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容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qū)大澤鎮(zhèn)衛(wèi)生院,廣東 江門 529162)
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yī)護理總結
張海容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qū)大澤鎮(zhèn)衛(wèi)生院,廣東 江門 529162)
腰椎間盤突出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骨骼損傷性疾病,主要因髓核、軟骨板以及纖維環(huán)發(fā)生病變,刺激或壓迫脊神經(jīng)根,導致腰部產(chǎn)生疼痛感,下肢產(chǎn)生麻木感或疼痛感[1]。我們對腰椎間盤突出癥進行中醫(yī)護理效果較好,總結如下。
共100例,均為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診治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43~75歲、平均(61.78±3.14)歲,病程(4.39±2.01)年,血虛氣滯型30例、寒濕痹阻5例、濕熱痹阻3例、其他類型12例,單純突出11例、中央型突出14例、雙間隙突出16例、軟骨板破裂突出9例。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44~73歲、平均(61.52±3.61)歲,病程(4.41±1.98)年,血虛氣滯型29例,寒濕痹阻4例、濕熱痹阻4例、其他類型13例、單純突出12例、中央型突出13例、雙間隙突出15例、軟骨板破裂突出10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均用后路椎間盤鏡治療,將髓核組織以及碎裂間盤清除。并實施一般護理:①健康教育。通過圖片、視頻、ppt等工具進行疾病相關知識普及[2],引導患者建立正確的生活習慣,告知患者睡眠時應選擇硬板床,防止脊柱的彎曲,選擇仰臥體位時應彎曲膝關節(jié)[2],可以使用枕頭等,切勿長時間的保持坐立或者站立,勿進行過重的體力勞動,盡量穿平底鞋,勿突然旋轉脊柱[3];②情志護理。在患者入院時主動向患者介紹主治醫(yī)生、病房環(huán)境以及醫(yī)院相關制度,努力消除患者不適感;將病房營造成和諧、溫馨的氛圍,鼓勵患者進行聽音樂、看電影等活動轉移注意力,盡量滿足患者需求,真誠關懷患者,為患者講述治療成功的案例,增強患者信心,使其保持積極樂觀心態(tài)[4];③飲食干預。護理人員應根據(jù)患者不同的證型,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飲食指導,肝腎陰虛型則應適當食用滋養(yǎng)肝腎的食物,比如枸杞子、黑芝麻、木耳等,忌食辛辣等燥性食物;陽虛型則應給予核桃、腰果以及黑豆等補陽食物,忌食生冷食物,慎食涼性瓜果[5];血瘀氣滯型則食用活血化瘀的食物,禁止食用油膩及辛辣食物;寒濕痹阻型飲食應該遵循祛濕散寒的原則,多食用粗糧、蔥姜蒜,禁止食用寒涼、油炸的食物;濕熱痹阻型則應以祛濕清熱為主。
觀察組加用中醫(yī)護理。進行穴位按摩、針灸、中藥敷貼、艾灸、火罐、耳穴壓貼等。①穴位按摩:取膻中穴、氣海穴、委中穴,用拇指及手掌順時針及逆時針分別按20下,持續(xù)5min,每天進3~5次,保證力度適宜,避免用力過度,其中委中穴屬膀胱經(jīng),下午3~5時按摩更好。②針灸:進行針灸,取足三里、委中、環(huán)跳、腎俞、腰夾脊、陽陵泉,平補平瀉以及捻轉等手法針刺,留針0.5h,1天1次,每周5次,兩周為一療程,每次療程結束后休息3天再實施下一療程。嚴格監(jiān)測出現(xiàn)彎針、暈針等及時予以處理。③中藥敷貼:用活血止痛膏實施中藥貼敷,取命門、環(huán)跳、腎俞、大腸俞以及腰陽關等穴位,敷藥8h取下,1周3次,每次取穴4~5個。保證局部皮膚干燥,隨時觀察患者情況,一旦發(fā)生異常反應,如水泡等,應及時停止使用。④艾灸:用溫和灸,取穴關元、命門、腎俞,艾條距皮膚2~3cm為宜,對于風寒加重于承山穴及大腸俞拔罐。觀察患者耐受情況,注意避免艾火脫落灼傷皮膚。⑤火罐:前位突出者于命門拔罐,中央型針刺陽陵后予以命門拔罐,注意在對委中進行拔罐時應選擇小罐。應對皮膚瘀血、充血情況隨時觀測,把握拔罐時間,隨時觀測其出血情況,防止出血過多。⑥耳穴壓貼:取神門、皮質下及三焦等耳穴進行耳穴貼壓鎮(zhèn)痛,消毒壓痛點,將磁貼對準耳穴進行貼敷,并對磁珠進行相對壓迫操作,直至產(chǎn)生酸麻、紅熱、脹痛等現(xiàn)象,于早、中、晚進行3次。引導患者取臥位或坐位,將頭部偏于一側,對耳部使用棉球進行清潔后,使用酒精進行擦拭消毒。
同時進行適當鍛煉,促進功能的恢復,如直腿抬高運動,取仰臥位,腿部保持伸直狀態(tài),進行抬高練習,以不感到疼痛為準。還可進行腳尖下踩與上勾的往復運動,患者保持仰臥體位,將腿伸直,每次堅持10s。雙橋訓練,引導患者仰臥,保持雙腿屈曲,雙腳置于床上,之后使用腰部力量盡可能弓起身體,每次持續(xù)30s,一組10次。每天2~3組。
