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凌云
(濮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河南 濮陽 457000)
責任制整體護理對自發(fā)性氣胸手術患者疼痛和焦慮、抑郁狀況的影響
張凌云
(濮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河南 濮陽 457000)
目的 探討責任制整體護理對自發(fā)性氣胸手術患者疼痛控制和抑郁改善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濮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收治的自發(fā)性氣胸手術患者78例,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9例。對照組給予普外科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行責任制整體護理干預,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疼痛和抑郁改善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總疼痛率為20.51%(8例),平均疼痛時間為(2.38±0.82)d,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1.03%(16例)、(4.29±2.03)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護理前焦慮、抑郁自評量表(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SAS、SDS評分較護理前均有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改善幅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責任制整體護理能夠明顯控制自發(fā)性氣胸手術患者疼痛,改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提高護理質量。
責任制整體護理;自發(fā)性氣胸;疼痛控制;焦慮;抑郁
自發(fā)性氣胸多見于男性青壯年或患有慢性肺病患者,臨床表現多為劇烈疼痛,如治療不及時可發(fā)展為血氣胸、開放性氣胸等嚴重肺部疾病,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安全[1]。故對自發(fā)性氣胸的及時有效治療十分必要,但自發(fā)性氣胸的劇烈疼痛使部分患者產生嚴重的不良情緒,降低治療依從性,導致治療效果下降,甚至有可能發(fā)生不良醫(yī)療事件。臨床學者認為,在對自發(fā)性氣胸患者實施積極治療的同時,輔以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能夠控制患者疼痛程度,改善不良情緒,提高治療效果[2]。本研究遵循這一治療理念,在對自發(fā)性氣胸患者實施手術治療的過程中,引進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對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濮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收治的自發(fā)性氣胸手術患者78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39例,男28例,女11例,年齡為26~67歲,平均(38.15±7.59)歲,發(fā)病類型:原發(fā)性氣胸4例,繼發(fā)性氣胸35例。對照組39例,男27例,女12例,年齡為27~68歲,平均(37.81±8.13)歲,發(fā)病類型:原發(fā)性氣胸3例,繼發(fā)性氣胸36例。兩組患者經臨床癥狀和影像檢查證實,均為自發(fā)性氣胸確診患者,無嚴重感染和患有乙肝等傳染性疾病,無藥物過敏史和循環(huán)系統疾病,無意識障礙或精神疾病,能夠自主完成本研究調查。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權,簽訂知情通知書,自愿參加本研究。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閉式胸腔引流術或胸膜腔穿刺術治療。對照組患者行外科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干預:①成立護理小組,制訂崗位職責。打破以住的護理小組模式,成立以護士長為組長的整體護理小組,小組成員按照護士的工作表現、學歷、能力等分為責任組長、責任護士、輔助護士、護理學員等不同等級,由責任組長負責管理本責任小組管理指導工作,確保護理安全,并負責本組病情較重患者的護理;責任護士負責具體護理工作,并負責本組病情較輕患者的護理;輔助護士和護理學員負責協助責任護士做好日常護理、檢查陪護等護理工作。②強化技術培訓,實施一體化責任制管理。加強責任組長對解決疑難、特殊問題的技能,加強責任護士對專業(yè)知識的運用和教學能力的培訓,加強輔助護士和護理學員對氣胸相關專業(yè)知識和應用技能的培訓。小組長應提前1周下達護理工作任務,制定護理工作目標,讓責任小組有充足的時間做好充分準備,以應對在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復雜狀況。責任小組長應提早進入病房,做好本組內的人員考勤和新入院患者病情了解,對責任護理人員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提出誠懇意見,并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法。