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轉萍+廖青+劉文琦
摘要: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收費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應用的需求,在線支付可以有效彌補了傳統(tǒng)支付的不足,成為人們重要的支付手段。以華商教育集團為例子,對“互聯(lián)網+”背景下的電子支付系統(tǒng)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根據應用的需求構建了一個功能完善的電子支付系統(tǒng),并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互聯(lián)網+;電子支付;系統(tǒng);管理
一、概述
(一)華商集團概況
華商教育集團(以下簡稱華商)是一個民辦教育事業(yè)的綜合投資管理機構,由改革開放第一代優(yōu)秀企業(yè)家、廣東省政協(xié)常委廖榕就先生于 2003 年投資創(chuàng)辦。
華商教育集團目前擁有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廣州華商職業(yè)學院、附設華商酒店管理學院、華商汽車工程學院;華商技工學校;華商-澳洲國際商學院;華商保利拓慧國際幼兒園等多家幼兒園;華商常青大學等多所院校和教育機構;正在籌劃與省內外知名大學合作創(chuàng)辦高水平、高質量、高品位的附屬中、小學;已經形成覆蓋高等教育、職業(yè)教育、國際教育、學前教育、基礎教育、終身教育的綜合性教育集團。
(二)項目背景
在線支付已不是趨勢而是主流,2016年華商通過自主研發(fā)并實施的智慧校園平臺華商E家進行了小額度在線支付的應用,但相應的體系還不完善,主要體現在:a)大額度費用收取暫無法進行(銀行支付額度限制),b)現有的收費體系缺少統(tǒng)一繳費對賬功能,需要一個無需財務分別對各渠道支付進行對賬,統(tǒng)一繳費報表功能,對帳及退款手續(xù)繁雜并且占用大量人力,c)資金安全問題:需要提供一個封閉的支付場景,和安全的移動支付管理平臺,d)現有的收費體系無法提供個性化財務報表,需要集團下屬的各個學校通過智慧財務平臺管理和實施本校與收費有關的所有業(yè)務,并實時生成管理所需的各類、多維度統(tǒng)計報表。
由此提出進行自主智慧財務平臺建設,將銀行支付體系及微信支付、支付寶等進行融合。
二、需求分析
(一)技術要求
系統(tǒng)安全:
系統(tǒng)對網絡數據安全的技術處理遵循金融行業(yè)標準執(zhí)行,包含有:數字證書、身份認證、電子簽名驗證、與銀行系統(tǒng)網站相同的 https 網絡協(xié)議通道、SSL 網關等其他技術手段保障系統(tǒng)及傳輸數據
的安全:
a)通道和網絡訪問控制要求嚴格:采用 RSA 加解密通訊技術,保護在線所傳輸的交易信息不被中途篡改及其涉及的大量保密信息在公開網絡的傳輸過程中不被竊取;
b)身份認證和授權要求嚴格:對這關鍵敏感數據和業(yè)務操作的安全防護需求很高;學校在移動支付管理平臺內維護學生信息,學生通過白名單準入制輸入對應的用戶編碼才可以查詢支付信息及完成移動跨行繳費操作,沒有用戶編碼其他人員無法進入平臺操作。
c)事務唯一性:所有的操作保證在安全的事務范圍完成。任意環(huán)節(jié)操作失敗整個事務馬上回滾。一旦在交易完成后,保證交易的任何一方無法否認已發(fā)生的交易,確保交易的有效性;
d)數據保密性要求嚴格:防止攻擊者通過記錄鍵盤、屏幕錄像、瀏覽器嵌入惡意代碼等手段盜取用戶密碼。
資金安全:
a)移動支付管理平臺不接觸資金、不設資金池,交易資金直接結算至學校在銀行的結算賬戶中;
b)封閉的支付場景:學校在移動支付管理平臺內維護學生信息,學生通過白名單準入制輸入對應的用戶編碼才可以查詢支付信息及完成移動跨行繳費操作,沒有用戶編碼其他人員無法進入平臺
操作。
(二)系統(tǒng)功能
組織機構管理:
為了方便管理,集團的組織架構使用自上而下的樹形結構,如圖1所示:
支持華商按照管理要求擴展校區(qū)、院系、專業(yè)、班級以及校辦產業(yè)、對社會開放的體育場館場地等所有機構,并按照樹形結構提供自上而下的管理權限。同時,各個機構可以查詢和管理本機構下的服務(商品),實現機構自管理和學校統(tǒng)一管理的有機結合。
統(tǒng)一的用戶資源權限管理模塊
以人為本,一人一賬號可以對應多個角色多個身份,例如一個學生可以是一個班級的學生角色,也可是一個學生會的成員角色,同時還是學生會的會長,不同的角色分配不同的權限資源。無需多個賬號的使用。
(三)支持多種支付方式
支持各大銀行、銀聯(lián)、支付寶、微信支付;
支持一卡通對接;
支持一個組織擁有多個支付方式并指定相應的支付方式作為默認支付方式。
三、支付渠道開通
(一)與協(xié)議銀行開通電子支付功能
華商與各大銀行保持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內部各單位及相關業(yè)務所涉及的銀行眾多,為此業(yè)務進行時再按需開通獨立的電子支付賬戶以此賬戶關聯(lián)相應的微信支付賬戶、支付寶賬戶,并限制只進行收取、退款并拒絕任何其他操作。
