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哲
甲狀腺癌伴頸部淋巴結腫大患者彩色超聲檢查與病理結果對照研究
胡 哲
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超聲;病理對照
甲狀腺癌具有生物學行為好、生長速度慢的優(yōu)點,但是早期即會出現(xiàn)淋巴結轉移,尤其是頸部淋巴結轉移,國外最新報道[1]顯示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轉移的發(fā)生率在65%左右,因此在早期明確是否出現(xiàn)頸部淋巴結轉移以及轉移區(qū)域,有助于臨床醫(yī)師制定手術方案、評估患者預后[2-3]。彩色超聲是現(xiàn)階段檢查頸部腫大淺表淋巴結常用的方法。筆者對339例甲狀腺癌(病理明確)伴頸部腫大淋巴患者應用彩色超聲進行檢查并和病理活檢進行對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治療甲狀腺癌(病理明確)患者339例,男120例,女219例;年齡25~60歲,平均(35.5±6.5)歲;病程0.5~6年,平均(1.5±0.4)年;淋巴結大小0.8~5.8cm,平均(2.7±0.8)cm。患者均行甲狀腺切除術并同時行頸部淋巴結清掃術。
1.2 方法彩色超聲選用飛利浦飛凡和EUB 7000超聲診斷儀,選取線陣寬頻探頭并將其頻率設定于7.5~12MHz之間。檢查時患者體位固定為仰臥位,充分暴露頸部并盡量后仰,必要時可在頸部放置抱枕,應用直接掃描法對甲狀腺和頸部淋巴結按照縱斷面、橫斷面的順序連續(xù)進行順序檢查,對超聲發(fā)現(xiàn)的可疑性淋巴結重點檢查并對其形態(tài)、大小、長徑/短徑比值、回聲等指標進行描述。其中具有下列之一者則認為淋巴結轉移:(1)淋巴結體積增大,且最長徑超過0.5cm;(2)長徑/短徑比值<2,且邊界模糊不清,皮質厚度>3mm,淋巴結相互融合,超聲血流成像提示淋巴結內含有豐富的血流。在淋巴結縱向平面內測得最大長徑,短徑取與其垂直的數(shù)值,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應用長徑/短徑比值對淋巴的形態(tài)進行評估。
1.3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39例患者均經手術病理確診,頸部淋巴結腫大轉移和非轉移分別為213例和126例,有504枚淋巴結經病理結果確診為癌轉移,114枚淋巴結表現(xiàn)為反應性增生。術前彩色超聲檢查考慮頸部腫大淋巴結轉移204例,有24例術后病理證實未出現(xiàn)轉移,彩色超聲檢查淋巴結轉移準確率為84.51%。淋巴結轉移和非轉移患者的超聲表現(xiàn)、血流分布、病理結果對比見表1。彩色超聲檢查對頸部腫大淋巴結皮質變厚、淋巴門發(fā)生偏移、邊界模糊不清、淋巴結相互融合情況的診斷靈敏度及特異度分別超過90%和60%,其中在測量淋巴結皮質增厚、出現(xiàn)淋巴門偏移、邊界模糊時靈敏度最高,而測定血流信號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基本一致,見表2。
表1 甲狀腺癌伴頸部淋巴結腫大患者彩色超聲檢查與病理對比(例)
表2 甲狀腺癌伴頸部淋巴結腫大患者彩色超聲檢查結果靈敏性和特異性分析(%)
甲狀腺癌雖然預后較好且生長緩慢,但是容易早期出現(xiàn)頸部淋巴結轉移,甚至部分患者僅表現(xiàn)為頸部可捫及的腫大淋巴結。以往臨床醫(yī)師主要通過觸診判斷是否發(fā)生頸部淋巴結轉移,但是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漏診率和誤診率較高。彩色超聲廣泛應用于淺表淋巴結的檢查,為辨別良惡性提供參考依據(jù)。
通常正常的淋巴結應用彩色超聲不容易發(fā)現(xiàn),但惡性腫瘤轉移的淋巴結因其富含腫瘤細胞或發(fā)生淋巴濾泡增生而出現(xiàn)回聲降低并增厚,在超聲檢查中容易被發(fā)現(xiàn)[4-6]。本組339例甲狀腺癌患者中共發(fā)現(xiàn)213例出現(xiàn)頸部淋巴結轉移,其中術前彩色超聲確診204例,經病理確診180例,彩色超聲檢查準確率為84.51%。
