理,以加深理解,系統(tǒng)掌握,全面提高,綜合運用。同時,總復習又能查漏補缺,并讓學生在舉一反三中觸類旁通,總復習可以彌補平時教學的不足,也可以彌補平時學習中的遺漏。
二、設定好復習目標和注意針對性
復習目標要根據(jù)課程標準、教材要求、考試說明和學生的實際來設定目標。目標的設定是把握主要知識點、能力點、考點,在認知目標上下功夫,,要明確這些點在不密閉中應達到的思維層次(識記、了解、理解、應用)。不僅重結果 ,更重要過程和方法,重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增強學生的體驗。
三、交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
一堂理想的復習課,實際上就是交給了學生一把金鑰匙。學生運用這把金鑰匙打開的將是宇宙之門,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規(guī)律 ,抓住規(guī)律,你就能舉一反三、輕松自如。復習課要培養(yǎng)學生“一葉落知天下”的能力和由此及彼相關知識串聯(lián)的敏銳感覺,讓學生學會運用聯(lián)想法無限生發(fā)。
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育研究表明,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是將新學習的知識與自己已有的知識進行建構的過程,如果教師在課堂上不給學生建構的時間和空間,不論教師講授多少,都將是徒勞的,尤其是復習課。所以,復習課要改變過去那種教師“一言堂”的現(xiàn)象,把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選擇復習內容和形式,自己整理、歸納、總結知識,自己摸索、掌握適合自己的復習的方法和規(guī)律。
五、處理好講與練的關系
講,要講重點、難點、講思路、講方法、講過程;講要有針對性,要講到位、重刺激;講到關鍵處,要重視學情,要簡明扼要、要新意,忌機械重點、蜻蜓點水。練,選題要有典型性,抓好訓練點,兼顧題型,注意綜合性。練要規(guī)范、準確、熟練,三位一體從嚴要求,要定量限時,提高練習速度,增大思維密度,培養(yǎng)應考能力。倡導師生互動,鼓勵學生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