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運喜
筆者認為,學校不宜在學生宿舍門上打孔開“觀察口”,否則涉嫌侵犯學生個人隱私,學校管理的善意將受到質(zhì)疑。學校管理應當人性化,必須在尊重人、理解人、關(guān)心人、幫助人的基礎(chǔ)上,堅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行導人,多做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釋放更多善意和誠心。讓我們的工作更加充滿人情味,用溫情和耐心消解學生的抵觸、對抗情緒,盡可能給學生留下美好回憶。
我國古代管理智慧大師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睆娬{(diào)無為而治。又說:“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睆娬{(diào)精細化管理。所謂管理,簡單地說,就是管理者將自己的個人意志成功轉(zhuǎn)化為團體的共同意志,發(fā)揮團體的力量,實現(xiàn)共同目標的活動和過程。學校是一個教育機構(gòu),學校管理屬于教育管理,所有管理工作均應建立在思想教育的基礎(chǔ)上,以教促管,教、管結(jié)合,否則,沒有教育就沒有管理,沒有說服教育就沒有有效管理。
顯然,學校在學生宿舍門上設置“觀察口”,雖然便于生活老師隨時觀察學生在宿舍內(nèi)的動靜,了解學生的生活起居,判斷學生是否有違紀違規(guī)現(xiàn)象,但是忽視了一個嚴重后果:門上有了“觀察口”,誰都可以通過它觀察到宿舍內(nèi)學生的一切情形,學生豈不成了透明的“玻璃人”,還有個人隱私可言嗎?即使生活老師通過觀察孔了解、掌握到學生的宿舍行為活動,也是缺乏對學生最起碼的尊重,欠缺管理的善意,可能侵犯學生的隱私,傷害學生的感情,引發(fā)師生矛盾沖突。須知,在依法治國、公民權(quán)利普遍覺醒的今天,無論什么原因、什么目的,學生的尊嚴、隱私等權(quán)利必須得到尊重、維護和保障。
綜上所述,在宿舍門上開“觀察口”,方便生活老師不進入宿舍內(nèi)直接查看學生起居的想法,違背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違背管理善意,缺乏對學生起碼的尊重,并涉嫌侵犯學生隱私,還是及早打消此想法的好。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