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芳
【摘要】習作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其根本原因無非是“茶壺里煮餃子一有口倒不出”和“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其實我們生活的世界就是一個到處充滿了“美”的世界,教師的責任就是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品味、贊賞美。在此過程中,我們要促使他們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讓他們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這個過程也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過程。
【關鍵詞】抒寫;描繪;豐富;品味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要突破這個難點,我認為應該從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著手。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略抒己見,意在拋磚引玉。
一、留心觀察,抒寫真實世界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寫成什么樣的文章?!比~老的話精辟地道出了作文與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因此,作為教師,要帶領學生走進他們喜歡的,容易接近的實際生活中去,在生活中發(fā)揮才能,激發(fā)靈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觀察生活,把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用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記錄下來,這樣學生在寫作時才會覺得有事可寫,有話可說,有感可發(fā),寫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實感,求實創(chuàng)新。
每學期開學不久,我便將本學期的作文課全備完,需提前布置學生觀察的則提前布置,讓學生在思想上早有準備,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注意及時搜集資料,精心構(gòu)思,精心擬稿。一篇習作不是兩課時完成,而是根據(jù)習作要求可能是一周,可能是兩周或更長的時間,這樣學生所寫之作就不是“空話”與“套話”,而是他們眼中的世界與生活。如在指導學生寫春天的一處美景時,我提前一個月布置學生觀察,跟學生交流可以觀察哪些地方,學生談到可以觀察校園、田野、家門前的菜園、小河等等。我們怎樣觀察呢?我們可以用眼睛看,用鼻子聞,用手摸,用心去感受。告訴學生可以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可以由遠及近,由近及遠,由上至下,由內(nèi)及外……其次,引導學生抓住事物的特點、重點,充分運用各種感官去觀察,培養(yǎng)觀察的習慣。再如指導學生寫一家務勞動時,我利用清明放三天假的時間布置學生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要求是有趣的,以前沒做過的,比如做一道菜、幫家人包餃子等等,留心做之前需準備什么,怎么做,有沒有遇到困難,怎么解決的,做完有何感受,這樣學生作文時才有話可說,有感可發(fā),寫出來的作文才會有血有肉。
二、巧借文本,描繪想象世界
如學完《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這篇課文后,讓學生說說我國還有哪些傳統(tǒng)節(jié)目,每個節(jié)目都有什么風俗,然后改寫《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有同學寫到《正月十五憶家中親人》: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親人吃湯圓,聚吃湯圓少一人。又例如學完《長城和運河》這一課,問問學生我們的祖先還創(chuàng)造了哪些人間奇跡?分別說說它們的奇異景象,并鼓勵學生改寫。有學生這樣改寫:《秦始皇兵馬俑和水立方》:我駕駛著飛機航行在祖國的藍天,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仿佛一支嚴陣以待的軍隊駐扎在古城西安,整整齊齊,威武雄偉。秦始皇兵馬俑譜寫了宏偉的詩篇。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我駕駛著飛機航行在祖國的夜空,猶如一顆藍寶石鑲嵌在首都北京,方方正正,流光溢彩,幽藍的水立方譜寫了柔美的詩篇。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子孫。還可以引導學生改寫童話、寓言、歌詞等等。
三、注重積累,豐富生活世界
小學生日常接觸到家庭、學校、社會中許多有情趣的事情,但大都缺乏有意觀察的習慣而未能積累下來,因此,我們要培養(yǎng)他們從周圍生活中積累素材,勤于觀察,樂于積累的習慣。
1.鼓勵學生寫生活日記。把生活中自己認為有意義的、有趣的、感受深的事記下來,生生、師生互讀互改。
2.鼓勵學生廣泛閱讀,博覽群書,發(fā)現(xiàn)名詞佳句,可以寫一寫、說一說、背一背,摘抄與積累,便于為自己所用。收看趣味性、知識性較強的電影、電視節(jié)目,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及時寫好收看心得。我們班每位學生都有兩本愛不釋手的本子,一本日記本,一本讀書筆記。生生、師生間互相閱讀、評價、修改,分享感受,大家樂在其中。
四、多元評價,品味精彩世界
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七到九年級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完成寫作的意識,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gòu)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huán)節(jié)。養(yǎng)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我們的學生目前還不能達到這一目標,但我們正向這一目標努力。學生每次習作完成后,我都鼓勵他們先自我修改??梢詮腻e字、病旬、標點以及如何使句子更生動,內(nèi)容更具體形象等方面修改?;蛲阑ジ模部梢灾鲃诱彝瑢W幫助修改,因為好文章是改出來的。
習作評價是習作教學過程的一個中間環(huán)節(jié)而不是習作教學的結(jié)束,習作評價標準多元化、角色主體化以鼓勵學生在自主評價的過程中提高習作能力。如葉老所說:“學生作文不惟不自知其文之缺點,亦不盡自知其優(yōu)點,而教學之最終目的,則在學生自知其文之優(yōu)缺點,自知則能辨認所作之文何處必須修改,何處確然說對。如是則不待依賴他人而能心中有數(shù),自己修改?!薄敖處熜薷膶W生的習作,目的不在于把學生的習作修改得怎樣完善,而在于幫助學生提高運用文字的能力,提高運用文字如實地表達自己所見所聞所感所思的能力。”
我班每次習作完了,我都喜歡讀幾篇學生的習作,其他同學傾聽點評,評寫得好的地方,好在哪里,有問題的地方,問題出在哪兒,如搭配不當,語序不正確,成分殘缺,重復啰嗦,前后矛盾等等,應怎么修改,學生沒發(fā)現(xiàn)老師提,解決不了的,老師當場解決。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就學會修改作文了。批改作文我都以鼓勵為主,有問題的我會指出問題出在哪兒,如何修改,沒法用眉批、總批的,則采用面批的方法。分層而評,增強各層次學生的習作自信心,讓他們每個人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對一個學生的要求循序漸進,因人而異,如對一個習作后進生最初得優(yōu)的標準是:語句基本通順,能看出意思;接下去得優(yōu)的標準是:能分段寫,正確使用常用標點……這樣逐步提高,一步步將之引入成功的彼岸。