甲狀腺癌患者應用彩色超聲對頸部腫大淋巴結進行檢查,對皮質變厚、淋巴門發(fā)生偏移、邊界模糊不清、淋巴結相互融合的診斷靈敏度及特異度分別超過90%和60%。甲狀腺癌患者頸部腫大淋巴患者之所以出現(xiàn)皮質變厚且長徑/短徑比值<2考慮和發(fā)生腫瘤細胞浸潤并伴有淋巴濾泡增生密切相關[7-9]。這不僅會破壞淋巴結的正常結構并引發(fā)膨隆狀生長,同時造成短徑線明顯增加,皮質回聲降低并且變厚,尤其容易出現(xiàn)不均勻增厚,同時髓質比例會發(fā)生改變甚至消失,對淋巴門進行擠壓[10-11]。研究表明,腫瘤細胞能夠增加血管生成能力,而此次發(fā)生轉移的淋巴結內血流圖像顯示血流信號豐富,考慮發(fā)生轉移的淋巴結內含有大量新生血管[12-13]。甲狀腺癌患者在超聲檢查時若發(fā)現(xiàn)頸部淋巴結內鈣化和液性暗區(qū)時應高度考慮淋巴結轉移,屬于臨床常見的特異性表現(xiàn)。但由于超聲檢查具有較強的主觀依賴性,因此在對咽后、縱隔、部分低位Ⅵ區(qū)淋巴結檢查時容易受到限制。而其他影像學方法如CT不依賴于操作者,可全面評估整個頸部淋巴結,而且進行薄層掃描時更不易遺漏小病灶。
[1]Andrea R,Alessandro L,Maurizio L,et al.Levosimendan:from basic science to clinical trials[J].Recent Patents on Cardiovas-cular Drug Discovery,2011,6(1):9-15.
[2]李靜.彩色多普勒超聲在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診斷中的應用[J].醫(yī)學信息,2014,27(7):379.
[3]楊金燕.彩色多普勒超聲對甲狀腺癌的診斷價值[J].安徽醫(yī)學,2014,35(11):1480-1482.
[4]Frates MC,Benson CB,Doubilet PM,et al.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Ultrasonic Misdiagnosis of Benign Thyroid Nodules[J].Chin Comput Med Imag,2012,18(3):165-167.
[5]蔡惠君.甲狀腺彩色超聲影像在良性結節(jié)和甲狀腺癌的差異[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25):83-84.
[6]吉日,詹維偉,周萍,等.超聲測量不同切面甲狀腺結節(jié)縱橫比在甲狀腺癌診斷中的價值[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2,21(6):478-480.
[7]許媛媛,裘浙林,陳秋燕,等.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的超聲診斷臨床分析[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2,22(5):836-838.
[8]蔡珍玉.灰階超聲聯(lián)合彈性成像在甲狀腺結節(jié)鑒別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2,22(2):276-278.
[9]Wagner K,Arciaga R,Siperstein A,et al.Investigation on peripheral blood TSHR mRNA for differentiation of benign andmalignant thyroid nodules[J].Chinese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2013,29(2):112-115.
[10]張愛蓮.彩色多普勒超聲對甲狀腺癌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4):92,97.
[11]孫金孝,陸繼強,呂靜云,等.二維及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早發(fā)性甲狀腺癌診斷價值的探討[J].吉林醫(yī)學,2014,35(27):6025-6026.
[12]廖高慶,馬明霞,張志娟.甲狀腺癌的二維及彩色多普勒超聲表現(xiàn)[J].吉林醫(yī)學,2011,32(2):240-241.
[13]李玉梅,溫立俊,張鳳昌,等,彩色超聲診斷甲狀腺癌的臨床應用價值及與病理診斷符合率[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9(31):52-53.
(收稿:2016-12-09修回:2017-01-20)
浙江省臺州市腫瘤醫(yī)院腫瘤外科(臺州31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