責任護理人員要加強與醫(yī)師和患者的溝通,以便于護理工作的開展,并參與對危重患者的搶救。輔助護理人員要配合好責任護理人員做好患者當日臨床用藥清點和儀器使用監(jiān)護。護理學員做好基礎護理和日常陪護。③完善制度考核,提高服務質量。護理組長要定期做好工作制度考核,獎優(yōu)罰劣,使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業(yè)務技能得到進一步提高。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疼痛控制和焦慮、抑郁狀況改善情況。疼痛控制評價標準:根據WHO制定的Ⅲ級疼痛評定標準,0級為不疼痛或稍有不適,Ⅰ級為輕微疼痛,Ⅱ級為明顯疼痛,Ⅲ級為劇烈疼痛,疼痛率=明顯疼痛+劇烈疼痛/患者例數×100%。焦慮、抑郁評定標準:根據焦慮、抑郁自評量表(SAS、SDS)評分,分界值為50分,分數越高,說明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
2.1 疼痛控制 觀察組平均疼痛時間為(2.38±0.82)d,短于對照組的(4.29±2.03)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448,P<0.05)。觀察組患者總疼痛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701,P<0.05)。見表1。
表1 兩組疼痛控制比較(n,%)
2.2 焦慮、抑郁情況 兩組護理前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SAS、SDS評分較護理前均有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改善幅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SDS評分比較
注:與護理前比較,aP<0.05。
自發(fā)性氣胸是指因肺部疾病使肺組織和臟層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肺大皰、細微氣腫皰自行破裂,使空氣進入胸膜腔所致,嚴重時可危及患者生命[3]。目前,對自發(fā)性氣胸的治療主要以行閉式胸腔引流術和胸膜腔穿刺術為主,及時有效的治療預后良好[4]。自發(fā)性氣胸的誘發(fā)原因很多,突然打噴嚏、大笑、大聲咳嗽或猛然抬舉重物都能引起自發(fā)性氣胸,發(fā)病比較突然,劇烈疼痛是自發(fā)性氣胸患者的主訴,甚至可做為有些患者的唯一癥狀[5]。持續(xù)的劇烈疼痛不僅使機體功能無法起到防御作用,還直接影響患者心理,增加患者焦慮、抑郁情緒,降低治療依從性和治療效果。常規(guī)外科護理模式在實際操作中多以遵醫(yī)用藥、處理創(chuàng)口為主要工作方向,對患者的心理需求和社會需求重視不夠,護患之間不能很好達成默契,往往存在醫(yī)療隱患。責任制整體護理是一種全新的護理模式,打破了常規(guī)護理中機械遵醫(yī)操作的護理方法,以小組為單位,制定切實可行目標,以小組組長為負責人,將責任逐級分配到每個護理人員身上,并根據不同分工,進行有效監(jiān)督和考核,實行競爭評比機制,從整體上提升了護理人員的集體責任感,各小組之間的良性競爭,也給護理人員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業(yè)務水平產生了動力,使護理人員從服務態(tài)度、護理能力、工作能力、病區(qū)管理、護患溝通等多個方面都有了進一步提高,護理效果明顯增加[6-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疼痛時間、疼痛分級和焦慮、抑郁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能夠更好地緩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服務質量。 綜上,對自發(fā)性氣胸患者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干預,能夠明顯緩解疾病產生的劇毒疼痛,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提高治療效果。
[1] 何海娟, 董長蘭, 趙弦. 臨床護理路徑在自發(fā)性氣胸患者中的應用[J]. 中華全科醫(yī)學, 2014, 12(1): 153-154.
[2] 張紅霞. 分層級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在普外科優(yōu)質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臨床合理用藥, 2013, 6(11A): 106-107.
[3] 孫燕. 老年人自發(fā)性氣胸的臨床特點及整體護理體會[J]. 吉林醫(yī)學, 2012, 33(31): 6873-6874.
[4] 闞小季. 臨床護理路徑在自發(fā)性氣胸手術治療患者中的應用[J]. 中西醫(yī)結合護理, 2016, 2(3): 13-15.
[5] 王惠萍, 鄭鳳莉. 人性化護理在非手術胸膜固定治療反復發(fā)作自發(fā)性氣胸的應用[J]. 西部中醫(yī)藥, 2013, 26(6): 113-114.
[6] 邵景香. 評價責任制整體護理在心血管內科中的應用價值[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6, 8(23): 263-264.
[7] 楊家慧, 朱亞梅. 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在血液凈化中心的應用效果觀察[J]. 齊魯護理雜志, 2014, 20(16): 92-94.
R 473.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1.126
2017-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