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幼兒教育是不同于其他教育的,它有其特殊性。作為一名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幼教帶班老師,我是從如下幾方面對幼兒進行培養(yǎng)教育的。
一、對幼兒進行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
目前,對大多數幼兒來說,由于他們從小就受到父母比較多的呵護、寵愛,生活技能基礎較差,這樣面對未來的職業(yè)家庭等方面都會出現(xiàn)困難和障礙。推廣幼兒生活技能訓練計劃,包括針對幼兒的生活技能訓練,是幼教環(huán)節(jié)中必不可少的內容。這一點在初入園的幼兒身上表現(xiàn)最明顯。
我在帶小班,大部分孩子不會自己穿衣服,戶外活動前穿衣服總要老師一一代勞,這樣,既浪費時間,又容易使幼兒養(yǎng)成一種依賴性。很不利于他們自理能力的提高。怎樣才能讓這些孩子自覺輕松的學會這一基本技能呢? 我嘗試過手把手地教他們,但效果不明顯,幼兒學習時也很不情愿,于是我嘗試著將穿衣服的步驟編成一首有趣的兒歌,同時配有清楚的圖解,并把它作為一節(jié)課去專門教授,課上我邀請了大班的小朋友為幼兒做穿衣服表演,表演時配以兒歌講解,如:“捉領子、蓋房子、小老鼠鉆洞子、吱鈕吱鈕上房子?!毙∨笥崖犃藘焊璺浅8信d趣,親自跟著老師的指點和圖解的提示學習穿衣服,這樣就輕松地解決了這個難題。從此,幼兒每次穿衣服都會邊背兒歌邊快速地穿衣服,神情像在玩游戲一樣,再也不會皺著眉頭說:“我不會穿?!?/p>
從這件簡單的事例上使我得出一個結論:教幼兒學習一種生活技能的難點不在于他們原有的技能如何,而在于教師如何找出適宜他們接受的學習方法,如果能將這些方法滲透到日常生活中,體現(xiàn)在隨機教育上,投入到活動區(qū)活動里,真正營造一個自然、周密、輕松的主動學習氛圍,幼兒掌握獨立生活的技能就會容易的多。
二、組織集體教育活動
同中小學一樣,幼兒教育最核心的組成部分是集體教育活動,既課堂教學,但我們的教育特點強調的是讓幼兒在游戲中學,自愿主動的學,要順應他們的認知規(guī)律,試想讓幼兒規(guī)規(guī)矩矩地坐好聽老師講課,既束縛了他們好動的天性,又不會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所以這種方式不可取。幼兒的學習特點與青少年相比有顯著的區(qū)別,可概括為:“好奇、好想、好問、好動”,這分別來自于他們的四種心理潛能:“觀察力、想象力、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力,只有達到這些心理需求 ,才能讓幼兒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發(fā)展。”
三、與幼兒進行情感溝通
幼兒教育較特殊的一面也體現(xiàn)在教師與幼兒類似于母子一樣的情感交流上。孩子入園后,與教師交往的時間比同父母交往的時時還長,這樣就造成了幼兒對教師的情感依賴,老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表揚的話都使孩子的心靈受到很大的觸動,所以我們對待孩子也應該像媽媽那樣耐心、細致、關懷備致。
我?guī)У陌嗬镉羞@樣一個特殊的男孩叫兵兵,剛入院的第一天,他那兩道像用眉筆勾畫過的眉毛一下子就引起我的注意,我很好奇地用指甲輕輕地蹭了蹭,原來是一些附在眉毛里的臟東西,再看他的衣服更是污濁不堪,兩只夾腳的鞋子也換了個兒。隨后在與這個男孩的交談中,我卻發(fā)現(xiàn)他不愿讓人親近,機靈的大眼睛不敢與人正視,說話時吐字不清。通過間接地了解,我得知他有一個不健全的家庭,從小沒得到母愛,導致他從小就對異性成人產生了極強的排斥性。為了讓他的身心健康地成長起來,我對兵兵傾注了特別的關愛和照顧。首先必須讓他從情感上接納我、信任我,才能讓自己對他的教育按計劃順利地進行下去,其次再對幼兒進行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更重要的是要與幼兒進行心靈上的溝通及情感上的交流。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樂意接受你的教育方式,才能使他們自信快樂的生活學習,身心得全面發(fā)展??梢姡c幼兒進行情感交流在我們的工作中同樣有其特殊重要的地位。
