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莉,余秋影
(臺山市中醫(yī)院,廣東 臺山 529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有氣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具有可逆性和不完全性,急性發(fā)作患者常出現(xiàn)呼吸衰竭癥狀,治療不及時將導致患者死亡,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療過程中常并發(fā)肺心病,嚴重影響患者治療效果。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患者病情變化較快,加強對患者病情診斷,及時采取針對性治療,是保證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礎(chǔ)。當前相關(guān)研究結(jié)果表明hs-CRP和NT-proBN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患者的診治過程中變化較大[2-3]。此次研究中探討hs-CRP和NT-proBNP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診治的相關(guān)性,以作為臨床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提供參考。以下進行具體報道。
選取2014-03—2015-12間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失代償期患者作為A組,選取同時期醫(yī)院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代償期患者作為B組,選取同時期醫(yī)院收治的50例單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設(shè)為對照組,所有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均參照中華醫(yī)學會呼吸分會(CSRD)2013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診斷標準;肺心病診斷均參照《內(nèi)科學》中關(guān)于肺心病的相關(guān)診斷標準;排除重要器官存在嚴重疾病患者;排除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無嚴重精神性疾病,能自主表達意愿;均簽署知情同意書。A組患者中男女比為27:23;年齡65~85歲,平均年齡(73.6±5.2)歲。B組患者中男女比為28:22;年齡65~84歲,平均年齡(73.2±5.3)歲。對照組中男女比為29:21;年齡66~85歲,平均年齡(73.8±5.3)歲。A組、B組、對照組三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兩兩對比無差異,P>0.05,可進行比對研究。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于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靜脈血5ml,在室溫條件下將血液置于離心機中離心分離10min,轉(zhuǎn)速為3000r/min,取患者血漿在2h內(nèi)送檢,對患者hs-CRP和NT-ProBNP水平進行檢測。使用生化儀(日本立公司7170型)對患者hs-CRP水平進行測定,采用免疫透析比濁法測定患者血漿hs-CRP水平。使用免疫分析系統(tǒng)(Elecsys Cobas E 601)和NT-ProBNP試劑盒(美國 Roche)對患者NT-ProBNP進行測定,采用熒光免疫法定量測定血漿NT-ProBNP水平[4]。
三組患者均根據(jù)實際病癥狀況,給予低流量吸氧治療、調(diào)整電解質(zhì)平衡治療、抗感染治療、營養(yǎng)支持等相關(guān)基礎(chǔ)治療。必要時可給予患者糖皮質(zhì)激素、呼吸興奮劑等對癥治療[5]。
患者治療7d后,于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取A組患者血液,再次按照上述方法進行hs-CRP和NT-ProBNP水平測定。
對比A組、B組、對照組三組患者治療前hs-CRP和NT-ProBNP水平狀況,對比A組患者治療前后hs-CRP和NT-ProBNP水平狀況。
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對本次研究所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患者hs-CRP和NT-ProBNP水平采用平均數(shù)±標準差的形式表示,行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F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三組患者治療前hs-CRP水平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F(xiàn)=7.625,P>0.05。A組患者治療前hs-CRP水平與B組(t=6.175)、對照組(t=17.693)相比明顯差距不明顯,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患者治療前hs-CRP水平與對照組相比差距較小,t=11.757,P>0.05。三組患者治療前NT-ProBNP水平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F(xiàn)=11.518,P>0.05。A組患者治療前NT-ProBNP水平與B組(t=14.946)、對照組 (t=18.677)相比差距不明顯,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B組患者治療前NT-ProBNP水平與對照組相比也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2.917,P>0.05。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治療前hs-CRP和NT-ProBNP水平對比(±s)
表1 三組患者治療前hs-CRP和NT-ProBNP水平對比(±s)
注:與對照組相比a:P>0.05;與B組相比b:P>0.05。
組別A 組(n=50)B 組(n=50)對照組(n=50)F hs-CRP(mg/L)21.6±6.1ab 20.6±5.2a 19.7±2.9 7.265 NT-ProBNP(ng/L)1514.2±524.3ab 1374.6±125.7a 1120.4±59.7 11.518
A組患者治療后hs-CRP水平與治療前相比明顯較低,P<0.05。A組患者治療后NT-ProBNP水平與治療前相比明顯較低,P<0.05。見表2。
表2 A組患者治療前后hs-CRP和NT-ProBNP水平對比(±s)
表2 A組患者治療前后hs-CRP和NT-ProBNP水平對比(±s)
注:與治療前相比a:P<0.05。