(二)專有通道對接
與銀行通過專門通道用獨立的服務器進行聯(lián)接,與其它所有應用進行隔離;此服務器不直接面向用戶訪問,只通過白名單在隔離網絡中供其他服務器調用。
同時通過與銀行的協(xié)議,將系統(tǒng)的資金安全置于銀行的監(jiān)管體系下,也從而保障系統(tǒng)的業(yè)務安全性。
(三)業(yè)務唯一性
以銀行賬戶的款項到賬作為前端支付的唯一依據。
四、功能設計
(一)前端應用
智慧財務的支付獨立于各業(yè)務系統(tǒng)并為各業(yè)務系統(tǒng)提供相應的支付通道支付,面向用戶的應用界面通過如下幾種方式提供:
a) H5界面
在華商的收費系統(tǒng)、財務系統(tǒng)等網站中需要繳費的場合,提供PC版、移動版網頁自適應的H5支付功能。
b)原生應用
在華商E家的APP中,以原生方式提供支付功能,包括對支付寶、微信的原生調用。
c)二維碼
與華商E家二維碼能力相結合,生成如下二類二維碼應用:
1.單位/商家定向收費二維碼,將各業(yè)務部門、相關商家某項具體的收費生成相應的二維碼,用戶打開華商E家進行掃描后,支付固定的款項及把相應事項的繳費環(huán)節(jié)完成;
2.單位/商家非定向收費二維碼,為相關部門、相關商家提供二維碼,用戶打開華商E家進行掃描后、需要手工輸入相應的金額并進行支付。
(二)全場景繳費
既支持學費、雜費等形式的賬單收繳,也支持可選課程、可選服務等其他自選,主動支付訂單的方式收繳,做到全場景的覆蓋,包括如下:
繳費中心應用:
將用戶所需要繳費的各種費用,如水電費、學雜費及各項代收費進行匯總,每個用戶都可以查看到自己所需繳費的各項費用,這些費用中那些已經繳納,那些還沒繳費并進行在線繳納,相關管理員還可以在后臺針對具體的情況具體的提醒相關的用戶。
事項辦理及商業(yè)收費:
根據相關部門、相關商家在線辦理事項,提供相應的支付渠道。
相關業(yè)務人員在后臺進行編輯及管理相應的事項時,可以進行如下操作:
a)指定具體事項所涉及的費用是免費、單項收費還是多項收費;
b)使用那些支付賬戶進行收??;
c)用戶可以選擇那些支付的渠道,如支付寶、微信、銀聯(lián)等。
業(yè)務人員可以選擇用來收取費用的賬戶類型及具體賬戶,由上一級管理員事先進行相應的配置。
一卡通充值:
為用戶提供一卡通充值服務,結合用戶的不同,自動為相應的用戶指定相應的一卡通充值渠道,如本科2016級的學生其銀行卡支付所對應的是學校所發(fā)的中行卡,大專2016級學生其銀行卡支付所對應的則是學校所發(fā)的交行卡。
(三)退費管理
匯集各項業(yè)務中的退費,這些退費包括體系外的退費及系統(tǒng)本身的退款并形成退費中心,每個用戶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各項退費,并可以選擇將相應的退費退到指定的銀行帳戶、一卡通等。
體系外退費
體系外退費是指華商在向師生收取某些費用是采用事先收取的方式,其費用并非按每個人的實際來收而是按最高額度或比例最高的額度來收取,如學生的教材費是按比例最高的額度來收取、學生有四人間宿舍及六人間宿舍但收費標準都是按四人間來收取,這樣就會產生相應的退費。相關的業(yè)務人員收集相應的退費信息供用戶核對并選擇將款項退至相應的賬戶。
系統(tǒng)內退款
系統(tǒng)內退款是指用戶在使用本系統(tǒng)的各業(yè)務系統(tǒng)中支付相應的費用后,因各種原因所產生的退款或部分退款,如用戶在報考計算級等級證書的同時購買相應的教程,后因某些因素不參加考試,經申請業(yè)務人員審核認為報考費用退不了但教程費用可退。
退費審核及處理
所有的退款都經不同的角色進行相應的審核并確認才正式進行。
具體款項在操作退費時,系統(tǒng)內退款默認是原路返回,即用戶用什么方式什么帳戶支付則用對應的方式退回相應的帳戶中;體系外退費可由上一級管理員設置是否允許用戶選擇接收退款的方式,默認的方式是學校所發(fā)對應的銀行卡或一卡通。
(四)交易訂單管理
系統(tǒng)為所有的訂單都生成對應的訂單號并為每一次操作生成對應的流水號,供具體對帳及查詢使用,相應的數據可以按機構,訂單號,支付時間,訂單狀態(tài)等用戶需要的查詢條件定制方便的查詢并進行相應的導出,用于與銀行的帳單進行對帳。
系統(tǒng)自動按天匯總各項費用,并提供相應的導出功能,可以對結算賬單進行導出操作,并可以按需要靈活配置定制個性化的財務報表。
(五)待扣款模式支持
支持在線銀行卡批量扣款模式,一鍵式批扣,對賬信息一目了然,批扣結果多維度查詢。
(六)支持線下數據補錄
支持非線上形式的繳費,通過線下補錄的形式完成財務管理的閉環(huán)。
五、應用效果
在這項技術的支撐下,華商大部分的收費項目實現了電子支付,特別是下半年成功實現60%以上的收費項目在華商E家中進行,截止至2016年12月15日,華商共有34個收費項使用電子支付進行,共收取了超16萬人次1,417萬元。
參考文獻:
[1]李靖旻.在線支付對消費習慣的影響[J].財經界,2016(2):139-140.
[2]吳松.我國非金融機構第三方網上支付業(yè)務監(jiān)管現狀分析及建議[J].經濟視野,2013(3):56-58.
(作者單位:廣州華商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