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是夸出來的,這一觀念深入人心。不過,家長也要明白:沒有一種教育方式是絕對正確和有效的。要想發(fā)揮夸獎的積極作用,就需要注意表揚的質(zhì)和量。
時時刻刻都要表揚
“寶寶真能干!”“乖乖太了不起了,來,親一下!”……萱萱媽愛隨時夸女兒??墒?,最近她發(fā)現(xiàn),女兒對表揚特別在意,誰要是說一句哪個小朋友真乖一類的話,萱萱就迫不及待地大聲嚷嚷:“我比他好!”要是被誰批評了一句,她一整天都沒有笑臉。
失誤在哪里?
不分時間、地點、場合地表揚孩子,很可能產(chǎn)生兩種后果,一是培育了孩子對表揚過分依賴、對批評格外抵觸的心理;二是讓孩子形成一種思維定勢:我做這件事是為了得到媽媽的表揚,而不是我自己喜歡做。孩子因此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時間長了,就失去了基本的辨別是非的能力。
給媽媽的建議
時間與“劑量”有講究。
表揚和夸獎不能隨便亂用,要遵循關(guān)于時間和“劑量”的規(guī)則和禁忌。真正有效的表揚是在寶寶有了好行為的時候立刻給予準確的回應,使孩子為了再一次得到表揚而愿意去學新的東西。如果孩子吃橘子的時候也給媽媽剝了一個,不妨這樣夸他:“你幫媽媽剝橘子,真好,謝謝你,寶寶!”這比泛泛地說“寶寶你太可愛了”效果要好得多。
表揚是為了“不表揚”。寶寶的好習慣是在不斷地被表揚中培養(yǎng)起來的。起初,你要把期望值定低一些,這樣你和寶寶都會感覺達到目標很輕松。但隨著孩子的一點點進步,夸獎的頻率要逐漸放慢、次數(shù)減少。比如最初孩子每次給花澆水都要給予表揚,慢慢地,他澆兩次、三次水后再表揚;待寶寶的好習慣鞏固之后,偶爾表揚一兩次就可以了。表揚的目的是激勵孩子做得更好,進而學會自我激勵,表揚的目的是為了最終的“不表揚”。
讓寶寶不開心的表揚
媽媽把把照顧金魚的任務(wù)交給了玲玲,可她總是忘了喂食;但最近三天卻很好地完成了任務(wù)。孩子眼巴巴地看著媽媽說:“我今天又給魚喂食了……”媽媽看都沒看魚缸一眼說:“做得不錯,你終于記住了自己該做的事,明天可別再忘了!”
失誤在哪里?
這樣的表揚含著批評,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讓他覺得好事做了也白做:爸爸媽媽的眼睛總是盯在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上,永遠也翻不了身。
給媽媽的建議
讓表揚絕對“陽光”。
媽媽要將孩子的點滴成績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掛在嘴邊,突出長處,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所以,對玲玲責任心的提升,媽媽要一項一項地肯定:“嗯,給魚喂食不多不少正合適,魚食也收好蓋上蓋子了,做得很好。你看,小魚游得多歡!”孩子雖小,但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夸獎。
表揚也需要“細化”。在挑戰(zhàn)困難的過程中,孩子需要媽媽鼓勵甚至協(xié)助,媽媽的“慧眼”就在于能敏銳地感知孩子什么時候需要“加油”、該加多少。寶寶還小,每次進步也很微小,父母要及時對他每一點微小的進步提出具體的表揚。
不知所云的表揚
4歲的棟棟跟著電視說了一句廣告詞,媽媽立即做出回應:“寶寶你真聰明!”棟棟從幼兒園帶回一張畫,媽媽喜出望外:“畫得真棒,你一定是你們班上畫得最好的!”對于媽媽的贊美,棟棟覺得好像是在敷衍。
失誤在哪里?
“你真棒!”“你真聰明!”“你真能干!”這種籠統(tǒng)、抽象的表揚常常使孩子不知所云,還有可能筑成其內(nèi)心空中樓閣般的自信——其實就是自負了。他們盲目地認為自己好,進而難以形成對事物恰當?shù)呐袛嗪头直婺芰?。二則耳朵里塞滿了“聰明”信息的孩子,日久天長會產(chǎn)生一種錯覺,將所有的好結(jié)果與自己腦瓜聰明放在天平的兩邊:有聰明就足夠了,哪還需要努力?
給媽媽的建議
就事論事。
就事論事贊美孩子的努力,更能幫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實力和潛力,即針對孩子某些能力的拓展、某一方面的進步、所取得的成績或堅持不懈的努力予以肯定。所以,當寶寶學跳繩成績明顯時,媽媽與其夸他“真聰明”,不如這么說:“上星期你才能連跳50多個,現(xiàn)在能連跳160多個了。每天堅持不容易,進步很大呀!”讓孩子看到他的付出有了回報,堅定內(nèi)心的目標方向感。
越具體越好。比如,對棟棟的畫,媽媽可以說:“你這幅畫畫得很仔細,涂色一點也沒超出到線外面;色彩也很鮮艷,能跟媽媽講講為什么選這幾種顏色嗎?為什么把云彩涂成了橘色?”從而引發(fā)孩子講一講他是怎么想的,再看看他是如何用畫筆表現(xiàn)的,不妨再提一點建議。你對作品的評論和指點能引發(fā)孩子對繪畫的興趣,對過程的關(guān)注,使他明確感受到自己的能力。
攀比中的表揚
琪琪興高采烈地拿著自己在手工課上做的娃娃,她的眼神里滿含著期待,媽媽煞有介事地說道:“做得真棒,你一定是班上做得最好的!”“比XX強多了!”
失誤在哪里?
每個孩子的自身條件不一樣,起點也不同,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做比較,并不恰當。況且今天表揚孩子是班里最棒的,明天她可能沒能達到今天的水平,這無形中給孩子施加了壓力。大而空的夸獎可能造成孩子盲目自信,不能正確評估自己的能力和事情的難度。
給媽媽的建議
就事論事。
真正有效的表揚,應該是針對孩子本身做出的努力,例如表揚孩子做事努力,遇到問題想辦法,或者是不著急、堅強等需要主觀付出的行為,這會幫助孩子更好地堅守和磨礪這些優(yōu)良品質(zhì)。
變換表揚形式。表揚還可以借助于身體語言,如摸摸頭,拍拍肩膀,親吻一下,送他一個微笑的眼神,等等。在贊揚孩子的同時,還能傳導父母的愛和關(guān)懷,更容易產(chǎn)生積極效果。用這種非語言方式夸贊孩子,特別適合父親與兒子之間,很容易產(chǎn)生一種默契,一種心靈相通的感覺。
表揚的真正意義
讓孩子感受到愛。希望被表揚是每個人的正常心理需求,很多孩子因為爸爸媽媽的批評而覺得他們不愛自己了,因為孩子會直觀地從父母的表揚中感受到對自己的在乎和愛。
肯定孩子的努力。當孩子做成一件自己認為不太容易的事時,他會很希望首先從父母那兒得到驗證。爸爸媽媽具體的表揚和肯定,使孩子覺得努力是值得的,下次還會繼續(xù)往這些方向努力。
提升孩子的自信。恰當?shù)谋頁P可以幫助孩子形成積極的自我認識和評價,使孩子更樂于,也更勇于探索和思考。如果父母能容忍孩子探索中犯的錯,并經(jīng)常給予鼓勵和正確的指導,孩子長大后積極性和主動性就很高,且思路開闊;反之,經(jīng)常受批評指責的孩子,長大后更容易退縮膽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