組別治療前(n=50)治療后(n=50)tP hS-CRP(mg/L)21.6±6.1 10.4±3.7a 11.101<0.05 NT-ProBNP(ng/L)1514.2±524.3 591.4±246.8a 11.260<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支氣管遠端部分膨脹,氣腔壁破壞,表現(xiàn)為氣流阻塞和氣流重塑,患者常出現(xiàn)咳痰、慢性咳嗽、喘息、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相關(guān)癥狀,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臨床可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為急性加重期及穩(wěn)定期,急性加重期患者常出現(xiàn)呼吸衰竭,也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肺心病、肺動脈高壓等相關(guān)并發(fā)癥,是老年人中多發(fā)疾病,臨床死亡率較高,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6]。
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患者病情變化較快,加強對患者病情評估,及時給予患者針對性治療是保證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礎(chǔ)。以往對患者病情評估主要采取心電圖、心臟超聲、生命體征、臨床表現(xiàn)、肺功能等相關(guān)指標進行綜合判定,但其判定過程較為復雜,對醫(yī)生專業(yè)水平要求較高[7]。此次研究中探討hs-CRP與NT-ProBNP與患者病情狀況之間的關(guān)系。研究結(jié)果顯示,A組、B組、對照組三組患者hs-CRP與NT-ProBNP水平呈下降趨勢,說明隨著患者病情加重,hs-CRP與NT-ProBNP水平將會出現(xiàn)明顯升高。在肖祖華[8]的相關(guān)研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患者治療后的hs-CRP與NT-ProBNP水平明顯低于治療前水平。此次研究結(jié)果與之相符,進一步肯定了hs-CRP與NT-ProBN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患者疾病診治中的應用價值。hs-CRP是人體中血漿中的急性期反應蛋白,常用于輔助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其能在機體受到感染或組織出現(xiàn)損傷時急劇上升[9]。hs-CRP來源于人體肝臟,其能識別機體相關(guān)致病原,能加強吞噬細胞功能,清除相關(guān)致病因子。且hs-CRP水平狀況不受外界相關(guān)臨床干預而變化,因此可作為臨床診斷患者炎癥反應的重要指標。NT-ProBNP由鈉鈦原分裂BNP形成,屬于利鈉肽家族,BNP主要存在于心肌細胞中,具有排鈉利尿作用[10]。當患者心肌細胞受到損傷時,將會引起NT-ProBNP形成,引起血漿中NT-ProBNP水平明顯升高。由于NT-ProBNP穩(wěn)定性較高,半衰期較長,受外界感染能力較強,因此其常作為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診斷重要指標[11]。因此臨床可將NT-ProBNP水平作為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是否合并肺心病的重要指標。
綜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患者hs-CRP、NT-proBNP水平隨患者病情加重會出現(xiàn)明顯升高,臨床可加強對患者hs-CRP、NT-proBNP水平監(jiān)測,輔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患者的臨床診治。
[1]楊俠,李雅莉,馮向莉,等.慢性肺心病患者hs-CRP與NT-ProBNP的檢測及臨床意義[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2,41(9):1223-1225.
[2]黃耀寧,莫曉能.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和N末端B型利鈉肽原檢測的臨床意義[J].新醫(yī)學,2013,44(5):311-313.
[3]劉英華.NT-proBNP和hs-CRP水平與急性冠脈綜合征嚴重程度及近期預后的相關(guān)性研究[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3,22(2):120-122.
[4]呂侯強,謝軒,楊叢麗,等.無創(chuàng)輔助通氣聯(lián)合米力農(nóng)對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hs-CRP水平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31):92-93.
[5]付會文,許運鐸,孫濤,等.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對AE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血氣分析、血漿高敏C反應蛋白和N-末端腦鈉肽前體的影響[J].疑難病雜志,2014,12(6):590-591,596.
[6]李蓉,楊愛榮,楊發(fā)滿,等.老年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血清 HIF-1α、VEGF、hs-CRP、NT-proBNP 的水平[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23):6814-6815.
[7]朱貴忠,孫莉,齊志華,等.N T-proBN P、CA-125和 Hs-CRP聯(lián)合檢測對慢性心力衰竭診斷的價值[J].重慶醫(yī)學,2014,43(24):3195-3198.
[8]肖祖華,鐘德福,歐次高,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患者與hs-CRP、NT-proBNP相關(guān)性研究[J].醫(yī)學檢驗與臨床,2015,15(2):27-29.
[9]王慧.N-末端腦鈉肽前體、肌鈣蛋白T、超敏C反應蛋白診斷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價值探討[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15):127-128,131.
[10]李杰.老年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血清MMP-9、NT-proBNP和hs-CRP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關(guān)系[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3):3221-3222.
[11]林慧銘,孫全昆,胡禮儀,等.慢性心衰患者血NT-proBNP、cTnT、hs-CRP檢測的臨床意義[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34(15):1965-1966,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