四、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動畫設計,提高童趣化
在集體學習活動中,為了讓互動更多向,在制作富有童趣的課件時,最好選用幼兒感興趣的動畫角色形象。像喜羊羊、灰太狼等等,幼兒們對這些動畫形象非常熟悉,而且十分喜歡,我們借助這些幼兒們喜歡的動物形象,根據自己活動的要求.設計成富有童趣的課件,幼兒憑借對這些動物的興趣,自然而然地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產生多向性互動,掌握所要學習的內容,最終會完成集體學習活動目標。比如在學習“跟動畫寶寶跳跳”內容時,在托班集體學習活動“蝴蝶找花”中,延伸活動是唱唱跳跳。根據幼兒身上蝴蝶的顏色標記,找相應顏色的花朵跳個舞。女孩子興趣很高,可男孩子卻是興趣平平。一次午間休息,幼兒們看小婷帶來的“老虎”碟片,幼兒們快樂地跟著老虎不停地跳動,表情是那么的愉快,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示。于是我把“蝴蝶找花”的音樂做成了動畫,讓戴著翅膀的蝴蝶寶寶做演示。打開電腦,蝴蝶寶寶開始表演,幼兒們看著生動可愛的畫面,和著悅耳活潑的音樂,也跟著快樂地扭動起來。一遍又一遍地飛舞,找花,幼兒們的小臉上都流汗了,卻還嚷著;“還要跳,還要和蝴蝶寶寶跳跳?!庇谑?,通過對幼兒感興趣的多媒體動畫角色進行唱唱跳跳活動,讓幼兒與自己喜歡的角色形象進行互動,連平時不太積極的男孩子也躍躍欲試了,活動的對象從教師轉向了幼兒,使師幼互動更具多向性。這樣,多媒體課件的動畫設計,使教師、媒體、幼兒能夠及時交互,收到了好的效果。
五、通過情景化設計課件,提高童趣化
在集體學習活動中,為了讓互動更多向,課件內容的設計要富有情,做到童趣化。尤其對于年齡較小的托小班幼兒,他們的思維具有直覺行動性,對情景性的活動背景能主動去注意,從而被吸引并參與活動,并且在師幼互動中表現(xiàn)得積極主動,從而更有效地完成集體學習活動目標,消化好集體學習活動內容。例如,為了讓托班學生更好地理解顏色,筆者設計了“小貓躲貓貓”的集體教學活動,特別設計了“一個小貓躲貓貓”的情景性課件:貓媽媽帶小貓出去玩,看到小樹林里有很多房子,紅房子、黃房子、綠房子、藍房子。一會兒,淘氣的小貓和媽媽玩躲貓貓游戲了。貓媽媽找不到小貓,著爭地呼喚:“嗡嗡,我的貓寶寶,你在哪兒???”課件畫面切換到紅房子。幼兒興奮地告訴貓媽媽,告訴教師,告訴小伙伴:“小貓在紅房子里”。貓媽媽找到了貓寶寶。一會兒,小貓又躲起來了。幼兒隨著畫面的切換,又興奮地和小伙伴交流,和教師交流,和貓媽媽交流:“這次小貓在綠房子里。”置身這樣的情景,幼兒的視線一刻不離地盯著屏幕,尋找小貓的去向。放完了課件,許多幼兒吵著還要找小貓。在這個集體學習活動中,筆者通過情景氛圍的創(chuàng)設,有效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師生在游戲氛圍中積極地和角色互動,和教師互動,和同伴互動。教師還能更多地關注幼兒情景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幼兒幫貓媽媽找小貓?zhí)貏e開心。通過這樣的情景化設計,很自然地完成了對顏色的認知,完成了學習目標。幼兒教育中的課件童趣化能夠提高教學效果?;诖?,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采取有效措施,使所設計的課件盡量做到童趣化,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效益。
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她所扮演的角色既是孩子的老師媽媽,又是與他們平等交流的伙伴,只有認真地去演好這些角色,孩子們才會從心底里喜歡你、信任你、尊敬你,才能使我們真正地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