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軒輝 杜世杰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市中心醫(yī)院 檢驗科 河南 洛陽 471000)
降鈣素原和高敏C反應蛋白在兒童急性支氣管肺炎病情預測中的應用
魏軒輝 杜世杰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市中心醫(yī)院 檢驗科 河南 洛陽 471000)
目的 探究降鈣素原和高敏C反應蛋白在兒童急性支氣管肺炎病情預測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48例急性支氣管肺炎患兒作為研究組,選擇同期48例健康體檢兒童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血清降鈣素原和高敏C反應蛋白水平。結果 研究組治療前血清降鈣素原和高敏C反應蛋白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7 d后血清降鈣素原和高敏C反應蛋白水平均顯著低于治療前及治療3 d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愈時血清降鈣素原和高敏C反應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療3、7 d后及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性支氣管肺炎患兒血清降鈣素原和高敏C反應蛋白水平隨著治療及病情好轉逐漸下降,可有效預測病情變化。
降鈣素原;高敏C反應蛋白;急性支氣管肺炎
支氣管肺炎為臨床兒科常見肺炎類型,發(fā)病較緩慢,多數患兒發(fā)病前臨床癥狀不典型,只存在輕微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如低熱、納差、流涕、輕咳等,部分患兒突發(fā)氣促、咳嗽加劇、高熱而發(fā)病[1]。該病若未得到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可誘發(fā)嚴重并發(fā)癥,對患兒的生長發(fā)育造成嚴重影響[2]。研究表明,血清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高敏C反應蛋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on protein,hs-CRP)對于兒童支氣管肺炎的診斷和治療有一定參考價值[3]。本研究選取48例慢性支氣管肺炎患兒,通過設置對照組,分析PCT及hs-CRP對兒童急性支氣管肺炎病情的預測價值。
1.1 臨床資料 選取鄭州大學附屬洛陽市中心醫(yī)院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8例急性支氣管肺炎患兒作為研究組,男32例,女16例,年齡8個月~11歲,平均年齡(4.95±2.65)歲;選擇同期48例健康體檢兒童作為對照組,男33例,女15例,年齡9個月~11歲,平均年齡(5.15±2.76)歲。兩組一般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且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同意。
1.2 治療方法 研究組患兒均予以抗生素及常規(guī)對癥治療。選用敏感抗生素肌內注射或靜脈滴注。對于發(fā)熱患兒,根據情況可給予物理或藥物降溫。其他如出現咳嗽、呼吸急促等,可對癥給予祛痰、止咳、吸氧等治療。
1.3 檢測方法 對照組于清晨抽取3 ml空腹靜脈血,研究組于治療前,治療3、7 d后,治愈時清晨抽取3 ml空腹靜脈血,離心處理,應用免疫色譜法測定血清PCT水平,免疫比濁法檢測hs-CRP水平。血清PCT檢測試劑盒及檢測儀均由南京基蛋生物科技公司提供;hs-CRP檢測儀由上海希亞克診斷用品公司提供。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統(tǒng)計分析,定量資料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治療前血清PCT和hs-CRP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血清PCT和hs-CRP水平逐漸下降,治療7 d后血清PCT和hs-CRP水平低于治療前和治療3 d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愈時血清PCT和hs-CRP水平低于治療3、7 d后及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清PCT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相比,aP<0.05;與治療前相比,bP<0.05;與治療3 d相比,cP<0.05;與治療7 d相比,dP<0.05。
急性支氣管炎嚴重影響兒童生長發(fā)育及生命健康。相關文獻指出,與正常兒童相比,急性支氣管肺炎患兒血清PCT及hs-CRP水平較高[4]。血清PCT主要于肝臟內產生,為無激素活性降鈣素前體。hs-CRP可與多種細菌及真菌結合,當鈣離子存在時還可與核酸結合,產生聚合物,可激活補體系統(tǒng),從而發(fā)揮吞噬及免疫調節(jié)作用,產生炎性反應。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前血清PCT及hs-CRP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證實急性支氣管肺炎患兒血清PCT及hs-CRP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兒童。治療后,研究組血清PCT及hs-CRP水平均逐漸下降,治療7 d后血清PCT及hs-CRP水平均低于治療3 d后及治療前,治愈時血清PCT及hs-CRP水平均顯著低于治療3、7 d后和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急性支氣管肺炎患兒血清PCT及hs-CRP水平隨著治療及病情好轉逐漸下降。
綜上所述,急性支氣管肺炎患兒血清PCT及hs-CRP水平隨著治療及病情好轉逐漸下降,可有效預測病情變化。
[1] 雷澤寶,雷振東,李勇慶.降鈣素原、血常規(guī)、C反應蛋白聯合檢測結合患兒年齡在支氣管肺炎診治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6,23(7):965-968.
[2] 張珍,白威峰.降鈣素原與C反應蛋白聯合檢測在兒童支氣管肺炎及細菌性肺炎中的應用評價[J].淮海醫(yī)藥,2016,34(2):155-156.
[3] 李瑾堯.支氣管肺炎患兒血漿降鈣素原及C反應蛋白含量的變化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5,19(31):4355-4356.
[4] 段永強,李振龍,吳繼權,等.降鈣素原和高敏C反應蛋白對急性心肌梗死的預后評估[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6,23(3):284-287.
R 725.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1.101
2016-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