兩組均護理3個月后觀察效果。
觀察護理滿意度、護理依從性及護理前后生活質量。
護理依從性共有3項,分為完全依從、基本依從及完全不依從。
護理滿意度用自制問卷進行評價,總分100,分數(shù)越高優(yōu)勢越大。
Barthel量表對生活質量進行評分,對日常生活能力,如穿衣、步行、進餐、使用廁所等,總分100,60分以上即為基本能夠自理,20分以下為完全依賴[6]。
用SPSS20.0軟件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護理依從性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依從性比較 例(%)
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量表評分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量表評分 (分,±s)
表2 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量表評分 (分,±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50 57.89±5.18 95.61±3.28△對照組 50 58.14±4.97 62.17±3.85
兩組滿意度評分。滿意度評分觀察組(94.19±2.07)分,對照組(80.24±4.56)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中醫(yī)護理干預旨在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保持良好心態(tài),建立正確的生活習慣,以促進病情及早康復。功能鍛煉、穴位按摩通過向機體氣血及經(jīng)絡運行方向予以多種手法放松肌肉,有利于血流增加、毛細血管擴張,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致痛因子,消除水腫。在特定穴位進行中藥敷貼,可活血行氣止痛、消腫散瘀。大腸俞可緩解腰部疼痛癥狀,腎俞能強腰益腎。針灸腎俞、腰夾脊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進代謝,對于神經(jīng)性水腫及炎癥具有緩解、消除作用。環(huán)跳等穴位則能增強鎮(zhèn)痛效果。火罐能固腎散寒,減輕神經(jīng)根壓迫。艾灸則能溫經(jīng)散寒,有助于補腎益氣,達到標本兼顧的目的。耳穴壓貼則能減輕應激反應,幫助保持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定,此外,對耳穴進行一定刺激,能夠提高內(nèi)啡肽含量,調(diào)動和抗痛因素,有利于改善疼痛、緩解代謝紊亂。
綜上所述,中醫(yī)護理效果顯著,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促進腰椎功能盡早恢復。
[1] 陳少華,傅秀珍,張廣清,等.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yī)護理模式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5,12 (10):147-150.
[2] 謝有鳳.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yī)護理方案臨床應用體會[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4,33(19):158-159.
[3] 韋娟姿.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yī)護理方案護理效果總結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 (4):212-213.
[4] 黃裕.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yī)護理方案護理效果總結分析[J].當代臨床醫(yī)刊,2016,29(1):1881-1882.
[5] 俞紅,沈燦,劉艷麗,等.中醫(yī)護理路徑加中藥導入熨療在腰椎間盤突出癥中的效果評價[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3):1177-1178.
[6] 孟曉耘,張雅麗.中醫(yī)辨證施護對腰椎間盤突出癥康復的效果評價[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3,29 (2):288-289.
R473.6
B
1004-2814(2017)05-0590-02
2016-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